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源灌区明渠改暗渠复垦耕地建议

时间:2022-10-22 03:41:35

铜山源灌区明渠改暗渠复垦耕地建议

摘 要 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也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与灌区明渠相比,对应明渠缺陷,灌区采用暗渠具有占地少、征地少、效益高、管理容易、使用寿命延长等优势。

关键词 灌区 ;明渠该暗渠; 耕地复垦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125-02

0引言

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也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浙江省是个经济大省,同时又是个资源小省,目前正面临着以下诸多问题:水资源日趋紧张,季节性缺水长期存在,水资源缺口正在日益加大;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我省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可供量的矛盾日益突出;现代农业特别是优质高效农业、高科技农业对灌排保证程度,服务质量,如供水水量, 洁净水质,供水时间,空气湿度,养分供应等均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

1明渠缺陷

为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加大了对大型灌区的节水续建配套改造的投资力度。衢州市铜山灌区自1998年被批准实施第一期节水续建配套项目以来,至今已实施了9个年度,实施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防渗节水,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衬砌明渠混凝土防渗面板。尽管通过多年灌区配套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渠道老化失修、水利用率低等现象,但明渠模式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1占地多

1.5使用寿命不理想

明渠混凝土防渗面板易受气温、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使用寿命较短。

2暗渠优势

与灌区明渠相比,对应明渠缺陷,灌区采用暗渠有以下优势:

2.1占地少

暗渠采用压力管道或箱涵,管道或箱涵埋设后用土覆盖,仍旧可以种植农作物。因此占用土地面积很少。

2.2征地少

暗渠因为占用土地面积很少,渠道建设涉及征地、农作物赔偿也较少。

2.3效益高

1)由于暗渠全程封闭,沿途蒸发和渗漏水量损失少;2)输水速度快,可及时满足农作物用水需求。

2.4管理容易

由于全程封闭,渠道底部基本无淤积,沿线居民也无法向渠内倾倒垃圾,渠道维修养护任务轻、费用高低;明渠容易导致沿线居民的人身安全事故也不会发生;用水计量方便,水费征收方便。

2.5使用寿命延长

灌区采用暗渠,管道或箱涵受气温、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小,使用寿命延长。

3明渠改暗渠技术措施

3.1选择合适的渠道

1)干渠末端的挖方渠道(设计流量5 m3/s以下):由于干渠末端的渠道断面尺寸较小,另外也可以利用渠道两侧山坡的土方回填,而且获得的土地面积较大,一般都可以进行明渠改暗渠工程;

2)支渠:由于支渠断面尺寸较小,而且一般与四周地势相当,一般都可以进行明渠改暗渠工程。

3.2选择合适的暗渠类型

1)无压暗渠

当暗渠内水流存在自由表面时,就称为无压暗渠。

采用的改造方法是:先通过水利计算出圆管断面尺寸,根据断面尺寸预制或者购买混凝土圆管,将圆管嵌入渠道,然后回填土料,最后在管道上铺筑覆土层(1m左右)。支渠的挖方渠段也可以采用这种类型进行暗渠改造。

2)有压暗渠

水流充满整个断面的暗渠,就称为有压暗渠。只要改造成暗渠的渠道取水口的蓄水池高程满足一定条件(主要考虑沿途水头损失,使水流充满整个渠道断面),就能使渠道以有压暗渠的供水方式供水。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有压暗渠供水:一种是干渠地势较高,利用干渠与蓄水池的高差自流到蓄水池;第二种是利用泵站将水抽送到蓄水池。我们一般选择符合通过第一种方法就可以实现有压暗渠供水的渠道进行暗渠改造。

有压暗渠出水口处理方法:利用联通器原理,考虑沿途水头损失,设立出水口窨井,在窨井顶端设出水口,用圆管连接,利用水头差将水输入农斗渠。

3.3设置防淤措施

1)渠道坡降应满足流速大于不淤流速,即流速应大于0.6m/s;

2)蓄水池上游端设立沉沙池;

3)暗渠进水口设拦污栅;

4)暗渠管道沿线设立检查窨井和沉沙池。

4灌区可采用明渠改暗渠复垦情况

经过对灌区渠道现状进行了摸底,经测算,灌区内渠道占地面积情况如下:

铜山源灌区渠道总占地面积约9764亩(其中干渠3457亩,支渠3007亩,农渠3300亩),灌区可复耕面积约8190亩(其中干渠2233亩,支渠2892亩,农渠3065亩)。同时,因灌区渠系基本都处在丘陵地带,可结合黄土丘陵开发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石向荣,叶大岳.衢州市铜山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

[2]徐阳铭,惠帅先,姜子博,李玫,曾小建平.衢州市铜山源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第六期.

上一篇:热强钢的结晶分析与成份研究 下一篇:油气田建设中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