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知

时间:2022-10-22 11:18:2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知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府各部门,县属各厂矿、中学:

为提高全县农民健康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11个部委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3号)和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指导方案的通知》(渝农合办〔**〕6号)等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强化领导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明确目标、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切实把这项造福广大农民、共同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大事和德政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纳入县民心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职责,积极配合,建立健全管理和工作机构,共同为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扎实工作。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大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切实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下设管理中心于县卫生局,由县卫生局局长兼任管理中心主任,具体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日常事务工作。各街镇乡、村民委员会也应建立相应组织体系。

二、明确目标,讲求方法

按照国家和市里要求,结合县情实际,我县确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标任务是:加强体制建设,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工作力度,于2007年3月1日在全县24个街镇乡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全县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达到53.8万,占农村人口70%以上,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县农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标。

为实现以上目标,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各级各部门必须做好“五个坚持”,注重方法,减少阻力,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组织、财政支持、卫生服务、农民受益;坚持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任何形式的强迫命令和硬性摊派;坚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互助共济性质,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坚持公开透明的管理和办事制度,重点做好基金管理的公开、公正、公平;坚持便民利民,让农民得到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多渠道、多形式向农民讲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方针、政策、措施,讲清农民应当获得的权益和遵守的义务,以及可以获得医疗费用补偿的范围、标准等,充分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互助共济性质,增强农民自我保健意识。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动员其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大足做贡献。

四、科学实施,合理补偿

按照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不断完善、稳步发展的原则,科学制订实施方案,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络化建设,简化和规范补偿程序,方便农民报销。参合农民在县及以下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后,由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初审并垫付按规定报销的医药费用部分,然后由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审核报销。经办机构应及时审核并支付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垫付的资金,保证其工作的正常运转,在审核定点医疗卫生机构报销医药费用账目时,如发现有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规定的超额超范围的情况,超额超范围部分费用按分担机制合理分担。参合农民经转诊到县以上医院就医的,先自行垫付医药费用,出院后持有关票据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按规定审核报销。

五、积极筹资,按期启动

全县新型农村医疗筹资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各街镇乡要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分片包村,层层落实责任的办法筹集资金,确保2月17日前农民筹资到位,以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启动。

筹资标准:每人每年50元,其中参合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交10元;中央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0元;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5元;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5元。

基金管理: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在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县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每半年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支、资金使用情况,并将经费使用情况,列入政务公开内容,向社会予以公布。

六、建立机制,加大监督

按照管理与监督分开的原则,成立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由县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任主任,政协分管副主席任副主任,由纪检、监察、审计、人大、政协专委会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参合农民代表为成员,负责检查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监督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要严格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收好、管好、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要将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参合农民、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违者严肃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审计部门要定期开展基金专项审计,严防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基金安全。

七、健全体系,提高服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工作应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二者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加强农村社会化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整合资源,统一规划,优化布局,抓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通过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方便农民及时就近就医。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业务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管理,按照方便、经济、质优的原则,合理选择符合准入条件的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合同制管理,明确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规范定点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行为,有效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服务效益;定点医疗卫生机构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为农民提供优质、方便、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定点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监督检查,限期整改,必要时取消其定点资格。

八、注重公平,加强救助

按照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渝民发〔2004〕104号)精神,进一步完善农村贫困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医疗救助的支持力度,落实农村贫困医疗救助配套资金,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等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多渠道筹集救助资金,广泛开展救助工作。充分考虑贫困农民承受能力,对贫困农民要适当降低起付线,适度提高补偿比例和封顶线。对基本生活十分困难的重度残疾人要给予特殊照顾,提高贫困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资金的综合利用率。

上一篇:行政执法人员评选通知 下一篇:当前抗旱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