从“已知”入手,深度挖掘学生的“需要”

时间:2022-10-22 08:48:35

从“已知”入手,深度挖掘学生的“需要”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究者和各种技能、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实践者;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有时候不仅学生本人不清楚,一些教师也很茫然。有的教师可能只是根据经验或者教参的提示去把握,并不能深切地了解学生真正的发展需要。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当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而教师又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学生的发展需要时,这样的教学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本文试以小学六年级品德课《春节和圣诞》一课为例,从有效备课中的学情分析这一视角探讨儿童需要的品德课,我们该如何依据他们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重组具体的教学内容,认真思考“教什么”这个基本问题。

《春节和圣诞》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我们的生活不一样”单元里的一课。初看教材,春节与圣诞节是两条并行的线,各自包括的知识点都挺多,可如果我们在课前通过聊天谈话、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点状态进行了解,就会发现,作为六年级的小学生,生活在如今这个多元开放的社会中,教材上的这些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教师如果只是把这些内容“照本宣科”传授给学生,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对“品德教育”产生反感也就在所难免了。

学情呈现:

《春节和圣诞》一课选择了对一个教学班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情。来看问卷数据统计表:“对于这两个节日,你都了解哪些?”

对以上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对春节、圣诞节的认知度都较高。由此看来,学生的现实起点大大超过了教材中的逻辑起点。

从学生对“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两个节日的”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大致有以下三方面:

学科经验——就这一课的主题来说,品德学科一年级《过新年》、四年级《我们的民风民俗》,语文学科二年级古诗《元日》、四年级《春联》,英语学科二年级Unit 9 Merry Christmas、六年级Unit 7 At Christmas,音乐学科一年级《新年老人走来了》、四年级《铃儿响叮当》等教学内容都或多或少地涉及春节与圣诞节的种种。

阅读经验——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前阅读获取信息已很普遍,各种课外读物、新闻报道、网络信息等,都使学生提前获知了有关知识。在课前与学生聊天中知道,他们从《圣诞老人的故乡》《圣诞怪杰》《北极特快车》等一些书籍中知道了不少关于圣诞节的信息。而每年临近这两大节日,相关的新闻报道、知识信息更是犹如雪花般在报纸、网络上不断出现。

生活经验——每一年,学生都要经历这两大节日,不论是随着各自家庭过节去感受,还是带着假期的综合实践作业,如“圣诞SUPERSHOW”、“对压岁钱的调查”等对节日的切身体验,或是在节日氛围中,或是通过影视剧,都积累了对这两大节日的感受和认识。

学情研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只有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讲学生所缺,授学生所需,才能让有效学习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生。

依据学生在学习《春节和圣诞》一课前呈现出的实际学习状态,教师就要在此基础上找寻出学生的疑惑、兴奋、可发展之处,切中他们的心理需要,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带领他们从已知出发,由未知、想知走向应知、能知。为此,笔者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深度挖掘和引导。

一、抓住疑惑点——挖掘学生的认知需要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方面的积极心理表现为兴趣广泛,有较强的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增强等。据此,未知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将其转向已知的一种挑战。那么,是不是上文“问卷数据统计表”中的非100%项目就是《春节和圣诞》一课教师可以激起学生征服欲的教学内容呢?显然不是。从数据中看,对于两个节日的“不了解”也只是班级中的一部分学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调查所显示的数据是包括“了解”与“了解一些”两部分的总和,也就是说对于《春节和圣诞》一课教材结构内容也有一部分学生虽了解,但程度不够,这也就是学生现实起点中的未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单元主题“我们的生活不一样”出发思考、质疑:“为何将春节和圣诞放在同一课、同一标题中?”“春节和圣诞都有哪些异同?”……这也就是教材逻辑起点中的未知或者未予明确的教育内容。

这样一来,《春节和圣诞》一课教材结构内容“春节前后”、“快乐的圣诞节”根据学生的学情就有了不同的层级,依据差异,这两个板块所涉及的八小部分内容就无需再作为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而只是成为本节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项内容:在自读文本中解决不同层级学生对未知点的积极获取,引发对两大节日异同点的思考,并同时从中训练学生比较阅读及比较研究的学习方法。

二、抓住兴奋点——挖掘学生的情感需要

虽然教材编写者力图站在儿童的视角构建教材内容结构,但终究无法替代“信息爆炸”时代儿童的思维。当然,作为品德学科,还需要关注学生“想知”背后透出的情感、态度是否需要纠正、引导和培养。通过课前聊天知道,在学生的眼中,圣诞节似乎就是狂欢的代名词,圣诞老人、圣诞树犹如童话般美好,在他们看来,“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无疑在诱导他们对外国文化的盲从、追捧、向往。学生对“洋节”的好奇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需要尊重的,但这却只是对圣诞节浅表的理解而带来的某种兴奋。

据此,对于由圣诞节相关的文本故事折射出的节日内涵的理解就成为本节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二项内容:补充描述一组画面“中国人过圣诞”“外国人过春节”,通过春节和圣诞节的彼此走近,明白中西方文化的互通互融,更旨在明了尽管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过着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节日里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但是它们却蕴含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爱、祝福、关心、对现实生活的积极肯定、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祈愿等。

三、抓住生长点——挖掘学生的价值需要

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三维目标”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它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更承载着道德教育的任务,承载着对个体品德修养、公民素养的培养。那么,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就不能仅仅拘泥于化解学生的未知,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回答学生的想知,还需要循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找寻学生建立在“能知”基础上的“应知”,即合乎社会道德观或面对现实价值困惑的“需知”,让其“跳一跳”,可以接纳、认同,以达到最近发展区。《春节和圣诞》一课,教参中给出的教学情感目标为“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和悠久,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权且不谈这个目标并非仅这一课时的学习就能完全达到,这个形成性目标在遭遇社会对外国文化媚从的现实时还是很尴尬的,由此,从小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熏陶,激起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对本民族的热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对“春节情、中国情、民族根”这一感受的层层递进就成了本节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三项内容:补充一个环节,“中国人过年返乡”——“海外华人回‘家’过年”——“西方国家的春节情”三组画面或视频随层级逐一推进,情感也逐渐激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春节,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着深深的春节情。如此,学生对“春节”的价值认识,就会从生活中的“吃、穿、玩”上升为对中华民族血脉情缘的深切认同。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更是人行为的直接动力。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提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需要引起的。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必须努力基于学生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要分析学情搞清楚学生“已知”什么,还要积极挖掘和发现学生“还需要”什么,以他们的“未知”、“想知”、“能知”为基础重构课堂学习内容,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当然,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研究、分析还应包括具体的学生的基本特征,即年龄、心理、思维特征;学习环境,即生活地域、学生生活、班级情况以及个体差异等。只有着眼于儿童的发展需要,立足于他们的实际,“以学定教”,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地重组教学内容,才能使“怎么教”彰显艺术魅力,也才能终使德育理想照亮品德教学的现实。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硬闯”出来的财富人生 下一篇:小丑鱼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