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分文不取防“心”病

时间:2022-10-22 03:35:54

运动――分文不取防“心”病

数据警示

1. 1991年~1995年,我国有关专家研究监测了150万人群,显示心血管病为死亡首因。

2. 最近15来,我国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增加一倍多。研究证明,超重、肥胖及缺乏运动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3. 国内流行病学资料预计,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高血清胆固醇,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减少63%。若增加控制超重和肥胖,以及纠正缺乏运动,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减少75%以上。

4. 除戒烟外,坚持运动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5. 运动可减少高血压的发生,降低血压,使轻型高血压有可能趋于正常。

6. 运动可降低50%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发生率,可控制超重,减少肥胖,减少50%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

7. 运动可降低约50%心脑血管病的危险。运动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的危险;可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增加心肌供血;提高心肌缺氧耐力,增加心脏排血量与全身重要器官的供血、供氧。

运动处方

运动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但必须坚持。运动项目可根据个人爱好和条件选择,如快走、跑步、游泳、爬山、骑自行车、跳舞、打球等,以快走最为方便,具体而言,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有氧运动。因为人体组织必须有充足的氧气才能正常运动,可选树林、绿化路边、海边、空气清新处运动,不宜在空气污浊、气压低、风沙弥漫或通风不良处运动。

2. 循序渐进。运动持续时间、强度及次数都应循序渐进。无运动习惯的人,开始时每天可运动5~10分钟,而后增加。运动时间达到每天20~30分钟时即明显有益。运动前宜作伸展屈曲、弯腰等准备动作,运动后作3~5分钟柔和恢复动作。

3. 适可而止。成年人每天坚持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量,或每周运动3次即有明显降低心血管病危险的作用。但必须达到中等强度,以目标心率(或摸脉数脉率)计算,年龄不同,目标心率也不同,以不超过最高心率的70%~75%为宜,否则危险。通常以运动心率或脉率比运动前增加20次/分左右、全身微汗即可,不可过量。老年人增加约15次/分即可,切勿达到该年龄的最高心率,以免心脏难以负担。

4. 养成习惯。要有规律地定期运动,最好每日一次,将运动纳入生活必需部分。

5. 持之以恒。坚持运动需要毅力和耐心,尽管一两年运动后可使精神明显好转,但由于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年的漫长过程,因此要减少动脉粥样斑块、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持之以恒、长年累月才能显效,切勿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即使已有心血管病,也要进行适当运动以减少再发病危险,改善心血管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实施康复计划。除注意上述5点,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心率较运动前加快10~15次/分,对冠心病患者以不发生胸闷、胸痛为度,运动过度、速度过快有害无益反致危险,最好以运动试验衡量。

2. 天冷、阴雨、寒风不宜外出运动,尤其不宜顶风运动。

3. 不宜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

4. 随身带急救药物,运动时一旦出现胸闷、胸痛,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用硝酸甘油喷雾剂。无哮喘或心率小于60~65次/分者,也可服用美多乐尔。

5.目前,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降低冠心病再发危险,长期强调ABCDE五个字母,都是英文词首。A指服用阿司匹林及ACE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指服用β阻滞剂及血压控制;C指降低胆固醇及戒烟;D指控制饮食及控制糖尿病;E指运动及教育。由此可见,运动也是防治冠心病的常年任务。

我国有位学者的一首“命之歌”写得好:我命由我不由天,溃泊名利度千年。童心不泯春永驻,四肢常动寿比山。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那平均寿命不到50岁的时代也能达到83岁的高寿,而且背不驼,腿不颤,耳不聋,眼不花,是因养生有道尤重运动,所以写出“学剑白猿公,微劳学鸟伸”、“义鱼浪藉漾水浊,猎虎踢鞠南山空”的妙句。

但愿人人坚持运动,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健康长寿,享受人生。

编后语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有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大幅增加,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多项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加速和加剧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也使冠心病发病率增加,死亡率增加,而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要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精湛的医术是不够的,只有全民积极行动起来,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我们的民族才会日益壮大。

上一篇:降糖――驾好“五套”马车 下一篇:调脂――消除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