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常态化有效应用视角下的融合之路*

时间:2022-10-22 04:03:20

信息技术常态化有效应用视角下的融合之路*

摘 要:探讨“班班通”与教育融合的时机、广度、深度和实效,研究其应用的频度和有效度及其之间关系,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章根据学校实施班班通的探索历程,通过对“建设、管理、使用、效果”这4个维度中的融合案例的解析,诠释了融合的双向性、渐进性、生态性和平衡性,论述了融合必将促进生态型信息化教育形态的生成,最终形成信息化教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融合;班班通;常态应用;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4-0018-04

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深度融合,引领创新,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何为融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我们以为它是更深层次的整合,有犹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的境界。“班班通”是继“校校通”后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又一种信息技术应用形态,探讨班班通与教育融合的时机、广度、深度和实效,研究其应用的频度和有效度及其之间关系,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1]下文根据我校探索历程,从“建设、管理、使用、效果”这4个维度作一阐述。

一、 “建设”中的融合是推手:助力推进应用

这个“建设”既非购买设备也非安装设备,而是指服务于基础运行环境的设备或技术的集成整合,以发挥最大功效、极大提高用户易用性等应用策略的谋划及其实施,其核心是服务,涵盖软件、硬件、活动、流程和关系等,它贴近学校信息化现状,匹配师生当下应用能力,并随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学校信息化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和更新深入,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与现状的匹配度将直接影响着应用。“建设”中的融合是班班通与教育融合的初级形态。

案例:技术问题,充分谋划用时淡化,操作简捷

班班通建设一年后,负责售后的某投影仪公司副总裁带领一行人,就灯泡问题来校调查,经过三个多小时检查后评价如下:“我到过中国上百所学校,还未见过56台投影仪用了近一年,没有一台有过非法关机的,非常的好”。没有非法关机如何做到的呢?这要归功于实施方案中的“一键开关机”策略,一键能开启或关闭所有相关设备,而非法关机反倒麻烦。

【解析】根据“先行组织者”基本策略,贴近教师现有水平集成技术资源,不让教师对技术望而生畏,从技术的最低点起步,先让教师用起来再逐步提升。谋划时用足技术而在使用中淡化技术,这个当心那个注意等一概不提,技术问题通过技术来解决。2003年我们提“一键开关机”概念要刻意去整合,随着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十年后的今天对此已无需求,况且双向作用后的班班通也已标配这个功能了。

案例:应用环境,坚持共性兼顾个性,运行顺畅

不同批次异种配置的电脑,操作风格相同,使用习惯一致,呈现班班通的共性;不同年级提供不同教学资源,具有差异化的个性;个人盘收藏夹等个人设置可自我设定不被还原,体现管理灵活性;即使上课时系统有问题,也可远程启动XPE,基本功能一应齐全,教学依旧顺畅连贯。这一切得益于“班班通软件安装维护规范”的服务供给。如实施层面上网管“管”系统,教师“搞”应用;技术层面上,应用穿透还原技术实现还原状态下的更新功能,采用绿化技术实现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的分离,采用虚拟技术实现本地软件的“无限”扩展,采用系统封装技术实现多类配置镜像通用的高效网克等。

【解析】班班通安装位置分散,使用人员不定,应用需求多样,所以服务需要规范性。如软件安装,大到软件兼容小到输入习惯,甚至数据存放位置等都应考虑,否则都有可能影响应用效能,因此在持共性顾个性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相对统一的公用设施服务规范是必要的。技术层面上,2004年提出“穿透还原”、“绿化技术”、“虚拟技术”和“系统封装”等可谓超前,实施难度也极大,经多年磨合和发展,目前理念与技术已融合,相似功能的商品已开始销售,如某著名公司销售的KACE套件[2],这说明了融合是双向作用的过程。

二、 “管理”中的融合是旗手:引领有效应用

“同样的信息技术在不同的地域和组织中有着不同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信息技术不再作为一种‘技术’独立存在,而更多地承载了一种管理思想”,“信息技术的实现过程是技术与社会环境、组织结构、人员水平密切联系、互动的‘社会――技术’过程”,“这种基于文化视角的互动过程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的引入、实施和应用效果”[3]。所以,有效应用应逐步递进,目标设置需要匹配学校的应用环境,且随应用形态的发展和应用节点的推进而动态升级、逐步更新。制定符合学校阶段实际的有效应用推进目标和恰当的有效应用评价标准尤为重要,融合需要渐进,实现跳一跳摘桃子的功效是技术与管理融合的体现,因为贴近“人的需求”来实施导向,可保障应用的有效和推进的有序。

案例:启蒙应用,范式领衔模仿使用,恰当就好

目前苏科版教材大多提供教材配套资源,每个知识点基本能涵盖,实行拿来主义,以配套资源为范式引领教师模仿使用。初始目标:充分应用这些资源,领会设计理念,把握应用时机,感悟恰当意境,逐步增强班班通有效应用的意识。

