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近代里院建筑空间模式解析与应用

时间:2022-10-22 07:19:06

青岛近代里院建筑空间模式解析与应用

摘 要:青岛里院是建于二十世纪初供市民阶层居住的商住式集群住宅,堪称欧式商住一体楼房和中国北方四合院的结合体。里院建筑作为近代青岛市井生活的载体,具有商业、居住双重功能,在城市空间、建筑格局、功能布局、空间序列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空间模式特征;空间模式承载空间属性,并与使用者共同塑造形成场所精神。深入把握空间模式特征与使用者心理诉求,忠实表现场所的精神内涵,是保护与传承物质文化、创新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青岛里院;空间模式;属性内涵;场所精神;传承与创新

Abstract:Qingdao Li-courtyard is a kind of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mass-building built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for people with low income. It came from European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buildin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ourtyard of northern region. As the carrier of Qingdao ordinary life, Li-courtyard has a dual function of both business and residential. It reflects the distinct patterns of characteristics on urban space, architectural pattern, function layout, space sequence and etc. Space pattern can carrier spatial property, and it can create the spirit of place together with users. We should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patter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s of users, and express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faithfully. This is the key to protect, heritage and innovate on architecture culture.

Key words:Qingdao Li-courtyard ; space pattern ; spatial property ; connotation of place ;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0-91(6)

1 地理环境与时代背景

青岛位于黄海海岸、山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青岛属温带季风气候,同时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夏季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风大且温低,主导风向为东南风。1892年清政府在此处设海上防务,称其为“胶澳”。1897年德国策划 “巨野教案”并于第二年迫使清政府签署《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划定胶澳租借区范围,约定强租胶州湾99年。1899年10月德皇威廉二世将其命名为“青岛”,意图将其建成自由港、殖民地的发展典范[1]。

从1899年开始,德政府投入巨资加大对青岛市政及工商业的建设力度。1900年6月14日,德殖民政府颁布《德属之境分为内外两界章程》,严格界定欧洲人与华人各自居住范围,划定欧洲人居住在城市南部海岸附近,华人聚居和集贸的区域则位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同年,德殖民政府正式推出青岛城市总体规划,当时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结合青岛已有建筑与自然地形,城市道路采取自由曲线形态,以棋盘式交叉为结构方式,如此形成近似方块形的街区形态。随着港口、铁路的开通,青岛工商业蓬勃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迫使殖民政府于1910年做出第二次城市规划。此次规划面积增加为80平方公里,人口15万左右,比10年前增加了一半,可见城市发展之迅速。出于促进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规划中消除了欧华分区界定。据统计,自 1898 至 1914长达十七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德财政总计投入21016.9 万马克用于青岛城市建设[2]。

德占之前,青岛当地民居建筑采用中国华北地区典型的传统三合院、四合院形制。土坯泥房,一家一院,中轴对称,坐北朝南,这些符号赋予青岛民居典型的中式传统建筑特色。德占青岛之后,作为港口城市的贸易优势与工业化发展吸引了大批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生活,城区人口迅速膨胀;同时,1911年之后,随着封建帝制的崩溃,中国传统的大家庭面临解体,小规模家庭日渐增多,这些都成为推动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房地产商人从政府手中购买地块,结合中国北方传统的院落式住宅格局,建造了大量两到三层商住两用的、院落式集群住宅以供应外来人口租住,称为“里院”。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里院建造达至鼎盛时期。据1933年青岛市社会局统计,当时全市计有506处里院,房间计有16701间,住户10669家[3]。德占时期建造的里院多为2-3层带回廊的砖木结构楼房,属于里院早期类型;民国中后期则出现4-5层的砖混结构楼房,属于里院后期类型。单个里院的规模大小仅受限于所在地块面积,一个里院可容纳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住户。每组里院建筑之间紧密相接,因此建筑密度相对较高,从而可容纳更多住户。里院内部庭院属于居住者共有的半私密空间,而其临街建筑的底层则多用作商铺,属于城市公共空间,如图1、2所示。

