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及防范

时间:2022-10-22 05:42:48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及防范

一、财务风险预警的内涵

财务风险预警是根据财务管理学、风险管理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为依据,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跟踪监控和预测预报。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在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投资者发生经济损失和不能收回投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金融危机严重的冲击了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企业金融资产、房地产投资的公允价值波动幅度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就会对应产生较大的投资盈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投资环境变化莫测,让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小心。由于投资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使得企业背负了沉重的资金负担,投资风险也日益增大。

(二)资金营运风险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无序和财务人员的能力相对有限,在日常经营中对购销情况没有做出合理的现金预算,再加上现金预算安排不当或执行不力,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流动比率。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市场仍然疲软,投资者投资信心的不足导致市场交易量下降,影响了中小企业原本是为了盈利而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变现,企业难以实现投资收益甚至出现变现损失。

(三)偿债风险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外企业的支付能力仍然很弱,国外客户的减少使得外贸型中小企业出口销售额明显减少,部分产品不得不由出口转为内销,而国内的消费能力有限,又使得企业面临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企业销售收入的减少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很可能会导致企业亏损,企业的亏损又会导致流动资金的减少,这样势必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加大偿债风险。而中小企业本来就面临筹资困境,使得中小企业的偿债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指标分析体系

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的指标分析体系具体有两大类型,分别为独立变量指标和综合变量指标,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独立变量指标

独立变量指标是指利用单个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指标。常用的独立变量指标有下面几个:

1.现金债务总额比,它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额与债务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旨在衡量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是评估企业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2.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最低不应低于1。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有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

3.资产负债率,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但当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利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负债经营效应;若企业前景不佳,则应减少资产负债率以降低财务风险。

(二)综合变量指标

综合变量指标是指综合多个财务比率进行财务预警的指标。常用的综合变量指标有:

1.安全边际率。它是安全边际量与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的比例,也可以指安全边际额与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的比例。这个指标是反映效益风险大小的综合指标,用百分比表示,警戒值为10%。l0%以下为危险区,10%至20%为值得注意的区间,20%以上为安全区,比值越大,企业安全程度越高。

2.资金安全率。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值-负债额)/资产账面总额。可变现资产包括现金及其等价物、良性债权、适销存货和可变现无形资产等。该指标的警戒值为0,一般来说,指标值大于0,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指标值小于0,企业财务状况已陷于险境。

独立变量指标没有界定不同比率对企业整体风险影响的权重,不能很好地反映各比率交替变化的情况。而综合变量指标以分析多个财务比率为基础,强调盈利能力对企业的影响,同时综合变量指标界定了各个财务比率对企业整体风险影响的权重,能从总体角度检查企业财务运作,有利于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比较。

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防范策略

(一)树立全员全过程成本管理意识,有效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企业要建立成本控制中心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完善成本控制和考核标准,明确各部门的成本目标和责任,并与职工个人利益挂钩,充分调动其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要建立成本报表和分析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拓宽成本考核范围。通过研究市场变化,调整成本管理重点,不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用比较低廉的成本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企业服务。

(二)结合现金流量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风险预警

结合以现金流量为基础计算的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可以防止财务信息失真导致的财务预警失效,而且更好地反映企业实际资金运用情况以及实际获现能力。现金流量计价方法统一地以现金制为基础,剔除了不同企业同样交易事项采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三)增强应收账款的流动性

企业应尽量减少赊销的数量和金额,缩短信用期,积极提供现金折扣,尽可能采用预收款或预收部分定金的方式,争取在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上减少坏账损失。外贸型的中小企业应选择安全的信用证结算方式,重视出口信用保险,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加大保险投入,做到事先预防收账风险。对于已有海外应收账款,为了降低回收的难度,可采用应收账款抵押、国际保理业务来实现短期的融资,提前变现应收账款,减少事后的坏账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小东.试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生产力研究,2007,(15).

[2]段永红.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经济视角,2010,(2).

[3]王礼蓉.新形势下财务风险控制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

上一篇:试析语文教学中非语言表达艺术的技巧 下一篇: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