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并不能表明真正的回暖”

时间:2022-10-22 07:32:53

“数据并不能表明真正的回暖”

《中国制衣》:目前有业内人士根据一些调查数据做出判断,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开始回暖,通过您对当地企业的了解,您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原因是什么?

张晓峰:最近有好多部门或人士都在喊,经济回暖了,复苏了,金融危机即将过去了。但作为我个人来看还是想比较理性地说,这不完全是准确的。在第二季度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之前,只是看到了第一季度的数据就说回暖,一方面是为了给企业、民众一个信心,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希望能尽早从危机阴影中走出来;另一方面,第一季度的数据有许多特殊因素在里面,譬如:去年接单的时间差,反映在首季还没结束;还有国家退税从13%到15%的集中体现;再则,许多企业去年以来就开始转型大力拓展内销市场和新客户渠道,新增内外销渠道的实际网点数有所增加,而非同期同量比,我们也可称之为“反溢”效果,使总体经济表现出暂时的回暖迹象。但是我认为如果真的回暖是必须有一些持续的特征,而从目前来看,这种特征还没有明显表露出来,所以我们还不能过于乐观,我比较认同本次危机会是W型走势,也就是经过一小段回升后再次低落而上升,但这仅是个人观点,因为目前全球应对和挽救金融危机的态度、办法、力度都有所不同,收效更是具有很大差异性,直接作用在经济复苏的力量点也不一样,所以我认为金融危机来临非常迅猛,波及时差相对较短,但要真正回暖和复苏,没有这么简单,它受许多外部因素制约,回暖周期会拉的更长,而且形态会多样化,每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产业特征等差异性会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复苏轨迹。

《中国制衣》:是不是可以说,现在如果有复苏迹象的话也仅仅是针对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来讲,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仍然处在金融危机的谷底之中?

张晓峰:对于绝大部分大规模的企业来讲,他们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损虽然也很严重,但由于这些企业本身对此次金融危机有提前防范,应对措施也相对较多,虽然在外贸方面的订单量有所减少,但渠道的拓宽,附加值的提升,部分生产资源价格的下降等因素,利润反而提高了,这个从我们的许多大型品牌企业中都能印证。而且对他们来说,自己整个产业链比较完整,好多费用就可以减下来,只要调整好,那么受牵连的东西就会相应比较少。

而对于一些小企业,尤其是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他们受损就相对比较大一些。

第一、他们本身的客户来源不稳定,即没有固定的重要客户,相对能专门支撑的东西不多。

第二、为了避免风险,许多国际大单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更多的是投向一些信誉好、规模大的企业。而小企业则因为怕风险不敢拿下这样的大单。这就形成了一个连锁反应,中小企业供应链不出问题则已,一旦上下家出现问题,他们也是很难内部完善的。

因此总体来说,大规模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属于正常范围里面,对于小企业来讲,目前还没有走出低谷,大多持观望待步状态。

《中国制衣》:不少企业在年初短暂开工后,又陆续以减员减产或放假停产的“蛰伏”、“休眠”策略静待复苏,您认为,若想让这些中小企业得到复苏,除了大环境经济回暖外,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

张晓峰:我们年初开工以来,讲到的就是那个停产,或者减员,放假等等,这种现象在宁波有,倒不是非常多。但这并没有说明好像我们这些企业完全或者已经是回暖了,或者复苏了,这个倒没有。

那么中小企业他们现在面临的困境是由哪几方面引起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

第一、对业务、渠道这方面的依赖性太强。从客户单里,我们可以发现,有些企业完全依赖于某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客户,而且占据的比例相当高,这是很危险的。就算现在没有金融危机,但如果出现的其它问题,例如政治原因、其他安全问题,一样会导致现在的危机。

第二、核心竞争力太弱,完全被客户牵着走,依赖性很强,独立性不够。产品的同质化很严重,并且低质化。同质,大家一个村,或者一个镇乡里面,产业小集群体倒是有一定规模,但是整个镇几乎全部做同样一类产品,而且经营手段、方式、产品、工艺水平甚至客户群体都是极其的趋同,这样就给对方提供很多的主动选择权,一旦碰到大规模危机来临,他们可以无理由放弃而躲避起来,而我们活着算是侥幸的,死的话,那是必然的。

第三、缺少长久经营的思想和理念。由于本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三五个人凑几十万块钱就能办个小厂子,也没有专门的运营管理的核心团队,拿点加工的单子就开始做,对自己将来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包括品牌推广等等这种意识几乎是没有的,抗风险能力很弱。

所以像这种起点低,门槛低的小企业,在洗牌的过程中是首当其冲,肯定第一个被淘汰掉。而咱们的政府在引导企业发展、大搞经济的同时也缺乏一个高瞻远瞩的指导思想,光想着让他们去干,去做,去投资,以为几百万、几千万投资下去就是对当地的地方经济有立竿见影的推进作用。其实是不完全准确的。

企业发展关键就是要具有可持续的能力,否则的话,你政府虽然一个号召办起了工厂,但谁也不懂得怎么办,这样的企业虽然解决了几百个,或者甚至只有一两百个劳动力,但是,可能两三个月以后就解体了,最后责任压力还在政府身上。所以我想,在渡过这次危机之后,政府、媒体、行业、企业,包括有些专业机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从哪些方面去做正确的引导,进一步探索,还有大胆地尝试。

《中国制衣》:早在二月份,《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强调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但具体落实到企业,还需一个过程,现在是否可见一些落实后的具体情况了?

