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舞台记事

时间:2022-10-22 04:17:05

话剧舞台记事

2011年话剧舞台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感动和兴奋。同时,也使人们更加关注话剧和参与话剧艺术的活动。

对此,学者和专家指出:

“话剧不仅在一线城市频繁上演,而且活跃于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多个省份。总体来看,经典、保留剧目依然占据优势,民营戏剧也显现良好发展态势。戏剧节、演出季、邀请展演明显增多,国外剧团频频亮相,主题丰富的剧目纷至沓来,形式多样的演出络绎不绝,给人以缤纷变幻、目不暇接之感。”

“今年戏剧市场‘虚火’现象终于退潮,原创戏剧的力量终于凸显出来。一批精品原创戏剧顶住压力,在复杂的戏剧环境中依然屹立,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重要演出活动

2011年9月2日晚,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以“当代雷锋”郭明义为原型创编的大型话剧《郭明义》在北京中南海礼堂演出。当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等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剧组的主创人员,并同首都各界人士一同观看了话剧。

为庆祝建党90周年,各地话剧艺术院团纷纷上演献礼剧目。

2011年5月31日,为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中国人民总政治部话剧团在上海举办“新时期优秀剧目展演周”,演出政论体话剧《在西柏坡的畅想》、话剧《生命档案》和《黄土谣》3台优秀剧目。由魏积安、郭达、孙涛、刘劲、王丽云、洪涛等120人的阵容演出。剧作家、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说:“作为军队的话剧团体,我们有责任当好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理直气壮地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和伟大时代中的先进分子,让那些充满理想、激情、感召力、震撼力的艺术形象来影响、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引领人们去敬仰崇高。”

2011年6月3日至12日,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演经典话剧《四世同堂》,庆祝建党90周年。 原著:老舍,导演田沁鑫,演员有雷恪生、黄磊、朱媛媛、辛柏青、秦海璐、陶虹、侯岩松、陈明昊、师春玲、刘天池、陈强、李文玲、纪原、赵小川、靳大忠、张喜前等。该剧是老舍先生一生的至爱之作,问世至今已60余年,第一次呈现在话剧舞台上。

2011年6月24日,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首演新版《家》,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的剧目。话剧《家》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由曹禺根据巴金的小说改编而成。北京人艺曾在1984年将这部作品首次搬上舞台,这次为建党90周年献礼重排。这部齐集北京人艺四代演员的作品可谓星光熠熠,蓝天野、朱旭、濮存昕等艺术家与青年演员同台演出。

2011年6月23日至7月3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大型话剧《共和国掌柜》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剧目。编剧赵潋,导演蒋维国,主演田蕤。该剧描写了陈云同志的革命生涯,歌颂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胆略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及其崇高思想、品德和风格,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艺术地重现了中国当时一幕幕令人记忆犹新的场景。

2011年6月至7月间,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创排和演出了大型政论体话剧《谁主沉浮》。该剧堪称是舞台剧版的《建党伟业》,剧本由孟冰创作,总政话剧团导演宫晓东执导。该剧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进程。

2011年7月1日至2日,河北省话剧团在北大百年讲堂上演了政论体话剧《寻找》,作为河北省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献礼剧目。编剧孟冰,导演宫晓东、姜涛,主演魏积安。该剧艺术上有所创新,采用了“戏中戏”的结构方式。全剧结构新颖,在充分保证思想性、艺术性的前提下,强调了观赏性。多视点、多时空相互转换的舞台呈现形式,大大增强了戏剧的可看性,使戏剧的主题、立意能够更好地为观众所接受。

经典、保留剧目与新创剧目上演

201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作品演出连台。在这一年里,剧院以《天下第一楼》作为开年大戏拉开全年演出的帷幕,在首都剧场先后上演了《茶馆》《原野》《蔡文姬》《李白》《知己》《窝头会馆》《赵氏孤儿》《日出》《龙须沟》等剧目,繁荣了首都的演出市场,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在这些演出剧目中,导演李六乙重排话剧《家》,对曹禺先生的原作给予新的阐释和舞台呈现。《家》剧由北京人艺的四代演员同台出演,阵容强大。《喜剧的忧伤》是由青年导演徐昂根据日本三谷幸喜的喜剧《笑的大学》改编与导演,主演陈道明、何冰。该剧描写20世纪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小剧团准备上演一出喜剧,剧本在上演前遭受审查机构审批的故事。这是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深受观众的喜欢。在这一年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还先后推出原创剧目。一部是由剧作家刘锦云改编、电影导演冯小刚和演员宋丹丹联合导演的话剧《特务》;一部是由作家莫言编剧,任鸣导演的《我们的荆轲》。这两个剧目的上演为观众带来新的艺术享受。而在这一年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提出要将首都剧场打造成为独一无二的话剧“经典剧场”。

