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来自的电影

时间:2022-10-22 02:41:10

一部来自的电影

1957年拍摄的老电影了,一部荣获了七项奥斯卡大奖的老电影。

《桂河大桥》,大卫・里恩执导,英国制造,美国投资,有评论说这是史上最经典的反战电影。我是在看完电影之后,才看的电影介绍,要不是白纸黑字写着是1957年拍摄,你根本想不到这么完美的拍摄艺术会早在1957年已经诞生了出来。

又一次关于战争的反思。电影的大背景是二战,1943年英军上校尼尔森和他的属下被日军俘虏,被命令修建连接泰国和缅甸的桂河大桥。尼尔森身上散发着典型的英国绅士气息,固执,自尊,有着强烈的荣誉感。虽然已经成为俘虏,但他坚持着《日内瓦公约》里不允许被俘军官从事体力劳动的信条,即使被威胁,即使被关在闷室里,也不向日军大佐斋藤屈服。而日军的斋藤大佐却恰恰是个被武士道精神熏出来的典型的日本军官,他瞧不上英军“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投降思想,为了按期完成桂河大桥的修建任务,他使用强硬手段来逼迫包括军官在内的英军俘虏从事体力劳动。在这个岛上,还有希尔斯这个美国大兵俘虏。英国人的绅士尊严,日本人的外刚内柔,美国人的随意多变,三个不同国籍的军人,在这部电影当中、在同一个岛上交叉碰撞,让你分不出究竟是谁的气质更优秀。而这所有的精彩,其实最后都逃不过一个叫做战争的悲剧,就像没有人能逃过《死神来了》里的命运。

尼尔森的转变其实很出乎人的意料。在最开始,他誓死不和日本人合作,但是当斋藤最后终于向他妥协、答应了他的条件之后,他甚至比日本人还尽心地在指挥修建这座桂河大桥。在这里,他在无意识中已经超越了国家、民族的概念,他是从心里要证明他指挥的这支俘虏军队可以做到最好,他可以完成一座世界上最完美的修建工程。他满脑子都是大英帝国的尊严和古典主义式的荣誉感,他自豪地说:战争总会结束,以后使用这座桥的人会记得,建造这座桥的不是一群奴隶,而是一批英国军人。这座大桥,甚至已经变成了他的孩子,他像一个父亲那样去关心他的成长,尽心尽力去把这个孩子培养到完美。而他,这个时候或者已经忘记了这座大桥只是为了日本人拓展战场、运输物资更加方便。绅士的荣誉感,让他“疯了”。“疯了”是同为俘虏的军医斯里普顿对尼尔森的评价。尼尔森想像桂河天空的雄鹰一样自由飞翔,只可惜在斯里普顿的眼里,在希尔斯的眼里,甚至是在斋藤的眼里,他真的已经“疯了”。

我很怀疑,一度,斋藤真的会以为尼尔森比自己的日军手下还要得力。他和尼尔森之间,会有那种并肩作战的错觉吗?

逃掉的希尔斯被迫带着人重返桂河,要炸掉这座刚修建好的、堪称完美的大桥。在发现英国人派来的敢死队要炸桥的时候,同为英国人的尼尔森下意识地要保护好这座自己修建的大桥,也因为他,这一支孤军深入的敢死队,同来的伙伴几乎都死了,个人英雄主义突然爆发的希尔斯也死了。

面对死亡,尼尔森这个时候才开始问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一边是同为英军的同伴的尸体,一边是从自己手中诞生的“艺术品”, 引爆装置就在自己眼前,炸,还是不炸?这真是个问题。只可惜战争不会给尼尔森留下多少思考的时间,尼尔森中弹了,摇摇晃晃就要倒下。影片没有交代尼尔森到底是死在自己的同伴手中,还是死在日本人手中,但是尼尔森倒下的身体恰巧就压在引爆装置上,桥炸了。无论是谁,桥炸了,我们说不清楚到底是尼尔森成了这座大桥的献祭品,还是这座大桥成了尼尔森的献祭品。

在爆炸中,我们看得见的只是战争。战争可以催毁理想,战争可以摧毁文明,战争可以摧毁人性,战争可以摧毁友谊,战争可以摧毁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东西。在硝烟下,没有纯净的超脱,无论何人、何地。

被俘的英国军人衣衫褴褛,却排着整齐的队伍用口哨吹出轻松有力的曲子。这首《波基上校进行曲》在1914年便由约翰・奥尔福特作出,而在40多年后才因《桂河大桥》为大家所熟知,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流行曲,因此这首曲子也被称为《桂河大桥进行曲》。

我们现在还可以听听这首欢快的军乐。也许,每一首有点历史的军乐背后都有硝烟的沉重和弥漫。

在这沉重和弥漫当中,历史也只是一瞬。桂河大桥现在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在桂河不远处就是北碧府占地千余亩的盟军公墓。 在这里,埋葬着将近7000名盟军士兵的遗体。桂河大桥周围也遍布着许多商业的繁华之地。那些在大桥之上合影的游客,会想到往事并不如烟吗?会想到这部来自1957年的电影吗? 【责编/九月】

上一篇:扬琴基训之练要 下一篇:构建声乐艺术实践监控体系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