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女杰“林妹妹”

时间:2022-10-22 07:24:09

广告女杰“林妹妹”

在陈晓旭的办公室里,除了缭绕着轻缓的佛乐“阿弥陀佛”外,有两样东西最为醒目:一件是正对着门的地方立着她在《红楼梦》里饰演林黛玉的经典剧照,一件是办公桌对面墙边设立的佛堂。

重拍《红楼梦》,全球海选梦中人。林黛玉的扮演者无疑是竞争最激烈的人选,据说报名者已逾万人。可是无论人们如何解读红楼及红楼人物,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1987年版《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陈晓旭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黛玉的化身。以至于今日,再度众里寻她千百度,仍然有意无意地以陈晓旭为范本。

然而,任凭红楼海选沸沸扬扬,身为漩涡中心的陈晓旭却不为所动。早已远离演艺圈的她踏踏实实地做她的董事长,经营她的广告公司,对外界的议论不予置评。

“林妹妹”的爱情

没有人不渴望从一而终的美满姻缘,可是天难如人愿。“林妹妹”陈晓旭没能与最初的爱人相守一生,如今的丈夫郝彤是她在无心插柳当中结识并终结连理的。

那时,郝彤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学生。为了完成毕业摄影作业,在朋友帮助下找到陈晓旭,请她在里面扮演一个角色。一开始,陈晓旭并未答应,觉得一个电影学院的大学生拍不出什么好作品。可郝彤像是认准了她似的,锲而不舍,陈晓旭感动于他们“三顾茅庐”的真诚,便接受了邀请。

拍戏的过程中,陈晓旭面若冰霜,不苟言笑。郝彤和他的同学们背地里说她是一个“冷血动物”,在拍戏之外很疏远她。戏拍完了,他们拿出千辛万苦凑来的几千块钱给陈晓旭作酬劳。陈晓旭觉得学生拍戏太不容易了,没有多要,只拿了一千元。这一举动打动了郝彤,“咦,这人还有热心肠?”

此后,他们的关系开始变得日益融洽,经常在一起参加一些活动,郝彤暗暗地爱上了陈晓旭。可那时的陈晓旭还笼罩在失败婚姻的阴影里,尽管在她眼里,郝彤很健康很阳光、还是只同意做普通朋友。

时间推移,她渐渐发现,郝彤与同龄人相比心胸特别开阔、品格非常优秀,而且很有男子气,两人在性格上相辅相成。在郝彤锲而不舍的追求下,最终,陈晓旭彻底走出了阴影,开始新的幸福。两人在生活中相濡以沫,在生意上相互提携,即使是陈晓旭笃信佛教,郝彤也在同一时间信佛了。陈晓旭说:“这不是我引导的,完全是自然的,所以也是缘分。”

如今说起郝彤,陈晓旭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欢喜,两人在生意上亦是非常默契的搭档,可谓是比翼双飞。

虔诚学佛的平和生活

在陈晓旭的办公室里,除了缭绕着轻缓的佛乐“阿弥陀佛”外,有两样东西最为醒目:一件是正对着门的地方立着她在《红楼梦》里饰演林黛玉的经典剧照,一件是办公桌对面墙边设立的佛堂。佛堂桌上摆着一位身穿僧衣的老和尚的照片,和尚慈眉善目,精神矍铄。陈晓旭满怀尊敬地介绍:“这是我的师傅,净空法师。”

现在,陈晓旭每天早上以诵读《无量寿经》作为一天的开始。在入睡前读诵《地藏经》,来检讨和忏悔自己当天的过错,替一切正在造罪业和受苦的众生忏悔,祈愿他们能和自己一起断恶修善。

“白天的工作很繁忙,我会在午休时静坐30分钟恢复体力,效果很好。失败和成功就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了什么,智慧是不是增长了,灵魂是不是长高了,道德是不是提升了。”

喜食素食的陈晓旭时常中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络方式,清清净净地云游四海,寻找她想要的心情与境界,幸福地享受着今天的平和生活。

年近40岁的陈晓旭风韵犹存。问到保养秘诀,晓旭很坦率:“我回到老家看到昔日的同学时,真的觉得她们很沧桑。我想我至今还能维持身材和较好状态的原因,是因为心态的平和吧?这些道理在年轻时我也不懂,但现在知道一个人知足,抱着感恩的心情生活就会活得快乐,也会带来形象上的改变。”

“林妹妹”的温婉才情

1985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组选演员。已经仔仔细细读过两遍《红楼梦》的陈晓旭兴奋得夜不能寐。当时,年仅18岁的她是鞍山话剧团的演员,长得非常瘦弱,爱读书,醉心于芭蕾。

格,都和林黛玉很像,除了不太具有表演经验之外,自己简直就是饰演林黛玉的不二人选。

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在一个深夜给导演王扶林写自荐信,并在自己的照片后面抄下了她14岁时写的小诗《柳絮》。

王扶林怀疑她的表演才能,试探着问她:“你能否演另外一个角色?”她说出的话令在场所有人为之一震:“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

好在王扶林觉得演林黛玉的演员本身应该是个诗人,而陈晓旭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不由得对她格外关注。最终,陈晓旭从上万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世人瞩目的“林黛玉”,并且不负众望,把林妹妹演绎得凄凄切切、楚楚动人,陈晓旭的名字甚至被“林黛玉”所取代。研究红学者众,拥有红楼情结者多,那么陈晓旭心目中的“林妹妹”是个怎样的女子呢?

就让我们一起从她细腻温婉的文字中诉说吧。

几百年来,人们已经把黛玉当做美的偶像。她的美可望而不可及,几乎在所有读者心里都有一个神圣不可取代的形象,隔着一层纱向他们放射出一种超乎尘世的光芒。

而我心中的黛玉,却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女孩儿。她敏感、多思、不谙世故。寄人篱下的自卑感使她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戒心,而孤傲的个性又使这种自卑上升为强烈的自尊。

她保卫者做人的尊严,绝不流于世俗。她随时向虚伪和不公正射出她锐利的“子弹”。她因此树敌太多而常常陷入孤军奋战。

在她短暂的生命里,没有父母之疼、兄妹之爱,因此她向宝玉投入了她所有的情感,因此她把宝玉的爱情当做生命。

他是她生活中的知己,他是惟一真正怜惜她的人。葬花的黛玉一面哽咽,一面低吟葬花辞。宝玉听完“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禁恸倒在山坡上,怀里的落花撒了一地。

看到这里,谁能不为他们的倾心相知而心动神驰?谁能不为黛玉那片伤花感己之情而黯然神伤呢?

我心中的黛玉就是这样一个情真意切的女孩子,真水无香,白璧无瑕,爱得深,爱得苦,充满忧伤的诗人气质,焕发着动人的青春之光。

上一篇:赵学 生命节律的守护者 下一篇:刘令华 看到城墙就想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