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10-22 03:09:12

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途径的基础上,突破和否定过时的教条,切实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保障作用。在今天,我们面临的形势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高校必须不断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思想困惑与问题

当代大学生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比较正确的人生态度,但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还需进一步加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缺陷:

1.个人主义严重,集体观念淡薄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成功与失败、机遇与挑战是一个需要经常面对的课题,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有些大学生在主体意识上过于强调自我,认为自私是人的本质,把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缺少集体观念,表现为对集体活动毫无热情、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有的把个体需要极端化,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还有的学生受性格或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承受不了突然出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心理调适能力,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当学习上、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则会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甚至迷茫困惑,出现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

2.缺乏良好的道德表现

一些学生在道德观念方面存在许多缺陷,日常行为表现令人忧虑。许多学生口头上追求理想,实际上崇尚实惠;有道德知识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愿意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例如,他们一方面对社会上、的风气极为愤怒,但到了考试时却有不少人通过作弊、替考等不公正的手段来换取自己满意的“成绩”。再比如在就业问题上,有些学生一方面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很反感,另一方面却也不能凭自身实力去谋职,而是同样要通过排挤他人、精心编造假材料、制作假证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道德观念与行为分裂的情况对大学生思想和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3.缺乏进取精神,心理素质欠佳

如今的高等学校里,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尤其是来自城镇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和较好的智力开发条件,体魄健康,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一些学生缺乏坚定的信念和进取精神,主要表现为孤僻、任性、意志薄弱。由于基础教育阶段以应试训练为主,不少大学生除了学习以外很少进行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的学生长期内心孤独,精神空虚,脱离了被动性的应试教育后便失去生活目标,整天无所事事;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和情爱观,没有完全理解爱情与婚姻的真谛,把恋爱作为一种情感寄托的方式;有的学生因思想上的困惑、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困难和情感上的伤害等情绪无法排解,产生心理障碍或出现抑郁症状,甚至失去理智,危及自身或他人的生命。近年来,高校内的人身伤害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他杀、自杀事件接连不断,给学生家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学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学生长期置身于校园文化的特殊氛围中,这种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影响会使学生的思想发生变化。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助于规范青年学生的行为,指导他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要秉承办学理念,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学校与学生、与社会的和谐。二要通过陈设艺术雕塑、制作文化走廊、营建园林景观等多种形式凸显和强化学校特色,同时辅以对社会影响力大、典型性强、贡献突出的校友的大力宣传,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的成就感,就能在认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获得无穷的力量。三要结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锻炼学生品格。比如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医院,开展社会调查。正确认识国情、民情、社情,了解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勉励学生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立志创业、成才、成功。

2.“两课”教学要与时俱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按时代要求丰富教育内容。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从增强“两课”内容的时代性入手,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成果及时充实到“两课”教材中来,使“两课”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增加其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已经出现和将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攻关,以确保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常学常新、常教常新,永葆时代气息。要改革传统思想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避免“满堂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形式上要更加多样化,特别是要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同时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3.突出时代特点,体现时代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学生党团组织的建设,实现教育部提出的本科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的目标,使学生党支部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抵制腐朽落后思潮侵蚀、树立良好学习风气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坚强堡垒。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为大学生竭诚服务的活动。完善育人体系,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即:建设好一支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政团队伍,建设好一支政治坚定可靠、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好一支能从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并在学生中具有较高威信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加强大学校园和学生社区建设,既要把大学校园建设成环境优美、学习风气优良、文化氛围浓厚的文化科学殿堂,又要把学生社区建设成大学生的精神乐园。要按照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着眼于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与信息网络社会相适应、与独生子女成长特点相适应、富于时代性的大学文化,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优化素质、完善人格、提升境界,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心理健康、审美情趣高雅、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和劳动者。

4.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大学生是我国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细致地开展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重视社会实践,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之中

社会实践是高校联系社会的一条纽带,是广大师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列宁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要注意安排师生到基层、到社会中去,通过教学实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支教扫盲、义务法律援助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民情、民生,发现并找到社会所需要的岗位,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的主要时间集中在学习和科研活动,加强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意义十分重大。学生在与教师的密切接触中所产生的思想转化,往往是其他途径所不能取代的。因此专业水平要精深,思想政治工作要过硬,这也是对教师的严格考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14.

[2]王小锡,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德育中“转知成行”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