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进“自能”上着力

时间:2022-10-22 08:26:35

略读课文的教学更要体现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通过自主阅读,把握内容,培养阅读能力,提升思维的品质。本文以《父亲的菜园》为例谈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感知

教学情景的创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文本情景,很有必要,略读课文的教学更是如此。《父亲的菜园》一文是第八册一篇略读课文,语言生动朴实,富有哲理。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可以通过谈话设景、学法引领,让学生自主感知内容。

1.谈话激趣,引发思索。从孩子们身边的话题“你可知道你们家一日三餐吃的蔬菜是怎么来的?”引入,激起孩子们探究新知的兴趣。

2.把握文本,感知内容。略读课文只要求整体上感知文章大意,然后有选择地精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

(1)明确要求。(出示提示语)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提示语。然后想想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弄明确提示语中的三个要求)当然,我们一般学习课文要先解决什么?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①把字音读准,遇到生字多读几遍。②想想课文写一件什么事。③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地的?④你读后有什么感受?⑤把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抄下来。)

(2)掌握方法。

师: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都掌握了哪些阅读方法?

这样,先复习学习精读课文的方法,然后进行有效迁移,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进行学法引领的设计,这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犹如沙漠中的路标,心中有法,学习有路。

二、讲究策略,让学生自能体会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要渗透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之中,使他们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形成阅读能力。

1.反复诵读,整体了解内容。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汇报,出示句子:“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展开以下教学。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可是一个星期呀!也就是说,星期一凌晨,星星还在天边闪烁着,父亲就——(生接读)星期二清晨,月亮还没有下山,父亲就——(生接读)星期三黎明,天边还泛着鱼肚白,父亲就——(生接读)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也都是——(生接读)

师:读累了吧!我们光坐这儿读读就觉得累,可是父亲在那儿是嗨呦嗨呦地干着活呢,从天没亮到傍晚,一干就是一星期呀!父亲那勤劳、肯吃苦,坚忍不拔的品质,你一定在刚才的读中有所感悟了吧!现在,你准备带着怎样的情感读呢?

2.比较朗读,辨析理解内容。比如,教学“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一句,可在重点字词“丢”“抓”“冲”上做文章。

(课件出示:“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和“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放,拿起铁锨就走进了暴雨中……”)

师:想想哪一个句子更能体现父亲的着急?

师:父亲为什么急?(怕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被暴雨冲走)结果怎样?(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是啊,父亲再急也急不过暴风雨,再急也急不过老天。可见父亲要开垦一块菜园是多么——艰难。尽管艰难,然而父亲没有——气馁(放弃),也就是——坚持不懈,最后获得了成功。

3.想象品读,丰富文本内容。比如,“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出来了,父亲笑了。”这句话再现了父亲那坚持不懈地填土的感人画面。可以让同学们读后“闭眼想象情景,在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了父亲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怕的岩石。

生:我仿佛看见了父亲在挑土的时候,头上那豆大的汗珠滴在了山坡上。还有父亲见着把新菜园开了出来,脸上露出了满意兴奋的笑容。

生:我仿佛看见了父亲的双肩红肿,脚底也磨起了泡。

这样,学生结合“双肩红肿、脚底也磨起了泡”等重点画面,想象、体会开垦荒地虽然艰难,但父亲还是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地填土。如此的体会是难以用讲解形容的。通过交流,学生也可从中明白“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是一种阅读的好方法。

4.关联深读,理解重点内容。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词语、句子,应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琢磨,确切地理解。例如:“就在我做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时……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师:同学们,我们来琢磨一下这个“翻”字吧。这一“翻”翻掉了什么?

生:这一翻,翻掉了豌豆。

生:这一翻,不仅翻掉了豌豆,而且翻掉了我想吃炒豌豆的美梦……

师:你的心情怎样?(不开心、不理解、很失望……)请同学结合四、五自然段想一想,这一“翻”还翻进了什么?

生:这一“翻”还翻进了父亲的心血。

生:这一“翻”还翻进了父亲的汗水。

生:这一“翻”还翻进了父亲的劳动成果。

……

师:请结合十、十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翻”又为以后一家人的生活翻出了什么?

生4:这一“翻”,翻出了一年四季吃不完的新鲜蔬菜。

生5:这一“翻”,翻出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

……

师:父亲的这一举动奇怪吗?(不奇怪。这是为了长远的利益,这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聪明的父亲……)

师:请大家怀着敬佩的心情再次读这段话。

可见,自主阅读时,要善于抓住前后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重点理解感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父亲那勤劳、坚持不懈的品质,同时,也提升了自学能力。

三、潜心体验,让学生自行感悟

《父亲的菜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我们应当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潜心体味,感悟人生,升华情感。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写父亲言行的语句,想想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

师:是啊!父亲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子女收获的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影响着作者王树槐成为一名作家,写下了不少好文章,经营好了自己人生的菜园。在今后的生活当中,我们要以顽强的毅力面对困难,用微笑面对挫折,经营好各自人生的菜园。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沼涛实小 责任编辑:辛铭)

上一篇:立足归纳,准确解读 下一篇:落实“四基” 关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