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热电厂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22 04:51:44

油田热电厂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油田热电厂污水处理站自1996年投入运行以来的实际状况,以及在此期间设备工艺上所做的一些改造、取得的效果。同时提出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解决方法、建议,以及进一步完善系统设备、提高出水水质的设想。

关键词:废污水;处理系统;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TE14 文献标识码:A

1 系统流程

该处理系统设计原理为:

生物接触氧化池在曝气供氧的条件下,废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生长在池内填料上的生物膜降解,之后进入气浮池。与溶有过饱和气体的水充分接触后,水中微细分散的悬浮物及衰老生物膜汇同气泡一起浮至水面,由刮沫机刮至集泥池,污泥通过压滤机的机械脱水后送至煤场,清水再通过二气浮池进入回用水箱。系统中混凝剂(选用PAC)加药点分别在一氧池出口和二气浮池的入口。

2 污水的来源和水质特点

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再生、反洗排水,含盐量高达4000mg/l;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厂前区和家属区的生活污水,有机物含量较高;也包括煤厂及输煤皮带洗煤水,悬浮物颗粒含量极高。废污水汇合后,进入调节池。水质如下表1。

3 系统运行情况

该处理系统中生物接触氧化池、混凝气浮池是关键设备,起着关键作用。由于厂区污水中含有化学再生排水,含盐量极高,尤其是cl-离子含量高,使氧化池内生物膜无法形成,所以到目前生物氧化池没有起到生物降解的作用,只是靠曝气加氧方式去除一部分有机物。因此气浮池在现处理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浮过程包括气泡产生、气泡与颗粒附着、上浮分离等步骤。多年来分厂技术人员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总结出较好实现气浮分离的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数量的微细气泡,气泡理想尺寸为15-30um。第二是必须使去处物呈悬浮状态或具有疏水性质,从而附着于气泡上浮。

多年以来,油田热电厂对该系统设备或工艺作了一些调整及改造:

2002年7月,由于曝气系统的风量不足、管线腐蚀、曝气头破损,致使曝气不均、偏流,对三台鼓风机及风管线、曝气头进行了更新。这次改造将原管线换为ABS防腐管、曝气头换型为微孔模式曝气器,同时对鼓风机进行了更新。通过改造风管线腐蚀问题得到彻底根治,曝气不均、偏流问题得到解决。

2006年11月,根据水的梯级利用原则,将化学除盐系统再生废液(中和池水)直接引入#1锅炉冲渣。该项改造取得了如下效益:一是中和池酸性水可以直接排放冲渣,减少了加碱费用及一定的工作量;第二,对于污水处理系统来说避免了高含盐污水进入,减轻了该系统的负担,同也为污水的进一步处理奠定了基础。

2007年10月,对三台调节水泵进行了换型,将原液下潜污泵改型为液上自吸泵。原潜污泵易污堵、检修极不方便,如有一台泵故障检修,必须停止整个系统运行,将调节水箱抽空,下到5米深池底检修,不良影响是:系统停运,污水外排;检修危险性高、难度大。换型后单台泵可以解裂维修,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且检修在地面进行,操作危险性降低。

4 存在问题分析

4.1 原空气压缩机供气不稳定,压力变化频繁,无法调整,现已购入两台螺杆式空压机及一台缓冲罐,安装调试后可保证压缩空气稳定供给。

4.2 溶气罐内无防腐,腐蚀严重,同时回流水质差造成多面空心球污堵、进水偏流,溶气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4.3 刮沫机无法实现自动运行,需要人工调节水位后人为手动操作,危险性大,工作量大。通过改造后可实现自动刮沫。

4.4 加药系统加药量无法调整。系统加药方式靠高位加药箱液位差加药,加药量会随加药箱液位变化而变化,加药量不易调整。

4.5 腐蚀问题。由于系统中污水腐蚀性较强,而系统中的设备、管线、阀门均未考虑防腐问题,造成:

集水槽腐蚀、支架脱落;管线腐蚀漏泻;阀门腐蚀内漏。(DN300蝶阀阀瓣腐蚀掉5mm);

沉砂池、计量槽无防腐,设备内壁腐蚀减薄。

5 进一步完善系统设备、提高处理水平的设想

现阶段该处理系统主要依靠气浮法辅助以添加PAC混凝剂以及曝气法来净化处理污水,在来水中没有洗煤水的前提下,出水浊度基本可达到设计要求。但系统中缺少了原设计的除COD步骤,因此出水有机物还达不到设计水平,出水水质如表2。

如何进一步完善系统设备、提高出水水质,根据现有条件,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调整和改进:一是将洗煤水单独处理、循环利用,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二是将化学除盐系统再生废液直接排入冲灰水系统;三是在该系统前增设隔栅、预沉淀池;四是对气浮池重新设计,恢复其曝气生物过滤功能;五是完善溶气罐、刮沫机及加药系统;六是对管线、阀门、集水槽等设备重新更换,使其具有防腐蚀能力。

系统经过上述完善、改进后,可以将洗煤水、除盐系统再生废水分离出去,家属区及厂区污水、雨水集中处理。在工艺上,首先经过预沉淀、滤网过滤去除大颗粒物质及块状杂物,然后经过曝气加氧、接触氧化、生物降解、混凝过滤等工艺处理,达到原设计的水质标准。

参考文献

[1]马铮铮.UASF-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8.

[2]郭瑾龙,力.逆流共聚气浮水处理工艺研究[J].燃气轮技术,1995.

上一篇:浅谈蓄热式燃烧系统和PID温控系统在天然气熔铝... 下一篇:植物油脂废水预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