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2-10-22 06:01:45

网络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因特网成了我们查找各种信息和资料,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第一,学到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这一新型理念,体现了教师现代教学观念的改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

关键词:网络资源 自主学习习惯 自学能力 丰富课外知识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学生创造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接触地道英语的机会。网络英语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虚拟课堂使网络教育资源最充分共享和更有效利用,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延伸空间,实现师生双向交互和学习者协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帮助学生在网上遨游,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获取所需英语知识,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英语教学,更是离不开兴趣和感官刺激。无庸质疑,多媒体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得语言教学出现了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口语、动画,文字与声像的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整个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视频及音频文件,感知教材内容,温习课文要点,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进行巩固性训练,以此丰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使得课堂呈现多样性,效果很好。那是仅靠教师“口水+粉笔”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很难完全达到的目的。

如在讲“Accident”这一单元时,用电脑媒体出示关于各种事故的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明确本节学习的中心目标,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网络知识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学会一些新单词和句型。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查询,拼读单词,朗读句子。做对话表演、游戏、实现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我还分配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把任务分类,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从网上查询答案,获取信息。并按小组上交记录和报告,在课上交流。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些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且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了真正发挥。

实践证明,运用网络与教学的优化组合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把学生领进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能够使间接为直接,变枯燥为有趣,减少甚至排除干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亲切感,使学习成为学生一种迫切需要而不是精神负担,提供寓乐于学的学习环境。

二、优化英语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的学习离不开“读”。 阅读是学生获得丰富语言知识和材料的重要途径。利用网络资料,优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扩大词汇量,积累语言材料,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扎实阅读的基础上提高听、说、写的技能,发展学生检索、分析、推理,判断、综合,概括、评论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络的形成促进了信息的建立、储存、传播和应用,它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可以为阅读教学提供大量丰富、生动、形象的材料。大胆充分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会大大推进课堂教学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在网上进行英文的电子报刊的阅读,目的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对网络资源上的丰富资源也要加以分选、取舍、归类,修正和完善。在进行资料选取时就要经过细致、严谨、认真的筛选,使获取的材料符合教学要求,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气氛才会更加生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知识面得以拓宽,英语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更是如此。教学中更是要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果对所有学生按同一个目的来创造学习环境,必然会存在好学生无成就感、学困生无信心的现象。运用网络创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则在网页上再现课堂,了解本课所学重点以及难点,并且给出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建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唤起学习欲望。而对于那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在网页上给出相应的阅读内容,增加阅读量,巩固且发散所学的内容,提高练习的难易程度,给予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在作业上也是如此。把作业分成两部分放在网页上,一部分为过关练习,分成难易两种,是根据当天所学内容编写出的测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测试,并且逐极过关。另一部分则是标准化试卷,学生可选择答案,完毕后点击"评分",网络自动评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消除了学生在考试时的压力和对分数的恐惧感。

总之,网上有许多信息,特别有利于学生自学,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利用这些信息。教是为了不教,要在日常的网络教学中探索培养出一套学生自学的方法,把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看得比学到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总而言之,网络可以说从空间上拉近了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世界上的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的机会。网络C.①⑦/②⑧/③⑤/④⑥

D.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①④句的“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⑤句中的“然”是转折连词“然而”;③⑦句中的“然”是代词“这样”;⑥⑧句中的“然”是形容词“对的、正确的”]

(2)从下面选出与“是许金而不酬者也”中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 是吾剑之所从坠

C.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D.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题干中的“是”是指示代词,“这”;A项的“是”是形容词“对”、“正确”C项的“是”为判断动词;D项的“是”与“故”构成固定结构“所以”;与题干相同的是B项。]

(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A.济阴之贾人

吾欲之南海

B.舟薄于石

苛政猛于虎

C.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余是以记之

D.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惑而不从师

[A项(1)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2)句中的“之”,动词“往”。B项(1)句中的“于”,表对象的介词“在”;(2)句中的“于”,表比较的介词“比”。C项(1)句中的“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使用的工具“用”;(2)句中的“以”,介词,表原因“因”。D项(1)(2)句同为转折连词“却”。]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应多诵读、熟读、背诵。诵读中反复体味,增强语感、悟性,才能真正读懂文言文。文言文学的多了读的多了,课外的自然读懂了。高三复习实词虚词,首先应该以课内为主,课内的文言文能熟读熟背,对实词虚词的积累也有很大帮助。笔者让学生朗读成诵,把朗诵法和结构分析法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再遇见课外的类似的句子,便能以此类推,不难判断用法了。

上一篇: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意义分析 下一篇:怎样应对校园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