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10-22 05:31:06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问题及解决对策

笔者从教多年,在不断摸索中认识到学生阅读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阅读过程的无效和匮乏

阅读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对,那阅读就毫无意义。不管你的阅读量有多大,都只是在浪费时间。而老师的职责就是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知识,从而使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然而事实上,学生却没有更好的得到这方面的指导,因此,这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二、阅读缺乏深度

过于浅层的阅读,使得学生不能够对阅读内容进行有效而深刻的思考。这样使得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读到什么就接收什么,不能对收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思考,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而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被一些网络小说和八卦杂志所占据,若学生们阅读这类文章成为习惯,则使得学生更注重阅读的直接体验,而不注重于阅读材料中的思想传递。

三、阅读内容过于单一,照本宣科

由于科技的发达,社会的进步,我们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又被智能手机和电脑游戏吸引去了。学生们更热衷于打游戏、看电影等一些娱乐项目,对于阅读这一传统方式反而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应试教育为指导准则,凡是跟中考无关的内容就不在传授讲解,造成了学生的这种焦虑的心态,对于课外广阔的阅读天地失去了兴趣。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阅读教学呢?具体方法如下。

1.老师应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上,过于注重传授具体的知识技能,却没有把学生的思考能力、感知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好好的培养起来。这就好比我们给了学生一条鱼,却没有给他们捕鱼的方法。当学生喜欢学习语言时,会学习语言,学习时有效果,语言教学也达到了“不作为”的境界,也达到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作为老师,首先得热爱自己的教学内容。带动自己的教学热情,只有带动了自己的教学热情才有可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的喜欢上阅读。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

3.相互评价提高阅读质量

同学们相互交流、补充、完善,之后再交与老师评价,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习惯,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即使是师生之间也不例外,在思想的交流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在上初中时,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师,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管理的非常的严格,但即使是这样,他教的学生还是考的不是很理想,语文阅读成绩一直上不去。事后通过调查发现,这位老师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问题,他讲课的声音不大,坐在后面的同学听课很费劲,再加上他上课不能做到生动精彩,只是一味的照着书本念书、做题,没有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使得听他的课的人越来越少,学生们上他的课看小说、写其他科的作业,甚至睡觉,他的教学就是典型的无效的表现。

语文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而阅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语文阅读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而交流反过来又影响阅读,交流越有深度,对阅读越有好处,交流越有深度,阅读就越有质量。多多进行思考,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

上一篇:价值工程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成本优化的应用 下一篇:喜能开阳,善也能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