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抗菌药剂应用状况调查

时间:2022-10-22 06:01:52

妇科抗菌药剂应用状况调查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现象,我院自2003年起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系统管理工作,本次对我院妇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调查我院2009年妇科清洁和清洁-污染手术病例共2297例。手术种类包括腹腔镜、宫腔镜、经腹切口和经阴道手术。

1.2调查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调查范围每份病历,按调查表设置内容逐项填写,详细记录病历号、姓名、年龄、住院时间、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将调查内容按照项目进行统计。

2结果

2.1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

986例清洁切口手术及1311例清洁-污染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率均为100.0%;术前<2h用药时机合理率分别为81.34%、79.79%;平均用药时间分别为3.81、4.36d;应用抗菌药物品种分别为14、19种。

2.2妇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时间

计算范围为自术前用药至最后一剂停止时计算。见表1。

2.3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

妇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以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主。见表2。

2.4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硝咪唑类药物二联用药覆盖厌氧菌感染,无≥三联用药。见表3。

3讨论

3.1妇科围术期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本次调查的均是妇科清洁及清洁-污染手术,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女性阴道内寄居大量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及支原体属、假丝酵母菌属。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妇科涉及阴道的清洁-污染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据统计结果,我院清洁和清-污染手术的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0%,与相关文献相仿[1]。

3.2术前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

围术期抗菌药物在术前30min~2h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我院妇科清洁和清洁-污染手术术前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分别为81.34%、79.79%。

3.3预防用药疗程

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h,总的预防用药时间≤24h,疗程更长并不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2]。我院妇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疗程整体偏长: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72h占85.80%;Ⅱ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72h占99.00%,同有关统计相仿[3]。

3.4抗菌药物的选择

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选用涉及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胺类4大类,其中使用最多的为头孢呋辛清洁切口,使用率为84.08%,清洁-污染切口手术使用率为85.05%。头孢呋辛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对葡萄球菌属和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对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菌和其他阳性球菌(包括厌氧球菌)等可对头孢呋辛均敏感。故笔者认为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作为妇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较为适宜,随意扩大抗菌药物使用范围[4],将导致多药耐药菌的出现和二重感染的发生[5]。

3.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是结合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等选用[6]。妇科手术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我院妇科清洁切口手术二联用药为712例,清洁-污染手术二联用药为1259例。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为替硝唑。

上一篇:国内证券公司危机管理 下一篇:鉴于供需匹配的外汇衍生品实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