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 发展新思维 建立新评价

时间:2022-10-22 02:25:44

走进新课程 发展新思维 建立新评价

新课改在英语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一、走进新课程,了解新课程。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实行课程计划,认真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教师把备好的语言知识单方面传授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控制性练习,一切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但在新课程的使用过程中,教材只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和语言活动的缩影,教师不再只是教材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应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牛津小学英语》只是为教师提供了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但如何运用好教材,还需教师树立开放的、科学的和人性化的教材观,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的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变教材为我所用,为我所需。六年级英语的知识含量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很繁杂了(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在英语面前容易产生为难情绪。如何化解,降低难度?我通常会在单元板块间进行板块调整,B、C部分的单词、句子先教,A部分的课文挪后,化繁为易;“早渗透”,像6A上半学期的年月份、假期的单词教学比较多,如果集中在一、两节课教学,学完后不注重循环重复和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很容易就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厌倦枯燥乏味的数字。所以我在开学的第一天就用英语表达“9月1日”,适时渗透教师节、儿童节等的日期、节名表达,学生兴致勃勃地沉浸于掌握一种知识的快乐中,“未能作诗先会吟”,“September”的读法、节日的表达早已“润物细无声”地被学生地吸收了。

二、发展新思维,巧用新思维

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兴趣。

“任何语言离不开情景”。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语言锻炼和情景熏陶,能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从单纯地传道解业中摆脱出来。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去感知、理解、操练,要努力在课堂中创设一种真实的交际环境,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发展其语言能力,努力使英语成为“习得”的第二语言。在新知引入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让儿童产生兴趣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参与实践的愿望,诱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英语世界。在实际情景中感知英语世界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英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教学中发现,凡学生的兴趣浓厚和求知欲强烈时,他们的情绪就好。因此在教食物单元时,我便要求学生自带书本插图中的面包、三明治等,上课时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就被带入;在教衣物单元时,我要求学生随机展示自己的服装,并用英语介绍,课堂成了英语时装“秀”;在教“Doexercise”单元时,我索性带学生到操场,边做运动边学,“在做中学,在做中教”。触“景”生“情”,“情”由“景”生,在“情”与“景”的水融之中,语言运用能力自然生成,事倍功半。

2、分组班级活动,凸显自主

新课标倡导以活动为途径,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各种易于让小学生接受的小组活动形式,让学生广泛积极地参与听、说、读、写,激发他们的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要在活动中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应作为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作为“导演”,在“导“字上很下工夫,课堂实施由“执行教案”逐渐走向“互动生成”,彰显动态生成,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使课堂真正成为孕育发展性人才的沃土。在6AUnit2“Ben’sbirthday”的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做一个“Doasurvey”的小记者调查活动。用“When’syourbirthday”“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句型,由学生推选出本组的小记者进行采访调查,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拉近了与英语的距离。在4A的身体各部位名称教学时,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表演唱“Head,Shoulder,KneesandToes”,并可用学过的身体部位单词替换原有歌词,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充分体现了学生间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效率。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教学的关键,除了变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我们还应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机、图片、语音室、多媒体等形式,将这些教学手段与课文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辅之于其他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兴趣心理跨度就可以延长,课堂效果就可以提高。现代的课堂教学设备给了我们施展才能的空间,只要我们敢于创新,就可以使课堂教学以全新面貌出现。在教生日单元时,我在网上下载了迪斯尼的动画“Happy birthday”,“不费吹灰之力”,学生就进入了角色,而且“无师自通”,“happy birthday”的读法就被学生掌握了;在教“Feeling”单元时,我采用了由一位老人驮着背,拄着拐杖,咳着嗽的多媒体人机交互手段来引出“headache”,形象生动。

三、建立新评价,实践新评价

评价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略了其激励作用。

1、课堂活动记录。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发展性评价的主阵地。课堂记录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情况的评价记录。三年级的英语教学评价尤其突出了课堂活动记录的重要性,往往期末考试的成绩差别不大,但平时表现差远了。回答问题、朗诵、游戏、比赛以及绘画表演等活动中获得的小星星,小红旗和小礼物等的数量表示参与活动的质量,粘于墙面,既能提醒学生,也能激发他们的竟争性。在课堂中加强自评和互评,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来决定谁获优胜,谁获得的小星星、小红旗、小礼物多。

2、学习札记。学习札记可以评价学生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听录音、书面作业、自觉预习的努力程度,交流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等。学习札记如实记录了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我同时担任几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学习札记就成了我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反馈信息的有效途径,成了我工作的好“助手”。因此我力求做到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

3、学习档案袋。建立档案袋是为了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潜能的开发。档案带能反映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进步。我对学生的入选档案带的每篇作品都认真评述,适时粘贴于墙面或橱窗,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榜样的作用,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与勇气。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我们应成为教材的设计者、开发者;是课堂的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是新评价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努力达到英语教学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下一篇:为学生撑起作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