【解析】理念先行,引领教师理解有效应用首先是恰当应用,恰当的资源只有在恰当的时段应用,才能取得最大化教学效果;技术上讲基本知识练基本操作,不搞课件制作类培训,纠正“要应用先要学会做课件”的片面认识;应用中增加“媒体和资源的应用”备课栏目,对资源来源、特色及其应用的预期效果等加以描述,通过集体备课审定环节,研讨资源的恰当应用和有效性。如此,让“范式”、“模仿”、“恰当”、“应用”之间产生有效关联,保障应用的有效。可见,融合是探寻结合点的过程。

案例:入门应用,收藏夹式个性建库,收集就行

教材配套资源范式领衔使用一段时间后,因其满足不了个性化教学需求,教师们渴望拥有归档整理好的适用新资源,于是我们顺势提出注重“超链接”类资源,讲究资源易用可操作性;倡导搜集整理归档资源,建设具有人文个性特色的网络收藏夹式个人资源库;架构“完整教案+个人资源库”的备课模式。

【解析】网络收藏夹式个人资源库,虽不华丽但适用有实效,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是教师对资源选择标准和使用时机把握的体现,折射教师的教学理念,这种人文个性个人资源库是任何专业公司无法代劳的。通过应用目标的动态更新,让教育需求与技术应用柔和地自然亲近,有效应用的引领和推进水到渠成,体现了融合的渐进性。

三、 “使用”中的融合是抓手:保障常态应用

如果把班班通当作通向教育现代化的一段路,那么司机、货物、车分别就是师生、信息资源和应用运作机制,只有三方协调联动才能正常前行,所以,“不再局限于技术方面,而愈来愈重视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环境的相互关系”[4],以“与人的关系”为中心,同步进行人力(师生)资源、信息资源和运作机制的建设,这是班班通常态应用的基础要求。“用就是建,建即为用,三项建设均衡匹配协调,人为中心,建用相融,三类发展螺旋生态和谐”,这是班班通与教育正在逐步融合的标志。

案例:提升素养,融于日常小步快走,螺旋发展

人力(师生)资源建设策略:小项目低门槛准入,预设目标匹配师生实际接受能力,细化并随时调整;重应用勤练习,确保各层次师生都有适合的应用实践机会;小步快走常态化应用,每次只讲一点,时间控制在几分钟内,给予充分的练习“消化”时间。

【解析】让教育理念和信息技能融合转化为教或学的行为,是多次培训多次实践多次探索的渐进内化过程,其关键是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让低起步常培训勤实践,贯穿于日常教与学之中,有利于持续开展,能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而素养提升反过来又可促进师生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充分发挥技术性能,有助于实现应用常态化和提升应用有效度。

案例:信息资源,流动与归档相统一,生态发展

信息资源建设策略:“①流动策略。在主要节点或设置‘加油站’,加油添能,助力流动;或增加‘岗亭’,规范流动,提供服务;或增设‘港湾’,自我调整,互助优化,促进信息有序流动。②归档策略。切实保护师生积累的资源信息,不定期组织辅助人员或所有教师,对信息资源整理优化,及时归档提供共享,保障信息有效可靠。③生态策略。引导师生恰当合理地利用信息,让信息在有序流动中过滤,过滤中优化,优化后归档,使信息流动高效,优化再生,生态发展。④合作策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资源需要共建共享”[5]。

【解析】信息流动不归档,到头一场空,信息归档不流动,一场空到头,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各类信息资源,在现时和将来都有应用价值,我们应当及时顺流过滤,优化归档提供共享,这样既可保障信息有效性,提高信息可靠性,又可促进信息流动与归档的统一,保障信息资源生长增值和有效共享。

案例:运作机制,把握核心全面均衡,和谐发展

运作机制建设策略:依事物发展内在规律顺势而为,立足全局,围绕技术、管理、应用和保障等方面,搭建运作机制全局框架,在均衡各方基础上把握核心内容,抓应用中的关键节点。如技术上核准账户标识、约定角色分类等;管理上分配相应权限,控制资源生成、流向和归档等;应用上正确操作、业务流程执行到位等;制度上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奖励机制等。

【解析】常态应用技术必然会增强技术与需求的双向融合,基于班级源自课堂只用于教学的班班通,应当走出教室应用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管理思想引领下,遵循客观事物内在规律,通过对现有业务流程的再设计重建构,建立健全完善班班通全局运作机制,实现学校业务模式的变革。另一方面,世界永恒运动,业务流程会不断发展,运作机制应当适时更新,我们生活的空间已经被技术所改造,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环境,为适应并生存于这种新环境,不断对业务流程进行生态性改造甚至再造是必须的。

四、 “效果”里的融合是能手:常态有效两相和

《易经・系辞》曰:“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文化底蕴归于“道”,展现文化精神价值;文化功能纳为“器”,呈现文化工具价值;“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器不是道,但不离道;道不是器,却在器里”。

