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峰的“价值”魅力

时间:2022-10-22 05:48:46

第一次邂逅李江峰的风景油画,端详一会儿,我就被深深打动了!

她画的葵野、松林、白桦树、油菜花等等,明明都是朴素之物,但跃然画面的气度和情感,显得明朗饱满。她运用大笔触、大色块,将寥廓天宇下的自然生命表现得个性鲜明、张弛有度,令我不由自主想起明末清初石涛所言:山川万物之荐灵于人。

多年以来,我阅读了许多风景名家的作品,譬如吴冠中、陈钧德、苏天赐、罗尔纯等等,我发现顶尖高手有个共同点,即并不拘泥于描绘自然的逼真,而致力于艺术家情景交融的独特表现或写意。他们擅长抓住大自然内在气息,似乎都掌握了森林山野海川的“私语”,懂得它们的心底之声,因而绘画犹如得到自然界万生万物的神助,表现得似真非真,却洋溢着超越自然形态的内在之美。李江峰的作品给予我的“感觉”,也在于此。她选择描绘的对象都是人人常见的,却通过风格化的绘画语言,将质朴化为辉煌,将浑厚变得灵动,从她的作品里,你能强烈地感受到万生万物的浓厚情感、昂扬气度,甚至听到自然生命的歌吟或呐喊。

成功的艺术家,其作品里都隐藏着自己“绘画密码”,由此体现出有别于他人面目的“辨识度”。

李江峰的“密码”是什么呢?通过大量阅读她的作品,并与她深度交流,我恍然,她的“绘画密码”并不复杂,但学起来会感到特别难――那便是“价值”坚守。

艺术家不是神,即便禀赋超常,也与芸芸众生一样,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他们在追求非凡的过程中,不得不在精神和物质之间备受钟摆般的煎熬。有的艺术家过于沉迷于为稻粱谋,结果在创作中总想着靠作品去置换房子、车子、票子。有的艺术家善于自律,自艺术道路的出发之始,便执拗于“创造价值”,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不受世俗功利诱惑,而是在“月亮”和“便士”两者中更倾向前者,甘愿过着清苦生活去进行有价值的探索。李江峰即属于后者。从小酷爱涂涂抹抹的她,有幸得到父母的支持和栽培,从事绘画二十多年,她不知不觉走上的是一条“价值的道路”,而不是“价格的阶梯”。正因为她在创作实践中决然摒弃功利意识,远离市场干扰,在纯真的思想状态下探索笔触、色彩与自然万物的微妙关系,由此,她的个人性格、修养、情感得以出神入化,化为画布上的品性和气度。

李江峰自小在“向日葵”“松树”陪伴下成长,她善于与这些自然生命沟通,自然生命也给了她无数灵感和启发,结果,她无论表现辽阔还是浅近、明朗还是沉郁,都显得生机盎然,情绪饱满。尤其,人到中年,她的精神越来越自由,绘画也越来越自在,她的绘画如同抵达了“自由王国”,“我之为我,自有我在”,随心所欲地表达境界、传递价值。

在艺术市场上,“炒作风”向来肆无忌惮,作品的价值与价格不一致并非罕。但我确信,艺术价格基于艺术价值,归根结底,由价值引领的价格才是稳定的。由此看李江峰的艺术作品,明显有着长期向上的价格走势,在目前资本尚未介入运作的情况下,倘若慧眼识珠购藏一些,可能获得可观的回报。依我个人之见,李江峰的融个人性情于葵野、松林中的“大风景”作品,明显与江南温婉之美不同,那种阔远、寂静、生机,能滋养人的灵魂和心胸,陶冶一家老少的性情,这是房产金融类投资品永远无法企及的精神品质。

月亮与便士,纵然都是圆,却截然属于不同的世界。

上一篇:融媒体环境下应急广播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策略... 下一篇:报业转型下的人才需求变化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