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权保护冀盼中国速度

时间:2022-10-22 10:13:17

中药产权保护冀盼中国速度

中国是中药的起源地,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配方,这使中国中药业发展有着坚实的基础和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对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新医改方案最后版本有望在近期公布,随之公布的还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人们热议的新医疗改革方案中,药物一度成为关注的焦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医药出口情况并不乐观。

但是,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保健医疗的战略目标的推动下,传统医药将纳入很多国家的医疗体系。同时,中药在抗击全球性重大疾病中的优秀表现为它在世界医疗领域树立了一定的威信,中药将赢得更多走进主流医药市场的机会。

当无毒副作用的纯天然药物逐渐成为新的需求浪潮之时,中国中药的出口与发展是否能乘此东风借势而上?上海市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樊敏伟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保健需求的增长,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为中医药提供了广阔而美好的发展前景。”

中药立法来临

近年来,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问题成为政府与产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中药出口贸易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中药走向世界,面临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随着新的化学药物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一些化学药物存在的毒副作用、药源性疾患等不利因素难以克服。植物药物成为了世界各国创制新药的重要研究对象,成为人类新的医药宝库,中药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来到。”樊敏伟说。

“回归大自然”已成为潮流。纯天然药物(民族民间药和中药属天然药物类)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优势,备受各国青睐,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

然而,中国出口的中药产品在国外多被用于膳食补充剂、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等领域,这些领域与化学药品相比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这也是目前中国中药海外市场面临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及地区纷纷对传统医药实施立法管理,如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对中医药实行立法管理;澳大利亚率先立法承认了中医的合法地位;欧美对植物药实行了立法管理。

樊敏伟进一步分析说:“尽管欧盟是中药难以跨越的门槛,但是部分欧美国家也在对植物药进行立法管理,这些都是将来中药出口再现曙光的基础。”

现代化模式

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副会长乔宝明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中药要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必须与国际接轨,实现中药现代化,首先是研究与开发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及现代化剂型,建立中药质量标准规范,提高中药质量标准水平,加强中药药理、毒理研究,重视中药临床试验,制定中药生产管理规范。”

中药虽然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要取得世界更多国家的信任和支持并不容易。面对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仍需进一步改善国内的发展环境。“国家应该加强对中医药的宣传普及力度,让国际市场对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有利于中医药抢滩国际市场。”乔宝明分析说。

中药现代化的实质是中药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结合,与现代学术思想的结合,与现代科学文化的结合,并借鉴国际上认可的标准和规范,让中药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研究开发出安全、稳定、可控的中药。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徐顽强指出,中国有着丰富的中药人力资源,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中药产业人力资源的质量普遍不高,客观上制约了中国中药产业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中国要通过积极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采取“以医带药”的方式,促进中药的国际化。

配方产权化

上海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刘经理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民间有大量中药秘方、偏方,虽然在长期的中医临床中行之有效,但由于科学研究与解析分离技术水准低,至今仍以非处方、草药形态流传,许多外商正加紧搜罗研究分析,甚至抢先申报许多专利,使得中药这种国宝的知识产权,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失。在这一程序中,必须大力加强中药知识产权的研究和保护。”

目前,中药已经形成了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我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由中药种植业(农业)、中药工业和中药流通业(商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当中药企业处于这一阶段时,所需要的资金已不再是过去政府提供的小额扶持基金所能满足的,国家选择一些优秀的中药品种,注入大量资金是当务之急。”刘经理说。

上一篇:筑“壁垒”拉“内需”地方保护由暗转明 下一篇:一周人物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