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刍议

时间:2022-10-22 04:32:11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刍议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军事变革的影响下,我国国防建设正面临一场新的挑战。高校国防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国防后备力量的主要途径,同样不可避免地也面临这一场新的挑战,同样面临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革命。本文从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价值,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及对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高校 国防教育 信息 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战争的军事变革(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的影响下,我国国防建设正面临一场新的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使军队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进军队各项改革和建设,实现军队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全面提高军队实战能力,是我军的历史使命。

高校国防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新型国防后备力量的主要途径,同样不可避免地也面临这一新的挑战,同样面临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革命。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改革传统大学生军事训练,适应新军事变革需求达成国防教育最终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培养新型国防后备力量、高校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一)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

2000年12月11日在《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一文中指出:“海湾战争以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新军事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高技术战争,是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正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进行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变革,各种高技术兵器广泛应用于战争,从而使军事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无论是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战争理论、作战理论,还是军队编制体制,都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作战样式出现了陆、海、空、天、电磁多维一体的形态,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变。这一历史性的巨大变革,给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军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满足我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历史性要求,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对世界军事变革挑战、缩小与发达国家“军事形态差”,早在海湾战争结束之初,主席就敏锐的指出要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加强科技强军,“要致力于武器的电子火控系统和作为战场神经中枢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发优势,努力争取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作为我军的强军战略。这充分表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信息化建设的科技强军道路是我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历史使命。

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顺利进行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各国不仅在军事理论、作战理论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在国防力量结构和军队编制体上正向现役部队逐步减少,后备力量逐步增加;士兵逐步减少,军官逐步增加;指挥军官逐步减少,技术军官逐步增加;普通士兵逐步减少,技术士兵逐步增加的方向发展。国防后备力量正成为发达国家国防力量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正成为发达国家推进军事变革的重要措施。我军要实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强军战略目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有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和智力资源,对我军信息化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要完成我军信息化建设这一历史任务,必须重视和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把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

(二)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培养国防后备力量和国防人才的客观需要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完成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指出:“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既要依靠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更要依靠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军事技能、思想上政治上过得硬的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知识将成为战斗力的主导因素,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国防后备力量,为国家军事斗争准备进行人才储备,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国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可以贴近国防建设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际需要相符合,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国防后备人才,成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军队信息化建设作充分的准备。

高等教育的基础好,有丰富的智力资源,是培养国防力量需要人才的最理想的环境,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我军正努力推行的依托国民教育优势,培养国防人才的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国防生制度,正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地方院校招生规模大,学科专业齐全,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这为我们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军队,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将会对军队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对促进地方院校的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也有重要意义。”信息时代军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要依托国民教育。在高校国防教育中注入信息化的内容,是现代国防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信息化国防教育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信息化战争形态条件下现代国防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的国家安全观、战争观、作战理论和军事高科技理论,初步认识高技术兵器和武器系统的作战原理。一方面,能够在国家进入战争危机状态下迅速动员起来,投入到战争之中,另一方面,平时这些具有一定国防高科技知识和现代国防意识的专业人才毕业后,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军队,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

(三)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

不言而喻信息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教育要担负起培养符合信息时代素质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军事高科技几乎代表了当代高科技90%以上的成果,也就是说当代高新技术成果的绝大部分技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以研发和制造武器装备,这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引领时代最新技术前沿的成果,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创新思维的问题,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技术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成果和应用,推进和实施国防教育信息化,让学生学习和借鉴新军事变革的理论成果,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拓展视野;让学生观摩或操纵部分高技术装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军事科学,特别是创新的军事理论,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其他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价值,这对于大学生解决一般学科问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推进和加强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因为,构成教育现代化内容的各个要素中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现代化和技术的现代化,标志当代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无疑就是信息化,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正是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这一要求而产生的。

二、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和核心三个方面:

(一)瞄准信息化战争是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同军队军事变革一样,高校国防教育作为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同样是要瞄准信息化战争形态。高校国防教育为满足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必须要以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出发点和归宿,谋求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事实证明,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的战场环境已经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初步体现,未来战争环境,其主动权更多的倾斜向拥有和掌握最先进技术装备的一方,战场空间透明度进一步加大,数字化战场正成为世界各国军事建设的方向。我军要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打赢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必须瞄准信息化战争形态进行各项改革和建设。为此,高校国防教育也要与军队信息化建设同步,为培养更多的能够满足军队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二)创建信息化国防后备力量是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创建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的国防后备力量是高校国防教育的目标。新军事变革使得世界各国军事建设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数字化部队建设成为军队建设的重点,数字化部队是信息化战争的最主要的承担者。美军早在1990年初就开始进行数字化作战的实验,1997年进行数字化师演习。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数字化师投入实战。目前,美国陆军改装后的数字化师中,笔记本电脑已经装备到4至5名士兵组成的战斗小组。

同时随着各国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呈现现役部队人员减少,预备役部队和后备力量人员增多的趋势;呈现士兵减少,军官增多的趋势;呈现指挥军官减少,技术军官增多的趋势;这些发展方向充分显示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的国防后备力量,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国防后备力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内容。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就必须有一支战时能够收得拢、用得上、打得赢的强大的数字化后备力量。

需要强调的是数字化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其深刻内涵是培养和造就大批精通和熟悉信息化技术和装备的高素质人才群体,为军队构建数字化部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而并非单纯地用数字化技术装备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事实上,普通高等院校有很雄厚的信息技术优势和资源,是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高校加强建设信息技术课程,构建依托信息技术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数字化国防后备力量的学科基础和有效措施。

(三)创新军事理论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创新的军事理论是新军事变革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核心内容,要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和加强创新的军事理论教育,把创新的军事理论纳入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着力打造学生新的国家安全观和军事战略观,构建学生符合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战争和作战理论知识结构,将信息化战争形态的“网络中心作战理论”、“行动中心作战理论”、全维作战理论、非线式作战理论、非接触作战理论、非对称作战理论等列入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初步形成和培养大学生符合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新的国防观和作为预备役军官谋划和组织指挥未来高技术战争作战行动的能力基础。

三、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培养新型国防后备力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理念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树立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的新理念,把学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战略地位,树立大国防的教育观念,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和新国家安全意识,要把向军队输送人才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改革课程结构,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主干课程。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军事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专兼聘相结合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员队伍,院校可到所在地部队院校和驻军聘请军事专家和军官任教充实教员队伍,为军事教学提供人才支持。

(二)加强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建设的许多方面,是院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国防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国防力量贮备的质量,也影响到国家面临战争危机时的战争人力资源质量,因此,院校要加强对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构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领导指挥体制,并将其纳入国家战争动员机制中。院校担负国防教育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和受训学生在训练期间可编入驻地预备役部队,进行教育训练。

(三)创设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推进和加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进行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环境条件,就是要有立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构建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文化氛围,要有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意识,要有献身国防事业的奉献精神,要有报效祖国,毕业后投身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志向。同时还要加强硬件建设,改善教学技术装备条件,提高信息化程度,有条件的院校可与驻地驻军或预备役部队建立技术合作,互相支援,院校可向驻军提供信息化智力支援,部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院校提供训练平台,通过这种形式形成科学的军地协同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国防教育水平提供更科学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论国防和军队建设》一九九九年四月九日)

[2]《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论国防和军队建设》二000年十二月十一日)

[3]《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孙科佳 著 长征出版社 2003年12月

[4]《军事科技与新军事变革》 顾伟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

[5]《军事学参考纲要》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 编1999年

[6]《高技术局部战争论》

上一篇:浅谈高校校园媒体及其责任 下一篇: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