有效应用研究的是技术整合于课程,是以课程为中心的技术课程化,常态应用研究的是课程整合于技术,是以技术为中心的课程技术化,“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整合的作用应该是双向的,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仅会引起学科课程的组织机构、形式和内容、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的整体变革,而且同样也应该引起信息技术在应用层面、技术层面以及研究层面的重新建构与发展”[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历史使命,无疑就是建构新型的信息化课程文化”[7],因而,我们说班班通常态化有效应用“实质是建构信息文化背景里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8],这是“道”。

从研究哲学看,需要研究“常态化下的应用有效度”和“有效度下的应用常态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常态化下的应用有效度是动态的,是跟生产力发展、科技水平提高、民众文化结构以及生活环境相匹配的,如:人机交互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常态化运用会淡化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弱化教学相长的交流顿悟体验;学习控制权的转移开始时确实导致了某些学生求知的盲目,但常态化使用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0多年前都认为“用电脑来打字”是浪费,而今天却不然等等;有效度下的应用常态化需要变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如:人有模糊灵活处理事务的本性,而技术强调目标精准、流程规范,常态被整合于精密流程中的人会有问题,甚至人性异化,人的懈怠或抗拒会使有效度难于得到保证。如何破解两难呢?“应用哲学平衡论”认为,“矛盾统一体中的双方都有首先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事物发展的方向总是趋向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解决技术对人的奴役的根本途径在于技术和人与精神的融合,创造新的秩序、范式与文化”[9],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人的需求”内环境,融入“人的精神”,创建一种技术、人、精神三者互融的平衡形态,这个平衡的把握,既要在一堂课中,也要在一个阶段或者一门课程教学中,甚至要在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中进行,为获取满意的应用有效度,在不同应用阶段应有着不同的使用频度。常态化有效应用是常态和有效之间平衡适度的体现,标志着课程技术化与技术课程化的阶段统一,它呈现了融合的平衡性,这是“器”。

“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与教育一起成为学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时候,就真正实现了技术的融合,达到技术进入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消融”,“当技术应用渐趋广泛,逐步出现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所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时,它就会成为一种文化”[10]。从这意义上来说,获得了这种常态化有效应用的效果,并以此为核心实现了班班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就是“道器合拍”。

案例:教学策略,常态与有效两相和,平衡适度

“教学策略”属于“器”,包括教的策略和学的策略,是现阶段技术课程化和课程技术化的一种动态平衡形态。从课程角度看,它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某一教或学的目标,根据学习者内在需求及认知特点、过程,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而形成的教(学)案;从技术角度看,它是指教或者学的内容展开、信息呈现、过程控制、模式选择、反馈评价以及人机交互等策略集成的组策略。

通过对10种班班通环境模式应用的研究[11],我们发现各种模式形态在“消融”过程中,都具有显著的“继承、借鉴、整合、超越”的发展特点,期间形成的“教学策略”都具有特定的模式特征,目前我校的“教学策略”呈现方式是一份完整教(学)案加上一个以数字化信息为内核的配套资源包,它既反映师生在班班通现阶段模式形态下,适应技术和掌握技术规则的水平,也反映该模式形态下学校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缩影。

【解析】“教学策略”是教师把握班班通使用频度和应用有效度的显性,是一定阶段“常态化下的有效度”和“有效度下的常态化”的平衡统一,是一种阶段性平衡之境,当班班通某种模式形态下“教学策略”极大丰富之时,就是该种模式形态消失之时,老去新来如此直至班班通形态的最终消失,如同电灯、电话“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样。我们关注“形的向上提升”,也关注“形的向下落实”,向往班班通常态化有效应用的“道器不离、道器合拍”,最终融合沉淀为文化。

五、 结语

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优势互补逐渐靠近,探寻结合点并产生有效关联的,没有主客体之分犹如熔化那样逐步融成一体的过程,通过两者双向作用,促进信息化教育形态的生成,并经不断地动态平衡、形态更新与生态发展,最终形成信息化教育文化。融合具有双向性、渐进性、生态性和平衡性,起始于人的需求,伴随于人所赖以生存的文化。

参考文献:

[1][11]中央电化教育馆. 班班通综合解决方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

[2]DELL网站.领先的系统管理和部署应用方案-Dell KACE?[DB/QL].http:///cn/products /overview, 2013-10-06.

[3]胡安安,黄丽华,凌鸿.基于文化视角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3):98-104.

[4]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33-40.

[5]倪正辉.浅谈乡镇联校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79-81.

[6]张际平,高丹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质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7):8-14.

[7][8]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2,(10):36-41.

[9]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1,(7):1-6.

[10]贺平,余胜泉.教育信息生态视野下的数字校园[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5):5-7.(编辑:郭桂真)

上一篇:翻转课堂 与我同行 下一篇:用翻转课堂撬动教学改革 开启ICT深度融合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