2 青岛里院建筑空间模式特征

2.1 住宅街区及里院格局模式特征

2.1.1 住宅街区格局模式特征

德占青岛期间殖民政府颁布了细致严谨的建筑法规。比如,规定欧人区建筑物檐高不超过18m,楼层最高3层,建筑占地面积小于基地面积的60%,临街立面与道路平行,建筑立面形式不得重复,建筑风格必须具有欧洲文化特点,等等。虽然对华人区没有明确规定,但华人区住宅的建造肯定受其影响。如图3所示为原属华人居住区的大鲍岛区域街区规划及里院建筑群。大鲍岛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每块街区长度在30-70m之间,长宽比大约在1:1-1:6左右,充分凸显出方形格局模式特征。图4、5所示为大鲍岛区域四方路街区里院平面布局与立面图,街区总边长约为66m,由八个2-3层的里院靠背对接而成,每个里院只设一个出入口与街道相连,每个里院地面高度不尽相同。大鲍岛街区之间路宽10-12m,两侧建筑高度亦在10-12m之间,沿街建筑立面随道路坡度呈梯级状起伏,使城市街道呈现出阔朗明亮、规整有序而又富有节奏的空间意象[4]。

2.1.2 里院格局模式特征

青岛里院是由中国开发商为满足中国人居住要求而设计建造的集群住宅,一定程度上具有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内向性特点,体现出脱胎于传统北方四合院的发展脉络。由于院落空间为里院居住者所共有,因此轴线的作用仅在于组织建筑,而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伦理内涵;更由于里院建筑须平行城市道路走向设置,因此坐北朝南的传统建筑意识大幅减弱。为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建筑面积,开发商除沿地块边界设置建筑外,还在庭院内设置公用设施,如上下水、卫生间,或增设建筑将庭院分隔为二,由此使里院格局在方形或长方形的基础上呈现多种形态,最为典型的格局是口、 日、 目、凸、L及斜角梯形,如图6所示,由此形成独院、两进院、三进院、套院等多种院落格局[5]。无论采用何种形态及院落格局,里院格局均呈现出内向聚合、组团明确、层次清晰、灵活规整、随形就势的模式特征。

2.2 里院空间功能布局与序列模式特征

青岛里院是一种结合了中式传统合院与西方回廊式建筑的商住一体式多功能住宅楼,将居住、商贸、社区组织与城市管理等功能集于一体。在当时社会发展阶段,针对人口膨胀的问题与实现有秩序的城市生活目标,青岛里院作为一种集合多种功能的综合解决方案,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2.2.1 居住功能布局模式特征:

里院建筑的居住功能由两类空间承载,一是居中的庭院,二是以轴线对称的布局模式设在庭院四边建筑内部空间;此二者同为构成青岛里院居住功能布局模式的重要元素,缺一不可。其中对建筑内部空间来讲,除外墙面临城市街道的底层房间侧重商贸用途之外,其余房间均用于市民居住。

(1)建筑内部空间布局模式特征

建筑内部空间为居住者提供家庭独享的私密生活空间。以图7所示向阳里院为例,该里院系建于德占时期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为套院式格局,里院大门与城市街道直接相接。里院共计二层,每层用固定砖墙依次划分成多个房间;其中与里院大门相接的方形部分规模较大,约可容纳15-20家住户。除一层用于商贸的房间划分成单间之外,其它全部用于居住,并根据房间所在位置和面积大小,划分成单间、套间两种房型,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家庭对居住面积的需要;虽然单个房间尺度较小,但集群规模较大。一、二层房间进深一致,层高在4m左右,因此多设有夹层以增加睡眠空间(根据1933年青岛市社会局统计结果可知,当时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一间半的房间,由此居住条件可知当时平民阶层的经济能力)。每个家庭所拥有房间在功能上并没有明确的属性界定,当家庭人员较多时,往往将客厅、卧室、厨房、餐厅混合使用,或占用门前廊道空间[6]。用于居住的房间均将门窗开向庭院,并与U形廊道相接,其中外墙临街的二层房间开有后窗。无论方位朝向,所有房间都处于平等地位,并非像传统四合院住宅那样具有明显的层级结构。卫生间和生活用水供应设施设在庭院中间,并由此将庭院分成两部分。里院大门、门廊、庭院、U型回廊及设于庭院内的外部楼梯,构成里院建筑的水平与垂直动线;作为开放共享空间的廊道由于连接着房间,虽然应属于庭院,但在实际应用中介于私密和半公共之间。里院建筑屋顶外部造型为双坡式,因此,须与其他里院建筑靠背相接的房间屋顶为单坡造型。