2011年国家话剧院从北京东城小胡同迁至新址,新剧场正式启用。国话提出树立“新剧场、新起点、新时代、新国话”的全新形象,提出“新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推进剧目创作。国家话剧院上演了连台经典剧目和优秀剧目。如《红玫瑰与白玫瑰》《四世同堂》《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简・爱》《这是最后的斗争》等。这些剧目久演不衰。在这一年里国家话剧院还上演了新剧目《深度灼伤》与《问苍茫》,深受观众欢迎。《深度灼伤》讲述的是苏俄将军科托夫、其妻马罗莎以及妻子旧情人米蒂亚之间的情感悲剧。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会发现政治大清洗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生活的残酷、人性的泯灭令人发指。该剧演出不追求再现逼真的情境,充分利用戏剧的假定性,剧场效果强烈。该剧导演是王晓鹰。根据曹征路同名小说改编、由查明哲导演的《问苍茫》被称为新现实主义的演出剧目。该剧通过对辛苦工作即将转正的农民工处于被资方开除的境地、年轻女孩为了进城打工被招工头骗奸等种种事情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残酷与阴暗面,使人触目惊心。该剧以其特有的真实与犀利,向人们提出在城市化进程中整个社会所要面对的诚信危机与公理缺失问题。

2011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连台经典剧目和优秀剧目。成功推出14台全新剧目:纪念建党90周年的贺岁剧《共和国掌柜》《四一一.上海夜》,辛亥革命百年献礼剧《人面桃花》,原创话剧《撒娇女王》《城人记》《魔女的回眸》《领带与高跟鞋》,根据畅销小说与电影改编的话剧《七月与安生》《松子的爱》,包括阿加莎作品在内的外国经典戏剧《命案回首》《死亡陷阱》《原告证人》和《杀戮之神》。上演24台复排剧目:《黑衣女人》《鹿鼎记》《鲁镇往事》《天堂隔壁是疯人院》《活性炭》《奥里安娜》《无人生还》《偷心》《侦察》《空幻之屋》《钱多多嫁人记》《12个人》《大哥》《一一向前冲》《资本.论》等。其中,一些剧目久演不衰,为广大观众所深爱;一些剧目获得很高评价。新派剧目和复排上演剧目,为观众带来诸多精彩和悦人心动的艺术魅力。

2011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全年对外演出30台经典剧目和优秀剧目。这些剧目是:《父亲》《凌河影人》《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黑石岭的日子》《我把骨髓先给你》《无间有道》《木匠村官》《寻找春柳社》《带陌生女人回家》《远山的月亮》《人参娃娃》《水晶之心》《安徒生》《白马嘶鸣》《鸟儿飞向太阳河》《邓爷爷小时候的故事》《好莱坞蟑螂》《欢乐动漫谷》《魔法森林》《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匹诺曹历险记》《丑小鸭》《阿拉丁神灯》《海的女儿》等。这些上演的剧目,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儿童剧目,给孩子们带来了神奇的遐想和快乐。

2011年,国家大剧院上演数台话剧精品剧目和保留剧目。话剧:《王府井》《骆驼祥子》《卡卡的站台》《有一种毒药》《问苍茫》。其他上演剧目:《简爱》《暗恋桃花源》《秋瑾》《裂变・1911》《与妻书》《都市人》《肖邦》《红白喜事》《自选题》和《黄粱一梦》等。这些剧目的演出,给广大观众带来了情感上的满足和艺术享受。

