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理要善于模仿

时间:2022-10-22 09:33:00

学习物理要善于模仿

人的说话是从模仿开始的,学习物理,也应重视模仿,学习物理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用文字语言或口头进行表述,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清晰、准确和简洁,物理教材中的语言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要进行模仿,首先应当模仿物理教材中的语言,其次要模仿老师的语言,同时也要注意模仿同学的语言。

物理教材中的语言简练、准确,是学习、模仿的好典范,要学会模仿教材,就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体会教材中的语言的特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模仿,通过模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新课程中,对汽车上的乘客在汽车突然起动后倾倒的解释:当汽车突然起动时,车上乘客的脚已随车向前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静止状态,这时乘客就要向后倒。其中"突然""乘客的脚"、"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都是模仿的关键词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可以解释与乘客类似的现象,如:放在纸条上的物体,突然抽动纸条时的情景;跑步的被绊时的情景等。

其次,让学生还要善于模仿老师和同学的语言,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往往要例举一些课本以外的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例子,先由学生们回答,然后老师讲评、总结,也可以请一些同学重复,这本身就是老师有意为学生们创造的简单的模仿机会。让学生在注意听同学们的解答。认真模仿,给每个同学发言的机会,也会收到与模仿教材相同的效果。

学生运用模仿的方法解答问题,不能停留于简单的、形式的模仿,应注意物理概念、规律和公式的使用条件。比如,应用公式G=G/g可以求出重588牛顿的物体质量为:m=G/g=588牛顿/9.8牛顿/千克=60千克。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则重588牛顿的重物受月球引力为G月=G×1/6=588牛顿×1/6=98牛顿。求此物体在月球上的质量,若简单地套公式G=mg,则有m=G月/g=98牛顿/9.8牛顿/千克=10千克,显然这个结果是错误的。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有二:一是忽略了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随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改变,二是没有注意g=9.8牛顿/千克的使用条件是地球表面附近。模仿应当在积极思维、认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不注意使用条件机械的模仿,只能导致错误,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

模仿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不要让学生停留于简单模仿,语言表达能力不可能提高。只有让学生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积极思维,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模仿发生质的飞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模仿并不难,贵在有意,重在有志,持之以恒,定会有成。

上一篇: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下一篇: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园地里学会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