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2 02:58:45

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近2年内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及术后随访回顾分析,结果:68例患者有效率92.6%,其中31例临床治愈,11例显著改善,21例好转,5例无效,后经胶原酶溶盘术或二次射频治疗出院,患者满意度100%。结论: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 射频靶点热凝术;臭氧消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006-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科常见病,也是我科优势病种,由外伤或退变引起,髓核脱出、突出或膨出于纤维环,压迫硬脊膜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好发于青壮年和中老年,其症状显、病程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单纯依靠传统适宜技术常常起效缓慢,治愈率低,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的普及,无痛、精准、安全越来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所接受。我科自2012年开展射频靶点热凝术和臭氧消融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用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二者联合使用,对于突出明显,伴有明显下肢麻痛的患者,可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通过追踪,发现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患者资料

本组68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1],有明显下肢神经分布区麻痛症状,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37-61岁,平均47±5.2岁;病程3天至2年不等;其中L4/5椎间盘突出45例,L5/S1椎间盘突出23例,二者合并17例。术前均行腰椎间盘CT或MRI扫描检查并记录,了解椎间盘突出及椎体退变程度,同时进行VAS评分。

2 治疗方法

射频靶点热凝术:患者采取俯卧位,腹下垫高约10cm软枕,在PHILIPS双排螺旋CT引导下精确定位,安全穿刺,直达靶点。穿刺途径根据患者具体差异可采取单侧安全三角区、小关节内侧缘、椎间孔等不同入路,平病侧髂棘上缘、小关节面或椎体边缘,通过调整斜面和针体,缓慢进至压迫神经根明显的突出椎间盘内,有明显阻力感。运用北琪R-2000B型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仪,测试无明显跳动感,温度从70-95℃依次递增,当患者病变神经分布区域有明显热感后,巩固3次,待热感稳定或消失后射频治疗完毕,回抽,无回气、回血,根据患者差异缓慢4-10ml浓度达60%的臭氧消融制剂。术后患者俯卧3小时,并卧床3天,常规预防感染、脱水、抗炎镇痛等治疗。3天后患者下床佩戴腰围,5-7天为1疗程。定期复诊。

3 疗效评定标准及结果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无痛:0分轻度痛:1~3分中度痛:4~6分重度痛:7~9分极重度痛:10分。

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①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②良:疼痛明显减轻,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③可:症状有所缓解,仍有疼痛,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④差:治疗无效,甚至恶化。

结果:持续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经过1-4个疗程不等,68例患者有效率92.6%,其中31例临床治愈,11例显著改善,21例好转,5例无效,后经胶原酶溶盘术或二次射频治疗出院,患者满意度100%。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靶点热凝术是针对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因含有大量水分和蛋白多糖,具有不耐高温的特性而设置的

[2]。射频温控热凝仪电极针能够使针尖周围离子发生高频震荡与周围组织相互摩擦产生热量,从而达到加热、汽化最终消融椎间盘髓核的效果。但由于电极针作用半径的限制、射频温度的控制以及患者个体的差异,往往疗效不稳,甚至容易反复发作。臭氧作为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的媒介,在临床各科包括软组织损伤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通过将臭氧注入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可以氧化分解髓核内的蛋白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髓核组织水分丧失而萎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达到治疗的目的。二者相合,既避免了射频的靶点限制,又加强了对突出髓核的治疗,使症状得以消除。且射频独特的电击刺激,有效的甄别了神经纤维,避免误伤主要神经;臭氧对其他组织结构无任何损伤,注射到椎旁腰肌中还可以消除腰肌劳损,安全有效,特别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下肢麻木的传统适宜技术治疗,起效迅速,疗效显著,避免复发,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但是对于突出物十分巨大,椎间盘脱出卡压神经根、骨性椎管狭窄、小关节突肥大合并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的椎管狭窄、突出椎间盘发生钙化、合并马尾神经压迫综合征、重度椎体滑脱及严重的患者不能耐受治疗等情况,还需借助针刀松解,化学溶盘,椎间孔镜技术甚至外科手术以达到康复的目的[3]。

参考文献

[1]刘垒,于明光,马亮等.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腰椎间盘射频靶点热凝术中的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10):401

[2]谭龙旺,杨利学,孙智平等.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9(09): 278

[3]周跃.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05):162

上一篇:人工关节翻修术患者术前焦虑与社会支持相关性... 下一篇:浅析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矽肺病人中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