小剧场戏剧

小剧场戏剧演出可以说犹如滚动的海潮,十分活跃和猛烈。2011年6月21日至8月21日,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2011小剧场优秀戏剧展演季”在北京举行。全国各地艺术院团、艺术院校、民营院团和机构选送的152台小剧场剧目报名参评。组委会从中遴选出华语戏剧关注度较高,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探索性、实验性和市场性的36台小剧场优秀戏剧剧目。从6月21日起先后在北京东城区风尚剧场、国话先锋剧场、文联小剧场、中央戏剧学院北剧场等连续演出130多场。本次展演规模大,演出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不仅有风格各异的小剧场话剧,还包括歌舞剧、音乐剧及京剧、昆曲、越剧等10余个戏曲剧种的小剧场规模的演出。如《牡丹亭》《闪婚》《秃头歌女》《你好,打劫!》《可以睡觉》《艳遇十小时》《还魂三叠》和《爱情不打包》等。艺术院校参演剧目引起大家的关注,戏曲有中国戏曲学院的京剧、昆曲、越剧混合版《还魂三叠》和喜剧版京剧《李渔》,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打造的红军长征版《马蹄声碎》;话剧有中央戏剧学院的《安提戈涅》和《自选题》、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同台演出的《问剑》、中国传媒大学的《马哈歌尼城的兴衰》和《最后只好停下来》、吉林艺术学院的《夜・迷茫》。

2011年9月3日至21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全国小剧场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在上海举行。主办方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直单位、部队和社会团体申报的45台剧目中遴选出16台优秀剧目。有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哥本哈根》《恋爱的犀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院团创作的《活性炭》《鲁镇往事》,转企改制院团推出的《男人心中的虹》《带陌生女人回家》《大刺客》《计生专干》,中央戏剧学院演出的《第十二夜》,上海戏剧学院演出的《风铃》,民营院团参演的剧目《我是海鸥》《寻找春柳社》《嫁给经济适用男》《如果我不是我》《晚安,妈妈》等。此次展演民营院团剧目占1/3,凸显其蓬勃的发展态势。参演剧目题材广泛,内涵丰富,风格多样,形象鲜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很强的感染力。其中包括外国经典名作移植改编剧目,有探索性、实验性剧目,有探讨现实生活中爱情、婚姻、家庭的情感剧,也有描述现代都市青年生存状态、颇具时尚性和观赏性的剧目和贴近群众、反映基层农村生活的剧目。为了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导向性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小剧场话剧的繁荣发展,文化部艺术司召开了座谈研讨会,组织专家就“全国小剧场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对当前小剧场话剧创作的艺术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小剧场话剧健康发展和提高小剧场话剧创作的艺术水平等问题进行研讨。

戏剧节活动

2011年10月14日,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在重庆举行。本届戏剧节汇聚了来自北京、上海、等18个省区市和中直以及部队系统的约30台参演剧目,涵盖了昆曲、京剧、川剧、豫剧、秦腔、越剧、黄梅戏、吉剧等15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舞剧、音乐剧。本届戏剧节参演剧团既有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等部级院团,也有重庆市三峡川剧团、安徽怀宁黄梅剧团等市、县级剧团。晋剧《大红灯笼》,是本届戏剧节上唯一入选的由民营文化企业创排的剧目。本届中国戏剧节剧目中,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剧目占有相当的比例。话剧《共产党宣言》《生命档案》《搬家》,滑稽戏《顾家姆妈》等剧目,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赢得广大观众高度赞扬。自治区首次参加中国戏剧节的演出。