(2)庭院布局模式特征

居中设置的庭院是每个里院的中心,为居住者提供了共享的半公共生活空间。脱胎于中国华北地区四合院格局的早期里院,曾一度设照壁于院内正对大门的地方,后因城市用地紧张而逐渐消失。照壁是对空间、领域的私密性的一种强调,虽然消失不用,但由四周建筑围合而成庭院在其空间的领域属性上仍然明确无疑。作为人们生活其内的一个重要的半私密空间、接风雨纳阳光的“能量花园”,庭院具有多种功能,如晒太阳、做家务、儿童游乐、夏天进餐、娱乐放松、宣讲集会等。庭院内的设施一般均为里院成员共享的财产,如卫生间(庭院空间不允许的话,则将卫生间设于建筑转角部位)、生活用水、回廊与楼梯;尤其生活用水区域成为里院成员日常交流与娱乐闲谈之地,回廊则为参与者提供俯瞰的视角和更具主动的关系。居中的庭院将共享设施居中设置,以一种均衡向心的方式昭示着公平共享的理念。

2.2.2 商贸功能布局模式特征

里院作为商住一体建筑,将建筑外墙临街处的底层空间门窗开向街道,并且开间较大,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现代商业意识特征。此种布局既可切实提高城市生活的便利性,丰富城市街道的生活气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城市生活公共空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又不会降低内向型居住空间的安静氛围和安全性。因此,单纯从商贸功能出发,此种布局模式具有强劲的生命力,目前很多商住一体楼盘即采取的此种格局。另外,由于每间商铺面积一般较大,租户还可将其分成卧室和商铺两部分,以形成前店后寝的格局。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里院建筑是用于租售的商品房。建筑内部的居住空间虽然尺度各异,但格局方正,门窗一律开向庭院;空间内部不设有独立卫生间和上下水,缺点是影响生活质量,优点是每个空间都不受功能应用的限制,且因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而便于灵活组合,因此非常利于廉价出租与售卖。

2.2.3 社区管理功能布局模式特征

青岛里院一般只设一个大门与城市主要街道相连,里院内部类似袋形空间,给人提供较高的安全感;与大门相连的门廊较为狭长,昭示一种私密性,使门廊尽头的院落体现出一种与外界隔离的集群领域感。里院内这种具有集群性特征的居住群体,是组成城市社区的小型单元[7]。与福建客家土楼建筑的围合向心作用相同,这种庭院中心、建筑围合的方正式布局为居住者提供互相了解与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同时这种集群共享的环境促使居住者形成团体认同意识。对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城市,这种环绕庭院共同租住的闭合式布局同时又具有开放性特征,居住者对里院内公共空间的平等共享可有效减弱每个居住者的独享占有意识;这种平等共享和团体集群意识相结合,既便于居住者之间形成团体认同,通过邻里互助建立亲密的情感纽带,从而使外来人口能快速融入当地生活、获得城市归属感,又便于社区组织和安全管理。另外,室内空间方正,回廊动线可视,所有建筑面向中心庭院,此种布局模式非常便于管理者掌握居住者日常活动规律,从而为养老机构空间设计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2.2.4 空间序列模式特征

空间序列主要指人在向目的空间流动过程中所穿越空间的前后顺序。里院虽是商住一体式建筑,但居住是其首要功能,因此里院空间序列主要指居住功能空间序列。

城市街道是居住者进入青岛里院空间序列的起始。在由城市街道进入里院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在起标识和导向作用,一是大门入口,二是入口附近的沿街店铺,由于沿街店铺为招徕顾客往往设有醒目的招牌或突出的商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在街道上处于移动状态的人来讲,入口附近的店铺相比较大门入口所起的标识和导向作用更为直接和鲜明[8]。里院入口可设于任何朝向。与里院入口相连的是相对狭长高大而光线较暗的门廊,夏日门廊内凉风习习;穿过门廊进入明亮的庭院,庭院是地面一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区域;过庭院、经楼梯上到二楼,穿过光影浮动的回廊进入私密的房间。里院空间序列及节奏变化特征如下所示:街道与店铺(大开大放:开敞,明亮)入口与门廊(强收束:狭长,幽静)庭院与楼梯(半开半放:半开敞,明亮)回廊(弱收束:狭长,半明亮)房间(收束)。由此可知,对里院建筑来讲,从公共街道到内部房间之间的空间序列已不具有传统四合院住宅空间序列的伦理内涵,但在空间开合、光线明暗方面富有韵律和节奏,并且该节奏由强到弱、由紧到缓呈渐低趋势,与人的心理期许协调一致,并自然止息于幽静的室内空间,此为里院空间序列最为典型的模式特征。

