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青年朱澄的袜子王国

时间:2022-10-22 11:00:42

江苏青年朱澄的袜子王国

朱澄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一个农民家庭。2004年,他考进河海大学,学国际贸易专业。当别的同学还在懵懂地适应大学生活时,他向妈妈要来600元钱批了一些外贸尾单的袜子,开始逐个宿舍敲门卖起袜子来。除了在学校卖,他还背着袜子到南京、上海、北京的批发市场去推销。读大三的时候,朱澄靠卖袜子已经攒下了15万元,还注册了自己的袜子商标“传澄”。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把袜子做成了一个王国。

把袜子做成文化

有一天,朱澄看了一本书。“全世界最伟大的企业,一定是做最小的东西或者无形的产品。”书里的这句话让他颇有感悟。2007年寒假的时候,读大三的朱澄做了一个决定――办理退学手续,回家办袜厂。

袜子是当地的传统产业,镇上大大小小的织袜厂有50多家。对于他办厂,很多人都不看好。但朱澄却义无反顾。为此,他还做通父母的工作卖掉了一套房子。他又借了一些钱,凑了70多万元启动资金。随后,他租了两间门面房,买了6台织袜机。2007年4月,朱澄的袜厂开工了。

现实是残酷的。此后,朱澄拿着自己生产的产品到商场、超市四处推销,没想到一双也没有卖出去。袜厂一个月生产的5万多双袜子全部积压,仅原料成本就20多万元。朱澄手里也没了流动资金,情况岌岌可危。无奈之下,他只能暂时跟当地的很多小袜厂一样,给大厂做来料加工,收取加工费,但利润很低。

朱澄把赚到的钱全部用来扩大规模。到2008年,他的袜厂有了30台织袜机,也搬进了新厂房。看着当初卖不出去的5万多双袜子,他忽然冒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临近春节,一些企业都会给员工发福利,何不把袜子做成礼物呢?他为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于是,他把库存的5万多双袜子进行包装,每盒装20双,一共做了2500盒。他找到华士镇最大的一家集团公司,那里有3000多名员工,希望他们全买下来,作为福利发给大家。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却坚决拒绝了。

朱澄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于是,他不慌不忙地从袜子礼盒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新年贺卡,请求董事长签个字。这一下,把对方整蒙了。他跟董事长说,这张你亲笔签名的贺年卡,我要把它复制3000多张,每一盒里放一张,让你的员工拿到袜子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老板的祝福。董事长被他这个出乎意料的做法打动,当即同意买3500盒袜子,也就是7万双袜子。朱澄又生产了2万双,完成了30多万元的订单。

朱澄突然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那就是把袜子做成文化,用文化带动销售。随后,他开始跟一些礼品商贸公司合作,为企业订制袜子礼盒,加上一些外贸加工订单,一年的销售额竟达到500多万元。

建中国首家袜子博物馆

2010年年初,朱澄决定进军全国市场,开始参加全国性的礼品展会。因为过去从没人把袜子推到礼品市场上,而礼品讲究新奇特,所以客户感到蛮有新意,反响很好。展会后,拿样的礼品公司有几十家。

可奇怪的是,半年时间过去,没有一家要求再订货的。朱澄到客户那里拜访后才知道,他的袜子礼盒根本卖不动,当初信心满满的客户也都很无奈。朱澄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的东西叫好不叫卖?袜子礼盒的卖点究竟是什么?

2010年年底,朱澄带着公司的六七个人一起来到当地几家大超市,在卖袜子的货架前蹲点,看看究竟什么样的袜子最受欢迎。他们观察了一个月,终于有了重要发现:俏销货有两种,一种是品牌;另一种是功能袜,如舒适、防臭、抗菌等。

既然没法迅速做起品牌,何不把“功能”切入进去?有了这个想法,朱澄迅速在公司成立专门小组,研发了一种不勒脚的袜子,他要把不勒脚作为产品的卖点。在不勒脚的基础上,公司又相继研发出孕妇袜、老人袜、旅行袜、糖尿病人袜等一系列功能性袜子。