2011年10月16日至26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及中央戏剧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在京开幕。本次戏剧节从31所高校的65台剧目中脱颖而出的22台精彩剧目分别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和北剧场上演。北京师范大学原创多幕剧《最后的小丑》、中央财经大学的独幕剧《村官之路》、中央民族大学的《惊梦》、北京工业大学的《我们的纪念日》、北京物资学院的《七里香》、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木刺》和北京理工大学的短剧《续愿》等,16所高校的22个题材各异的剧目同台角逐“金伶杯”。每场演出观众数量空前,甚至出现爆满的盛况,展现了学生们对戏剧艺术的执著与热爱。展演的剧目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表演潜质,得到评委与观众的一致好评。本届戏剧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北京大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热爱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这是北京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艺术教育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推行素质教育成就的充分展示。本届戏剧节期间,本着“立足北京,放眼世界”的目标,特邀韩国中央大学剧目《李尔王》、罗马尼亚国立戏剧影视学院剧目《三毛钱歌剧》作为展示剧目演出,希望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学习,拓宽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2011年9月18日至27日,第二届世界戏剧院校联盟国际大学生戏剧节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举行。戏剧节包括戏剧演出和戏剧工作室两部分内容。参加本届戏剧节的院校分别演出一台莎士比亚的作品《理查三世》。除此之外各院校还要演出一台本国家本民族的戏剧作品。如中国中央戏剧学院的《家》、保加利亚国立戏剧影视艺术学院的《火龙》、德国恩斯特・布施戏剧学院的《莱昂瑟与莱娜》、韩国中央大学校的《索拉星的故事》、日本桐朋学园艺术短期大学的《夕鹤》、乌克兰卡尔潘科・卡利国立戏剧影视大学的《潘诺奇卡》等。演出设最佳表演奖和优秀表演奖两项大奖。本届戏剧节设戏剧工作室进行教学与学术交流。戏剧工作室共分六场,均由各院校教授或学者主持。在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戏剧环境里,各国戏剧教育与艺术探索得到充分交流,使我们看到了世界戏剧艺术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希望。

2011年9月5日至25日期间,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戏剧家协会和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承办的第四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在北京举行。2011年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的主题是“世界你好”。戏剧节期间上演了50多部优秀戏剧作品。本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把“永远的布莱希特”作为致敬大师单元的主题,举办了布莱希特论坛和布莱希特剧本朗读会等纪念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系列活动。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邀请历年来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有精彩表现的代表作品展演(《钢琴家PK大提琴手》《红菱秀》《疯狂的一天》《一扇或开或关的门》《滑稽剧团》《躁动的美狄亚》)。本届青戏节,还邀请了享誉日本的“陆地里月光堂”剧团的经典作品《沉默之王》演出。首次设立了“舞蹈剧场”独立单元,波兰国家舞蹈团、瑞典部级卡尔伯格舞蹈团等多个欧洲顶级当代舞团演出了自己的作品,国内的优秀青年舞蹈编导也演出了自己新创的舞蹈作品。2011年7月,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代表团赴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演出6部优秀戏剧作品中的实验戏剧《黄粱一梦》(黄盈导演)和音乐诗剧《如果,世界瞎了》(邵泽辉导演)。

2011年9月26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广州市戏剧家协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广州)大学生戏剧节历时5个月,于当降下帷幕。本届大戏节,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18所高校共22个剧目报名参赛,参演大学生400多名。大戏节演出剧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充满活力。本届大戏节参赛作品有两大关注点:一是关注校园、关注自身,从正面的角度去剖析校园的学习、生活、友情、爱情、就业、前途等,充分体现了“90后”对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二是关注社会,反映了学生们对未来的人生采取不回避、认真求索的态度,本届大戏节不乏有一定深度的好作品。

2011年12月14日至20日,由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与澳门华文戏剧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华文戏剧节”在澳门举行。来自我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9部精彩剧目上演。两岸四地推荐剧目是: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与延松剧场艺术研究所的《弥留之际》、总政话剧团的《日出》、台南人剧团的《K24》、爱丽丝剧场实验室的《卡夫卡的七个箱子》、晓角话剧研进社《七十三家半房客之夜半奇谈》、澳门青年剧团《天琴传说》,澳门推荐剧目:石头公社《在雨和雾之间》、零距离合作社的一人一故事剧场《十年》、天边外(澳门)剧场《青春禁忌游戏》。戏剧节期间,来自国内及海外的近百名学者和业界人士还出席了19场学术研讨会,以“新世纪华文戏剧”为题,共同探讨华文戏剧的未来发展。华文戏剧成了世界华人的精神家园。