3 里院模式特征的传承与应用

3.1 明确空间属性特征,发展城市文化

居住者所处空间环境的属性特征,会对居住者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者对空间属性的外在认知会逐渐内化为其思维模式,成为居住者行为方式的直接根源;随着人群的扩大,当这种理念认知和行为方式衍变为无意识的群体性模式时,就会引导、带动当地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里院脱胎于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方形围合模式和内向型空间布局,有利于强化居住者对居住功能的属性认知和心理认同;但是,虽同属院落式格局,多家共享庭院与传统的一家一院式居住模式有根本不同,这种超越家庭独享的团体认同无疑会利于社区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同时,由建筑四面围合而成的庭院属于保守安定的生活空间,而底层开向城市街道的商铺则属于现代生活的公共空间;因此,对青岛里院来讲,居住空间的保守性与人员流动的开放性之间、生活空间的私密性与商卖空间的公共性之间、传统居住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与融合,既构成里院空间生动丰富、逻辑清晰而富有张力的属性内涵,同时对居住者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从而赋予青岛城市文化以平等友爱、开放包容、兼具个人与集体意识、打通传统文脉与现代观念、富有热度与活力的文化内涵。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贯通过去与未来的不断积累与发展的过程。深入挖掘青岛里院建筑空间模式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并发扬光大,将会为青岛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3.2 借鉴场所精神作用,创新现代设计

空间模式是塑造场所精神的前提基础与环境载体,使用者的心理诉求亦是赋予空间精神内涵的关键因素。只有当空间所承载的场所精神与使用者心理诉求达到和谐共振,使用者在空间环境中获致归属感和心理认同,才会使空间拥有强劲的生命力。二十世纪初建造的里院,其空间模式特征确与使用者心理诉求和谐一致。里院的服务对象多为进城农民、年轻小家庭及城市中低收入者,他们拥有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空间及邻里认知理念,如院落围合家庭、远亲不如近邻等;因经济能力有限,其诉求的核心是在陌生城市获得一席安身之地。因而,布局简单合理、建筑密度较高、规模尽可能大、便于容纳更多家庭的里院以空间功能明确、价格经济适中而与中低收入阶层的心理诉求相遇合;同时,布袋式围合空间所传达的安全稳定、空间序列与目标心理的和谐一致,均有助于居住者尽快建立空间认可和精神归属;庭院、楼梯、回廊作为充满活力的共享空间满足着邻里之间的社交欲望及娱乐需求;尺度亲切的街道两侧店铺依次排开,既便于经营,又利于生活;因而,亲密质朴的平民情感、充满活力的市井生活就是里院空间模式与使用者共同承载与构建的场所精神,而今这种精神已成为青岛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从青岛里院设计理念与手法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借鉴和重要启迪,无论是进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活化,还是建筑设计创新方面,都要全面探寻相关因素,深入分析空间模式特征及用户文化心理,忠实塑造使二者能和谐共振的空间场所精神内涵,使设计创新与文化发展协调一致,使作品能充分反映所在地区建筑发展的连续性过程,使建筑空间获得强劲的文化生命力。

4 结论

青岛里院是青岛城市重要的构成单位。德殖民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形成的方格网状肌理构成了老城区异域风格面貌,而里院既适应于城市规划格局,又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脉,体现出内涵丰富的空间模式特征。里院以经济务实的设计理念,合理地建立起与地形、气候、文化背景、居住生活、城市经济发展与安全管理要求等诸多因素的良好关系,使里院空间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使城市建设具有延续性和生长性。里院设计理念颇具现代特征,我们应深入研究和思考,力求获得启发和借鉴,从而为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提供动力与灵感源泉。

参考文献:

[1]李东泉.从德国近代历史进程论青岛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J].德国研究,2006(1):52.

[2]曹胜.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的特点与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1):106.

[3]陈雳.宰馐逼谇嗟航ㄖ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7.

[4]赵晓芳.青岛德占时期建筑的美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8.

[5]赵丽丽.青岛老城街区改造模式的探析[J].山西建筑,2011(3):5.

[6]贾倍思,张理晖,杨玉平.中国早期殖民地集群住宅形态学比较及研究[J].中国名城, 2013(5):41.

[7] 崔晓晨,刘宾.青岛老城区里院街区空间解析――基于城市设计基础理论的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2011(4):93.

[8] 崔博娟,赵琳.青岛里院改造构建宜人空间[J].城乡建设,2007(1):76.

上一篇:胖厨师面条店 下一篇:说个故事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