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招考试作文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10-22 07:57:16

应对中招考试作文的几点建议

每个同学都想使自己的中招考试作文得个满意的分数,这是人之常情。但作文水平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它主要依靠平时的长期积累(生活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以及与此二者同步形成的认识的积累),所以想找到一个“秘诀”而迅速提高作文成绩是不现实的。但作为中三语文教师,在复习中系统全地做好全方位的作文训练是必要的。要想得到中招考试作文的 “发展等级”分,必须有“亮点”。一篇明白、通顺、完整的作文,如果有一两个“亮点”,其“发展等级”分就颇多收获了。这些都要经过平时的认真训练,但平时作文时训练一些写作技巧和中招考试作文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必要的。本文就对中招考试作文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一、选好文体,避免写出“四不像”的文体

近几年中招考试作文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这里有“自选文体”的功劳。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对考生的限制越来越少,确实留给考生一个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现在人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话题作文,而忽视了相关的其他作文形式。

给考生文体选择的自由权,也就给了考生灵活机动创新的主动权。但自选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而是写什么文体就要是什么文体。是议论文,则必须合乎议论的要素;是记叙文则要注意记叙文的要素;是书信体,则必须合乎书信的格式。

二、少一点“碧螺春”,多一点“二锅头”

中招考试作文和平时作文的不同之一,是中招考试作文的阅卷速度特别快速,而平时作文则可以由老师慢慢地评阅。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面对此种情势,我们的考生在临场作文时,就必须牢牢记住一条: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这当然是一种比喻。用写作的“术语”说,就是中招考试作文不像平时作文那样,必须有很强的“视觉撞击力”,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半遮面”,太曲折、太含蓄,这是中考作文的大忌。

比较妥当的做法是:必须努力写好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一上场,就使出你的“看家本领”。切忌在一个小节大量复述或引录命题中的“材料”,切忌把第一二小节写得平平淡淡、唠唠叨叨。你精心设计的有个性的“亮点”,你的精彩之笔,要尽量在文章前头展示出来,不可遮遮掩掩,直到文章的结尾才露出姿容。要一“亮相”便获“满堂彩”,不能搞“图穷匕首见”。不要玩“深沉”,玩玄而又玄的“哲理”,而应当旗帜鲜明,快人快语,尽快释放“动情力”,迅速打动阅卷老师的心灵玄索。

三、拟“好”题目

在考场上,自拟题目,要有闪光之处,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迅速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扣住读者的心弦,也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所以,拟题好坏举足轻重。怎样才能迅速提高自己拟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近几年一些中招考试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考生们提供一些容易借鉴和操作的方法。

1.并列法:以相关或不相关的并列词语做标题。如《冷漠·温情·火热》(2006年河南),《奋斗·拼搏·成功》(2009年哈尔滨)等。

2.引用法:直接引用或间接改动现成的诗文、歌曲、影视广告等。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一笑而过》(那英)等。

3.修辞法:用比喻、拟人、双关、借代、夸张、设问等修辞方法做标题。如《点燃绿色的火焰》,《请给老人一轮暖阳》等用比喻;如《你别把我看扁了》,《那个障碍粉碎了我》等用夸张;《倾听自己的心跳》等用借代。

4.公式法:如《劳动×高科技=致富》、《成绩≠素质》,言简意赅表达中心。

总的说来,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出发,做到准确、简明、醒目、新颖、有诗意。这就要求考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与媒体中有特色的语句。

(作者单位:河南省镇平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使用高中物理新教材的新感受 下一篇:让实践活动多走进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