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体会

时间:2022-10-22 12:05:05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体会

【摘 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治和护理服务,本文就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两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宫瘤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

【关键词】米非司酮;宫瘤消;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80-02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官中的一种常见良性肿瘤,也叫做子宫平滑肌瘤[1]。子宫肌瘤在患病初期并没有明显临床表现,经久不治或久治不愈,都会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我院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予以米非司酮和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取得了较为可喜的临床发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本次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12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60例。据统计,观察组患者年龄27-53岁,平均年龄为(34.6±5.2)岁;病程在1年至3年之间不等。对照组患者年龄30-47岁,平均年龄为(36.3±5.8)岁;病程在6个月至4年之间不等。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25-50mg/次,口服,空腹或者进食2h后,2次/d[2],持续用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

1.2.2 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在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宫瘤消进行联合治疗,米非司酮的用法用量和对照组相同,宫瘤消的用法用量为:1.5-2g/次,口服,3次/d,连续服用1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接受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患者的子宫及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活动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需要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子宫及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控制,观察组患者肿瘤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肿瘤的改善情况,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接受诊治的过程中,共出现恶心4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的60例患者在接受诊治的过程中,共出现呕吐6例、腹泻4例、眩晕3例、子宫出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

3 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高发的妇科疾病,给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子宫肌瘤经久不知或久治不愈,都极有可能导致继发性贫血,甚至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影响了患者的生育功能以及并发各类妇科炎症,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3],并且与同类药物相比较而言亲和性较高,提高了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宫瘤消作为一种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给予了米非司酮单用治疗和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结合本次研究活动的所得结果,笔者发现,米非司酮和宫瘤消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药物,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更是十分显著,有效的缩小了患者子宫及肿瘤的体积,药效十分长久,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减轻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困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白绪风,袁少洋,王莉,王历,吴玉南,栾秀珍. 50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2,16(21):2783-2784.

[2] 岑兰芬.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粘膜下肌瘤92例疗效观察[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09.372-373.

[3] 孙俊峰,石峰.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27(35):1224-1225.

上一篇: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光复汤”对治疗... 下一篇:胎盘早剥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