2011年第二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于5月10日开始,推出国内外优秀剧目40部,历时50余天。参演剧目:《动物园的故事》,编剧阿尔比、导演徐昂;《低音提琴》,编剧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导演刘立滨;《审查者》,编剧安东尼・尼尔逊、导演赵立新;《哥本哈根》,编剧迈克・弗雷恩、导演王晓鹰;《奥莉安娜》,编剧大卫・马麦特、导演王绍军;《尘归尘》,编剧品特、导演谷亦安;《安妮日记》,编剧F.古德里奇与A.海克特、导演吴朱红;《今天早上我们回家》,编剧黄小猫、导演李建常;《塘鹅》,编剧斯特林堡、导演马福力;《狗,还是老婆,这是个问题》,编剧格尔尼、导演约瑟夫・格里斯;《静默回忆》,导演、表演菲利普・比佐;《岁月的泡沫》,导演、表演卡罗琳・范琦拉;《迁徙的动物》,编导阿里尔・科恩和奥斯纳・科尔内。参加南锣鼓巷戏剧节的有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和台湾的艺术院团,还有来自日本、法国、美国、瑞典、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演出。该戏剧节已受到专业人士和观众的关注。

戏剧邀请展

2011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在北京举办。本次邀请展有10台舞台演出。其中有德国塔利亚剧院的《在大门外》和德国慕尼黑室内剧院演出的《毒》;波兰卡纳剧院演出的《洛尼亚》和华沙蒙托维尼亚剧院演出的《为四位男演员写的感情戏》;林兆华导演的3台话剧《老舍五则》《建筑大师》《伊万诺夫》和1台歌剧《命若琴弦》。本次戏剧邀请展,林兆华还特别邀请京剧、昆曲和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和天津曲艺团的鼓曲艺术家加盟演出。林兆华认为:“现在中国戏剧界不研究中国传统戏曲,这是很悲哀的。中国话剧并没有传统,话剧是外来艺术,传统在欧美,而中国的戏剧传统在戏曲,在祖宗那里,受益应该在那里。”

国外三大艺术剧院在北京的演出

2011年8月8日至21日,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邀请,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钦科于1898年创建的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斯科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在首都剧场上演了3部经典作品《樱桃园》《白卫军》《活下去,并且要记住》。其经典剧目《白卫军》是俄国作家布尔加科夫的作品,全剧通过截取1918至1919年红军尚未进入基辅这一历史横断面,为战争打碎和平、宁静的生活唱了一曲挽歌。由莫斯科艺术剧院院长兼艺术总监达巴科夫亲自领衔主演的《最后一个牺牲者》,则用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再现了社会众生相,批判讽刺性十足。最后上演的《活下去,并且要记住》虽是大剧场话剧却突破了传统的镜框式舞台限制,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呈现一台令人称奇的演出。

2011年10月27日至29日,法国法兰西戏剧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了法国戏剧大师莫里哀的绝笔之作《无病》一剧。这次访问北京演出,是法兰西戏剧院首次来到中国。法兰西戏剧院建立于路易十四时期,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并有着一直引以为傲的艺术传统。法兰西戏剧院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部级剧院之一。几百年来,该剧院始终是法国各个时期最优秀的剧作家、导演和演员们向往和展现才华的艺术殿堂。《无病》一剧是该剧院久演不衰、极具魅力的经典剧目,《巴黎人》报称“这是一部质量上乘的演出,完全忠于莫里哀的精神,也配得上法兰西戏剧院的名号”。该剧的演出给中国观众带来了很高的艺术享受,并得到专家、学者和观众的喜爱与高度评价。

2011年11月11日至13日,莎士比亚名剧《理查三世》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上演。该剧是由美国布鲁克林音乐学院、英国老维克剧院与尼尔大街制作公司合作制作的经典剧目。该剧演出集结了英美两国戏剧界顶尖精英,立足英语国家并面向国际演出市场。该剧导演是萨姆・门德斯、主演是美国影星凯文・斯派西(现任英国老维克剧团的艺术总监)。此剧在北京的上演,是以纯正的演绎、顶级的阵容,再度掀起莎士比亚的戏剧狂潮。

2011年中国的话剧舞台是生动的、活跃的和丰富多彩的,表明了话剧艺术在发展、在繁荣……看到取得的这些成绩,笔者十分感动。不由得产生一种冲动,要把这一切记下来,记下广大戏剧工作者对话剧艺术的热爱、激情、才智和勤奋的创作,记下2011话剧舞台艺术的魅力。诚然,2011话剧舞台可记的事情很多很多,这里没提到的一定会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作者系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

上一篇:艺术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水之源\木之根 下一篇:舞蹈审美教育,让人人享受艺术教育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