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呼吸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

时间:2022-10-22 03:23:44

如何提高呼吸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

【摘要】临床能力是临床医师最基本的能力。针对呼吸科疾病特点,通过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沟通能力,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呼吸科; 住院医师;临床能力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65

临床能力是临床医师最基本的能力,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可改善医疗水平,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矛盾。“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i education)”对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要求包括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三个方面[1]。据此,我们所在科室结合医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要求,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并总结了一些实践体会。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诊治能力。

为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诊治能力,首先需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培训,尽可能安排专业系列讲座,采用多样化培训方法如专题讲座、晨会学习、病例讨论报告等。

1.1基础理论知识讲课:根据医院规定的住院医师医师规范培训要求,利用晚上值班时间对呼吸科常见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专题讲座。每周一天提早半小时上班,科室组织、所有医师参与晨会学习,学习内容有疾病新进展、外出学习知识、影像阅读等。

1.2重视查房:因呼吸科病人症状往往不典型,可有多种疾病并存,症状相互掩盖,利用早上查房时间,对同一病种、不同临床表现、诊治方案进行讲解,提出问题。对相对典型病例进行教学查房。

1.3参与临床值班及诊疗处理:呼吸内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鼓励住院医师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平时临床工作中,住院医师跟随带教老师参与患者急救与医疗。如某一慢性组塞性肺疾病合并胸腔积液病人,经临床诊治后胸闷气促有缓解,某天进行胸腔穿刺抽液后患者胸闷气促加重,大汗淋漓、端坐呼吸,此时下一步应进行处置方案?体格检查、拍胸片,胸腔闭式引流术、同家属有效沟通等处理流程,先让住院医师思考,上级医师监督、参与下共同处理,这样既可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又可提高住院医师急救能力。

1.4重视疑难病例讨论:病例讨论是临床医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通过病例的讨论分析,一方面可以辨明是非,明确诊断,提高诊治水平;另一方面医生通过讨论,整理补充自己的临床知识体系,提高临床辩证思维[2]。,让住院医师参与病例讨论发言,及时查阅不明情况。

1.5采用换位教学方法 :如住院医师当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和其他住院医师充当学生,结合呼吸科疾病,引导住院医师查阅资料、查阅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如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部分经口气管插管,部分经鼻气管插管,两者有何区别,为什么经口气管插优于经鼻气管插管?有无循证医学证据?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结合问题,查阅相关文献书籍,请住院医师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讲课,带教老师及其他住院医师可相互补充,这样既提升住院医师查阅资料能力,强化循证医学重要性,也可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2加强临床技能培训。

2.1加强胸腔穿刺操作技能培训。

胸腔穿刺是一门实用性、可操作性很强的技能操作。胸前穿刺前带教老师尽可能充分讲解、演示胸腔穿刺操作基本技能,明确操作要点、方式。充分利用医院技能培训中心。在模拟病人身上进行胸腔穿刺培训、考核,住院医师充分掌握胸腔穿刺操作技能后再在病人身上进行胸腔穿刺操作,可大大提高住院医师的操作技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医患矛盾,提高住院医师自信心。

2.2重视正确、规范的体格检查。

强调体格检要性,如胸腔积液和气胸病人,听诊时两种疾病的呼吸音均降低,但叩诊时胸腔积液呈浊音,气胸呈鼓音,再结合病史情况作出正确诊断、处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判断能力。

住院医师经管的所有患者包括新病人入院时体格检查,在带教老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严格规范的体格检查,大大加强了查体的规范性。

3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医患关系是医学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3]。融洽的医患关系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患沟通不完善、不到位、沟通不够可增加医疗纠纷机率。因此培训过程中提倡多做换位思考,真诚关心患者,以细微处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对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呼吸科病人大多以老年人居多,如慢性组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史较长,临床症状可不典型,对发病的时间及经过记忆不清,部分病人叙述紊乱无重点,有时可能合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主诉无特异性,在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根据自己经验重点指导住院医师对老年患者中获取临床资料的技巧,指导他们耐心、不厌其烦地听取患者陈述,辅助应用肢体语言如手势等与患者交流。在平时的教学查房中,教会住院医师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取得患者对诊断和治疗的配合,同时要注意培养住院医师与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能力,指导住院医师向患者或家属交流、交代病情,建议良好的医患关系。

针对某一疾病,可预先告知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时需注意哪些要点,再让住院医师同病人或家属沟通。如肺栓塞抗凝治疗病人谈话,应告知不治疗的风险危害,应用抗凝药如华法林后可能出现黑便、皮肤瘀斑血肿、内脏出血额、等风险,用药期间注意软食,检测凝血指标,用药疗程3-6个月甚至更长等。住院医师同患者及/或家属沟通过程中带教老师在旁边倾听、指导、补充,对错误的沟通及时纠正。

住院医师作为医疗力量的后备群体,培训所贯彻的理念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表现和发展潜力[4]。通过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不仅加强了住院医师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而且提高了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在未来实践中不断进步,从而更好地提升医疗水平,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清,仇元峰,李彦鹏.加强住院医师临床培训的做法[J] .实用医药杂志,2012,29(7):667.

[2]张妍蓓,张志红.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研究和改革应用[J] .安徽医药,2009,13(8):1006.

[3]王永清,仇元峰,李彦鹏.加强住院医师临床培训的做法[J] .实用医药杂志,2012,29(7):667.

[4]吴韬,邹丽萍,杨歆宁 ,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8):1227.

上一篇: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下一篇: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技术的现状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