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着手探索无公害转基因花卉育种

时间:2022-10-22 11:15:45

云南着手探索无公害转基因花卉育种

经过近2年时间的实地考察和酝酿,2011年5月20日,在云南省科技厅和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崔敏龙教授与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煜辉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等云南花卉企业签订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分子技术等新技术进行花卉新品种研发的框架合作协议,并以此为契机,整合云南省花卉企业新品种研发优势资源,借助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现代育种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实力,开创云南省花卉新品种研发新局面。

崔敏龙教授于200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领域涉及生态环境对花色、花型的进化演变,以及无公害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和植物分子育种应用等。据介绍,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通过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表现性状的变化,这一技术的优点是不受种属限制,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育种选育。崔敏龙教授通过1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已将无公害转基因技术成功应用于金鱼草新品种研发上,这使得他成为了世界上在该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世界上全面掌握该技术的研究人员之一。协议约定,崔敏龙教授为花卉企业提供分子育种技术支撑和指导服务工作,利用在基因调控花色、花型方面的自有知识和技术,对云南省主栽的月季、非洲菊等花卉进行花色等关键基因及功能分析研究,用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花卉新品种,同时提供专业人才培育服务,双方共同承担与花卉育种相关的各类工作任务,共同分享研发成果及产生的效益。

截至2010年为止,云南省已成功选育的花卉新品种总数达145个,其中54个(3个在国外获得授权)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涉及月季、非洲菊、百合、康乃馨、山茶花、高山杜鹃、含笑属、蝴蝶兰等10余个大类,尤其是鲜切花新品种研发居全国前列,研发数量占全国的80%以上。经过近10年的努力,民营企业已成云南花卉新品种研发的主力军,企业研发的花卉新品种占全省花卉新品种总数的60%以上,育种手段以杂交育种和田间变异为主,转基因等现代育种技术在切花类产品中的应用几乎还属于空白状态。从事非洲菊生产和杂交育种已有10余年历史的昆明煜辉花卉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光辉说:“如今,我们已优选和储备了上万个自育非洲菊品种,其中已通过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初审的有3个,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准备,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申报一批新品种。云南花卉新品种研发取得可喜成绩,但选育技术和手段还比较落后,转基因技术在花卉育种上的应用,无疑将大大弥补了传统花卉新品种研发方面的不足,为云南花卉新品种研发开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上一篇:荷花品种图片的拍摄技巧 下一篇:小花园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