2011年年初,朱澄带着新产品重新找到当初合作的礼品商贸公司。这一次,客户看了都颇感惊讶。果然,这批功能袜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

就在企业刚有起色的时候,朱澄又突发奇想,要建中国第一家袜子博物馆。他的妻子认为,这跟生产、经营完全不搭边,坚决反对。镇上的人也都觉得朱澄此举不是爱出风头就是犯了神经病。

不久,朱澄宣布,公司积攒的200万元资金不再用来扩大生产规模了,而是建博物馆。尽管外面一片哗然,但他有着自己的想法:中国首家袜子博物馆建成后,可以立刻提升企业形象。从此,“传澄”不仅是袜子,更是文化,朱澄要让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听说日本有一家规模很大的靴下袜子博物馆,是上市袜子企业NAIGAI的内部博物馆。他便带着妻子去参观。馆长和企业老总对朱澄非常感兴趣,还送他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一大箱有百年历史的老袜子。但奇怪的是,每种袜子只有一只。馆长坦诚地说:“有一些样品很珍贵,只剩下一双了,我们要留一只。把另外一只送给你还有一个意思,一半在中国,一半在日本,预示着中日友好。”此行,还让朱澄顺利地成为这家世界知名袜子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不花一分钱,他就拿到了十多个品牌袜子的权。

这年夏天,传澄袜子博物馆作为江阴市政府主推的文化产业项目,前往北京纺织部签约。之后,朱澄走遍了英、法、德、意等国,在欧洲寻找到了世界上仅存20只的300年前的袜子。

2013年4月12日,朱澄累计投资500多万元打造的传澄袜子博物馆正式开馆。它是一座以袜子的历史、文化、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非物质文化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袜子博物馆,离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仅2公里。开馆之日,新华网、中新网等知名媒体纷纷进行报道。一时间,朱澄成了新闻人物。

袜子王国的故事在继续

传澄袜子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极富代表性的珍贵袜子1万多只:有朱澄从小收藏的从清朝到现代不同时期的各类袜子和袜标,还有收藏爱好者免费赠送的别人穿过的古董袜子;较贵的一双袜子为国际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于1988年在英国利兹演唱会上穿过的唯一一双英国国旗袜,是朱澄托朋友在美国的一场拍卖会上拍来的,价格高达10万美元;还有包括清朝宫廷女子的睡金莲袜和杨利伟遨游太空时所穿的特殊工艺材料袜等;最古老的藏品是由世界上第一台织袜机织出的袜子,距现在已有400多年;还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袜子,如阿玛尼、卡尔文、纪梵希等。另外,世界上第一台织袜机――李氏袜机的图纸也是馆中藏品。林林总总的藏品,全面展示了人类袜子发展的历史文化。

传澄袜子博物馆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经销商、媒体前来参观。一些西方记者参观后感叹:这里的每一双袜子都能讲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这些藏品反映了世界袜子文化之盛况,是一个袜子技术与文化前沿的交流平台。

朱澄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国内袜业发展相对粗放,与之对比的是国外的袜业相对高端,精细化程度高。开办袜子博物馆,也是想将国外制袜的理念引入国内,鼓励国内制袜企业转型升级。”

在博物馆旁边,朱澄又打造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袜子卖场,有1000多平方米。除了销售自己品牌的袜子,朱澄还拿到了2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袜子的销售权。随着知名度的提高,2013年,朱澄公司的年销售额由过去的500万元狂飙到3000多万元。这一年,他还获得了“江苏青年创业奖”。2014年前4个月,由于国外买家接踵而至,仅净利润就达2000多万元。

从“卖袜子”到建博物馆,朱澄通过文化传播,让袜子“讲故事”,让传统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和转折。他的成功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也在行业内引起震动。

如今,根据国外市场的新需求,朱澄先后开发出别具一格的绅士袜、淑女袜、抗菌丝袜等上千个品种,打造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袜子王国。前不久,他又和大名鼎鼎的万达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誓言要让全世界的球员在踢球时都穿上“传澄”袜子。

上一篇: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性形象 下一篇:移动护理系统通用构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