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反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2-10-22 07:39:59

实践反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摘 要:所谓反馈式教学,是收集学生在学习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进而完善调整教学内容中的侧重,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馈式教学法;认知特点;教学方案

反馈教学法顾名思义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学情,在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取他们的反馈信息,然后一一进行解答,最终指导同学们完善知识构建,生成数学能力。它强调有效利用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唯有准确及时地进行反馈才能保障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掌握各自需要的信息:从反馈中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漏洞,然后设计具体教学方案帮学生弥补;学生在反馈中发现自己的缺点,驱动自己调整学习方法和重点进行自我完善。鉴于此,联系这些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我对怎样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践反馈教学、提升课堂效率进行了如下探索与研究:

一、构建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反馈

常言道:“防人之口甚于防川。”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千万不要动辄就对学生进行呵斥,一定要打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同学们不要讳疾忌医,要将所有想到的问题分享出来,要对自己出现失误的试题敢于检讨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找到完善自我、提升能力的改进方案,才能让数学课堂成为反馈、探索、交流、完善的良性循环针对这一类比较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开放性问题,可能有许多解决方案,但是要想探索最优化方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大家群策群力,积极进行反馈意见,然后共同分析每个反馈意见的不足和优势,最终获取最佳答案。答案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大家都参与了信息反馈和知识生成,有效培养了学生善于探索、评价与反思的学习精神。

二、明确反馈目的,实施有效指导

反馈及接受反馈信息要有目的性,这样我们才能拨冗除陈,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进行有针对的指导。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每个学习环节的反馈具有前瞻性,胸有成竹才能有备无患,在此基础上才能满足师生双方有针对性的分析、探究,才能让反馈信息协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大家学完勾股定理对“勾三股四玄五”口诵成唯,然而笔者已经认识到学生最容易忽略直角三角形这个条件,所以故意抛出问题:某三角形其中两条边长分别是3和4,那么它的第三条边长是多少呢?”许多同学只是以为在复习知识,就闭着眼睛回答:5。这时反馈出问题了,大家没有注意直角三角形这个最重要的前提细节,针对这个反馈我们要让大家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大家认识到解题之前一定要考虑先决条件,盲目地回答最容易阴沟翻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有目的的诱导,引出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及时让大家分析讨论,进行弥补,从而吃透知识,生成能力。

三、参照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要想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必须适时跟进学生的反馈信息,否则就会出现授课与学习的脱节。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与学生互动,根据他们反馈的正负面信息,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归纳一下,我们对信息反馈的处理大概有以下几种方式:

1.根据学生反应,调整教学进度

教学活动不是流水账,要有针对、有侧重,具体操作如下:针对学生普遍反馈较容易理解的内容,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加快教学进度,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当发现大家理解有困难时,我们就需要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参照实际教学状况,采取实用多变的教学方案,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不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呆板地从教案出发,不免会落入照本宣科地灌输知识的窠臼。

2.根据练习成果,调节教学侧重

课内练习完成速度与质量,是对教学效果最具体和直接的反馈。如果发现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较好,我们就可以适当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或者提高课外练习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如果课堂练习不理想,那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将大家没有掌握的地方再讲解一遍,课外练习也要提出侧重要求,以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

总之,反馈教学法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有针对的教法调整,是互动的、前瞻的、积极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我们才能摸清学生的知识盲点,才能有效、及时解决问题,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于景德.反馈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33).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春第八中学)

上一篇:语文版中职《语文》编写理念述略 下一篇:多媒体在物理课上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