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朴树常见刺吸式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

时间:2022-08-07 07:26:02

摘 要:朴树是青岛市重要的绿化树种,通过对其常见刺吸式害虫种类的调查研究,发现朴树常见刺吸式害虫有6种,其中浙江朴盾木虱(Celtisaspis zhejiangana)和朴绵叶蚜(Shivaphis celti Das)危害较重。本文阐述了常见6种刺吸式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为朴树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其中喷洒3%高渗苯氧威乳油2500倍防治刺吸式害虫效果较好。

关键词:朴树;刺吸式害虫;种类;调查;生物学特性;防治

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为榆科朴属落叶乔木,树形优美,树冠圆满宽广,枝叶茂密。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耐轻度盐碱,耐水湿,抗风,耐烟尘,抗污染,深根性,生长较快,寿命长,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重要绿化树种,被广泛用于沿海绿化。但近几年,朴树的虫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及观赏效果。2008-2012年,通过踏查、跟踪调查,发现对青岛市朴树造成危害的刺吸性害虫常见的有6种。现详细介绍了这些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1 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

1.1 浙江朴盾木虱

浙江朴盾木虱(Celtisaspis zhejiangana)属于同翅目木虱科。

1.1.1 形状特征:成虫体长4.3~5.3mm,复眼红褐色,单眼橙黄色,体黑褐色,被黄色短毛,爪黑色。若虫5龄,体长2.4~2.9mm,宽1.5~2.0mm,复眼红棕色,单眼橙黄色,体黄白色,第9腹板褐色呈弧形片半环在肛节基部,其中央凹缺。

1.1.2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芽片内越冬;5月上旬,即朴树嫩叶开始展开时,若虫开始孵化,在叶背面吸食液汁,固定危害,并逐步形成近圆形的白色蜡壳,直径4~8mm;5月中下旬,叶片形成长角状虫瘿,瘿角长6~10mm;6月中旬前后,羽化成虫会从蜡壳边缘爬出,一受惊吓就会飞起来。

1.1.3 危害症状:朴木虱严重危害时,每叶有瘿角30~50个,导致叶面畸形,早期落叶,从而严重影响树势及景观效果。

1.2 朴绵叶蚜

朴绵叶蚜(Shivaphis celti Das)属于同翅目斑蚜科。

1.2.1 形状特征:无翅孤雌蚜体呈长卵形,长2.3mm,宽1.1mm,灰绿色,体表密被白色蜡粉和蜡丝。有翅孤雌蚜体长2.2mm,宽0.9mm,体黄至淡绿色,体表及翅密被白色蜡粉和蜡丝。

1.2.2 发生规律:以卵在枝条的芽缝内、芽基及树皮裂缝内越冬。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中旬开始产生有翅蚜,5月下旬进入危害盛期,一直持续到7月份,10月间出现有翅雄蚜和无翅雌蚜,雌性蚜后,在枝条绒毛及粗糙表面产卵越冬。

1.2.3 危害症状:无翅孤雌蚜群居在朴树叶背面,但大量发生时可盖满叶片和嫩梢,受害叶片变黄脱落,严重时可使幼枝枯黄,影响朴树生长。同时朴绵叶蚜排泄的蜜露粘在树叶和枝梢表面导致煤污病,蜜露落到地面粘附空气中粉尘,污染环境,影响景观。

1.3 草履蚧

草履蚧(Drosicha contrahens)属于同翅目粉蚧科。

1.3.1 形状特征:雌成虫体长10mm左右,背面棕褐色,腹面黄褐色,被一层霜状蜡粉。体扁,呈草鞋底状;雄成虫体紫色,长5~6mm,翅淡紫黑色。若虫初孵化时棕黑色,腹面较淡,触角棕灰色,唯第3节淡黄色,很明显。

1.3.2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夏和越冬;翌年3月上旬,在土中开始孵化,孵化期要延续1个多月。若虫出土后沿树干爬至梢部、芽腋或初展新叶的叶腋刺吸危害。雄性若虫5月上旬化蛹,5月中旬羽化为雄成虫,羽化期较整齐,羽化后即觅偶。雌性若虫3次蜕皮后即变为雌成虫,自树梢顶部继续下爬,6月上旬经后潜入土中产卵,卵有白色蜡丝包裹成卵囊,每囊有卵100多粒。

1.3.3 危害症状:草履蚧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干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草履蚧若虫、雌成虫的虫口密度高时,往往群体迁移,爬满附近墙面和地面,令人厌恶。

1.4 棉蚜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属于同翅目蚜科[6]。

1.4.1 形状特征:无翅孤雌蚜体长1.9mm,活体黄、草绿至深绿色,头黑色,胸部有断续黑斑,体表有网纹,喙超过中足基节,腹管黑色。有翅胎生蚜体长不到2mm,体黄色、浅绿或深绿,触角比身体短,翅透明。有翅若蚜形状同无翅若蚜,2龄出现翅芽,向两侧后方伸展,端半部灰黄色。

