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22 07:34:19

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摘 要】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法制、辩证唯物主义及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二、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三、通过多进行实际训练,对学生进行抗挫教育、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四、通过培养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五、结合生物学科特点,进行劳动技能的教育。

【关键词】教育;素质;能力

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民族素质。初中生物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教学,对提高民族素质当然是责无旁贷的。几年来,笔者根据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及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在备课中认真挖掘教材,寻找教材中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如:①我国在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就:结合《激素调节》内容介绍我国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合《遗传和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介绍我国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在水稻杂交方面取得的成就;结合《生物反应器》介绍我国在这方面取得成就,特别是我国已有4种基因工程药物活疫苗开始生产并投放市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②环境保护方面:结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介绍我国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当今环保方面面临的难题,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③渗透法制教育内容:结合将淡水资源、海洋资源,渗透《渔业法》;结合讲《生物多样性》渗透《野生动物保护法》;结合《遗传和变异》向学生渗透《婚姻法》中有关禁止近亲结婚的内容;结合《生物与环境》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法》。④通过讲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及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总之,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它要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强化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笔者的作法是:①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难度大,学生自己看不懂的内容由教师进行精炼且富有启发性、逻辑性的讲解;对于学生自己完全能看得懂、学得会的内容,则完全由学生自学完成,教师只是指导,最后通过学生互测来验收。②创造条件,多做实验。大纲要求的学生实验要100%完成,演示实验也尽可能变成学生实验。此外,教材中的一些结论,如果能用实验来验证的也尽可能地进行实验。③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每节课前都拿出3~5分钟时间让一名同学为大家讲一个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小知识或小故事,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这些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当前的科技信息、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意识。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

传统教育只注重教授知识,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我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法是:①多进行实际训练,消除紧张情绪。如前面提到的课前让一名学生给大家讲一个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小知识或小故事,有许多同学,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开始的时候总讲得语无伦次,甚至讲不完。经过几次训练后,大家进步的都很快。②对学生进行抗挫教育。初中学生都比较爱做实验。但许多实验往往并非一下成功,于是许多同学在失败后表现得很沮丧。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几经失败,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以此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抗挫能力。③教学中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同学,制定不同的奋斗目标,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有成功的体验,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生物教学中还应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

七年级(下)中有许多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卫生保健意识,指导学生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我在教学中总把这部分内容当“重头戏”,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辩论,使学生真正清楚如何进行保健。另外,生物教学中的野外采集标本的项目,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这既是让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绝好机会,也能使学生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美,使之心旷神怡,有益于身体健康。

五、结合生物学科特点,进行劳动技质的教育

生物课总是与实验分不开的,每次实验我都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这虽然是一种很轻的体力劳动,但对于目前的独生子女来说,也并非是十分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另外,我还组织课外小组的同学搞花卉栽培和食用菌栽培。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素质。

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很多年,但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并不多,如何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还是一个有待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的问题。以上只是根据工作中的一些作法,谈谈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简介:

刘佩臣,男,1968年出生,1991年7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参加工作以来曾多次荣获甘井子区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区级骨干教师。有多篇。

上一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研究课题 下一篇:浅谈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