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互联网:盘整后走上快车道

时间:2022-10-22 09:05:39

未来互联网:盘整后走上快车道

在经历了2006年的市场盘整之后,中国互联网终于在2007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2008年,在巨变中前行的中国互联网市场能否继续延续高速增长的传奇?在网络环境、技术发展、宽带普及和互联网产业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中,下一次大热的互联网大潮将在何时出现?

2007年的互联网业涌现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创意、新服务,深刻影响着每个网民的生活。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将给我们那些惊喜呢?

电子商务如何在融合中随需应变

2007年,电子商务成为最受资本关注的互联网细分市场,其产品和模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并吸收融合搜索、即时通信、Web2.0等诸多元素来提升用户体验,电子支付领域也在迈向盈利的道路上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开宇认为,2008年电子商务将在随需应变中成长,它不再仅是传统商务的网络化,开始向互联网的各个领域渗透,逐渐融合互联网的诸多元素,满足、引导甚至创造用户需求。

2008年,电子商务纵向发展并横向延伸,推动互联网跨入商务时代。王开宇说,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把握,2008年将有更多出人意料的产品被搬到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而电子商务模式更加多样化的同时,市场上还将涌现出更多专门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企业,以满足中小企业和个人的需求。

电子商务将更广泛地融合互联网应用,包括搜索、IM、Web2.0等,来提升用户体验,促成最终交易;雅虎、谷歌等搜索企业不会坐视百度C2C的表现,必定加速自身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探索脚步;而IM企业的代表腾讯,则会继续加大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力求借由庞大的用户规模带来可观的交易额;众多Web2.0企业需要努力寻找电子商务的切入点,以解决盈利问题;门户网站也将开始考虑如何利用流量优势,通过电子商务来摆脱单一盈利模式的束缚。

搜索引擎能否强者恒强

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危贵川认为,2008年,除非推出杀手级的应用产品,否则获得市场关注的仍然会是目前处于第一梯队的搜索厂商,第二梯队中的个别厂商将在大浪淘沙般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淡出市场。即便如此,生存下来的搜索厂商是否能够在强者愈强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令各自满意的市场表现,答案也极可能是否定的。

推出创新型新产品以提升用户搜索使用体验将成为主要搜索引擎厂商竞争的焦点。谷歌、中国雅虎将继续秉承“Universal Search(整合或全能搜索)”的理念,在完善现有产品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创新型产品。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百度、搜狗、网易等厂商也会基于各自的搜索技术与策略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搜索引擎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将成为市场亮点。随着百度宣布进军C2C搜索市场,阿里巴巴和中国雅虎的进一步融合,垂直类电子商务搜索引擎渠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推广力度进一步增强、用户认知度和使用程度进一步提高,搜索引擎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同时,通过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搜索引擎厂商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的缓解。

放眼2008年,进一步提升用户搜索引擎使用体验以及由此而来的竞争仍将是市场的主题,厂商间的竞争与突围、商业模式的完善、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搜索与精准营销的结合、厂商对移动搜索的布局以及搜索引擎人性化与智能化发展,都将成为搜索市场的重要看点。

网游优胜劣汰的竞争将要加剧?

经历过近似完美的开局后,2008年的发展将直接影响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新一轮发展周期的走向。毋庸置疑,在新的一年里,网络游戏市场进化的脚步将进一步加快。政府监管政策趋于细化,对私服及外挂案件的审判有利于市场环境的净化。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企业加大在研发及市场上的投入,以期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及用户群。网络游戏市场高增长与高利润势必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淘金。

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谭斌认为,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将延续高增长的态势,并且体现出以下3个新的发展特点:

首先是玩家在游戏中寻求更多主导权。一方面随着新玩家的加入,玩家基数将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部分成熟的玩家对于游戏的理解逐步深刻,他们对产品及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希望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主导权。

其次是盈利模式多样化。免费模式对收费模式的替代已经无可逆转,但在免费模式的基础上,内置广告、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盈利模式迅速兴起。

最后,网游由产品竞争步入文化竞争。在新的发展周期中,众多“沉迷”的玩家在游戏中开始具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对游戏背后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是一款游戏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市场竞争的焦点也将由之前的游戏流畅性、画面绚丽程度等技术层面上升到对社会结构、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解,以及游戏中所体现的文化体系、道德价值观的竞争。

总之,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市场,正处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中。

即时通信工具能否在企业经营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

IM在互联网用户中的高渗透率带来的商业价值在2007年被广泛关注。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QQ、MSN等IM工具,作为客户服务、企业招聘的窗口;另一方面,以赢思软件为代表的独立第三方软件开发商不断地推出基于QQ、MSN等IM工具应用的中文网络机器人平台,为企业提供中文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易观国际分析师符星华分析认为,企业利用IM作为客户服务、企业招聘的窗口带来的好处在于部分替代了企业呼叫中心的功能,节省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IM增加了企业与客户沟通的便捷性,提高用户的体验。

易观国际认为,基于IM的独立第三方软件开发商提供的中文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能够为企业从技术手段上解决客户服务的问题,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其具备的商业价值已经被大企业客户认可。

上一篇:长城保险借助Oracle电子商务套件搭建公司财务... 下一篇:卡斯达MES助力半导体企业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