1.4.2 发生规律:以受精卵在杂草或木槿、石榴等枝条叶芽处越冬,早春孵化后,全为孤雌蚜,营孤雌卵胎生,第1~2代无翅,第3代为有翅型,有翅型迁飞到朴树上为害。孤雌卵胎生约20多代,大都为无翅型。秋末气温下降,日照缩短后发生有性世代,再飞回到木槿上,有翅性母孤雌胎生出无翅的雌性蚜,雌性蚜成熟与雄蚜后产受精卵越冬。

1.4.3 危害症状: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常造成朴树幼叶卷缩,并能传带多种植物病毒。

1.5 吹绵蚧

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ell)属同翅目硕蚧科。

1.5.1 形状特征:雄成虫体长3mm,翅长3~3.5mm,虫体橘红色,触角每节轮生长毛数根,腹部末节有瘤状突起2个。雌虫体长6~7mm,身体橙黄色,椭圆形,无翅,腹部扁平,背面隆起,上被淡黄白色蜡质物,腹部周缘有小瘤状突起10余个并分泌遮盖身体的绵团状蜡粉。

1.5.2 发生规律:每年完成2代,多以若虫态过冬,5月份为产卵盛期,一般6~7月间发生严重,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虫害的发生。

1.5.3 危害症状:常群集在叶芽、嫩芽、新梢上危害,发生严重时,叶色发黄,造成落叶和枝梢枯萎,以致整枝、整株死去,即使尚存部分枝条,亦因其排泄物引起煤污病而一片灰黑,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1.6 朴长喙大蚜

朴长喙大蚜(Stomaphis yanonis Takahashi)属于同翅目长喙大蚜科。

1.6.1 形状特征:具两性世代,全周期。无翅孤雌蚜,活体灰褐色,具2行黑褐色背斑,体长5.0mm,具长喙。雄性蚜小型,无翅,无喙,雌性蚜有翅,有长喙。

1.6.2 发生规律:4月下旬开始出土沿树干上爬,与蚂蚁伴生,生活于蚂蚁修筑在树干树皮表面的隧道内,性蚜10~11月份,11月下旬以卵或孤雌蚜下树在草丛及土壤中越冬。

1.6.3 危害症状:无翅孤雌蚜和雌性蚜以长喙刺入树干树皮裂缝取食。

2 刺吸式害虫化学药剂防治试验

根据青岛市常见7种刺吸式害虫的生物学习性,抓住防治的有利时期——若虫期或孤雌生殖较早期进行防治。通过试验,发现室外喷洒3%高渗苯氧威乳油2500倍液,朴树刺吸式害虫若虫或无翅孤雌蚜死亡率达94.21%~98.55%,防效最好。其次为3%啶虫脒乳油2500倍液,蚧壳虫的若虫或蚜虫死亡率为89.32%~ 96.58%,但防治浙江朴盾木虱效果不好(由于虫瘿保护),其若虫死亡率仅有75.93%。1.2%苦烟乳油防治吹绵蚧若虫、棉蚜、朴长喙大蚜死亡率为92.31%~95.2%,防治效果较好,但对有虫瘿或体表有蜡质的浙江朴盾木虱、朴绵叶蚜、草履蚧防效差。

棉蚜、吹绵蚧、朴长喙大蚜、草履蚧为零星发生,故在相同条件下采集数量少。而浙江朴盾木虱、朴绵叶蚜为近几年危害朴树较重的害虫,采集数量较多。

3 结论

防治朴树刺吸式害虫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才能彻底将朴树刺吸性害虫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达到生态平衡。

3.1 朴树休眠期早春(3~4月)防治

喷施石硫合剂2遍,杀死枝干、叶芽、树皮缝内越冬害虫。

3.2 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

经调查,自然界存在种类、数量不等的天敌,如异色瓢虫、草蛉、寄生蜂等,提高自然调控能力。

3.3 抓住防治的有利时期

目测朴树展叶尚未形成虫瘿时(5月上中旬)防治浙江朴盾木虱,无翅孤雌蚜尚未产生有翅蚜进行扩散时(5月份)防治朴绵叶蚜和棉蚜,在若虫期防治草履蚧和吹绵蚧,朴长喙大蚜破坏其与蚂蚁共生的土隧道将虫体暴露出来然后进行防治,防效更好,更经济。

3.4 科学选药

低毒的3%高渗苯氧威乳油2500倍喷雾防治,对环境污染少,防效达90%以上,可与3%的啶虫脒乳油交替应用,减少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收稿:2013-04-01)

上一篇:浅谈在中小学校开展森林防火教育 下一篇:金叶女贞夏季落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