张晓峰:纺织工业规划里面强调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这个目前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包括宁波都在讲。但是通过我跟企业的接触中了解,金融机构跟企业家的压力,谁也没有比谁强。

但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好像政府正在帮着引导打开这扇门,让金融机构能够加强支持力度,放低要求,放宽条件。而企业好像对这扇门的打开并没有欣喜若狂。其实银行和企业是对等的。但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就好比本身你应该得到的服务,结果人家给你一点服务你就受宠若惊了,就感觉是额外的。其实是他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东西,大家都是属于经济实体,都是一样的承担着各自的风险。

所以现在这一波来以后,首先感觉政府终于在这方面有一些态度了。金融机构能够放下姿态,为中小企业服务了。但是仅此而已。真正要谈到具体的实质性的事情的时候仍然一样的,只是口号上是松了,门槛照样没那么低。制约条件还是那么多,所以对那些真正想要得到贷款的人,仍然很难。

我觉得金融支持力度,不是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才提到一个口号上去的。而是应该实实在在的,找一些支持点,理顺关系,摆明角色,确立制度,多搞些长久的规划和标准流程,扎扎实实地把我们企业强壮起来,这样到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大家应该都能相对平稳度过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放眼未来,从长远去考虑方方面面的,当然我们协会是没有这个权力的,甚至连地方政府的力量也还很小。

《中国制衣》:对于企业的发展,宁波服装协会有没有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来帮助他们?

张晓峰:第一、我们上半年进行了六、七次大规模的讲座和培训,包括有品牌规划,从外贸转型,转到内销怎么转,商品企划,市场渠道拓展等,还有对外贸的形势的评估,如何掌握自己的研发等等。通过这些培训我们发现,现在参与培训的企业老总明显增加了,这在以前,企业老总都忙着呢,很少参加这种培训或讲座类的活动。

第二、走访调研考察,进行信息交流。前些日子,我们组织了宁波当地企业大概三十多个人去福建进行考察,四天考察了九家企业,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我们向福建同仁学到了很多东西,胆子大了,思路也更清晰了,而且看到了人家非常务实沉着的一面。这次考察也是我们几年来期盼已久的交流活动。

第三、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思想还有模式。我们借助这次金融危机走出去,将意大利一些好的品牌权拿过来,把一些好的人才、团队也挖过来出谋划策,在人才共享方面相互得到充分的利用。高效利用全球的资源,作为在国内,尤其在宁波开始推动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思路。这个事情也是我们必须学会做,才有可能参与全球竞争。

第四、利用行业协会的优势,我们会给政府写一些报告,做建议、倡议书,包括我们的“创业创新”的两创计划,同时还帮助企业做一些实事,比如对国外参展的,对国内参展的,对品牌建立的,对技术合作的,以及引进高级人才、先进的技术、物流,推广的等等,提供一些帮助,而这些方面正是政府政策支持还不足的地方。我们做的这些也是锦上添花吧。

这也是我们针对未来这个行业协会该走哪条路线做的一些探索。应该说,现在我们服装协会越来越务实,做一些看得到的东西,不要太多,每年给几个标准。这点我们自己感觉,我们跟企业交流的时候,现在有东西可讲,能够落实,包括采取的一些措施,具体的手段,都是很有效的。以前我们是被动服务,现在更主动。这点我想我们协会应该也是责无旁贷,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制衣》:您认为行业复苏应该具备哪几个健康指标?

张晓峰:我既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什么专家,所以完全是通过我个人的理解觉得应该是这样几个标准。

第一、就业。这个行业是否复苏,最明显看工厂有没有人上班,我觉得这是现成的,最有说服力的一点。

第二、是否可以带动消费,这是第二个指标。其实都是关联的。

第三、企业的利润率。不是产值,也不是销售值,是一个利润率。

第四、持续盈利能力。有的企业一下子拿出钱去做一些短期投资或投机的活动,也未尝不可,甚至赚取了相当可观的利益,但这个我觉得不能列入到企业健康指标。不是说他错,但是这个不是长期的,你不可能一直有这么好的运气和机遇,所以我们要说的是,最后对一个公司或者工厂制造这块,整个板块里的持续盈利能力,这是断定你健康不健康的一个标准。

第五、单位面积的能耗最小化。这也是一个健康标准。因为好多人把这个东西忽略,就是我跟你比个头,我刚才说你吃的多,你力气大,但是你耗掉的能源是多少,所以你占用的面积,占用的人,占用的能源,其他的一些东西,就是你的有效度多少,所以我们讲的是单位面积里面的能耗的最小化,这个也是从管理流程,包括你制度等等相关联的。综合来说,就是一个管理水平,你的各项的业务与行政的管理水平越高,那么你企业的效率越高,健康的指数会越高。

所以如果让我分析的话,就业、带动消费、企业利润率、持续的盈利能力和单位面积的能耗最小化,这五点是直接反映企业或者是行业有没有完全复苏的指标。

上一篇:在LV手袋上涂鸦的“火星人” 下一篇:慎促销 重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