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教学法的探索

时间:2022-10-22 02:05:00

计算机课程教学法的探索

内容摘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由于职高学生素质一般不是很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处在较低层次,学习积极性不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改革现行教学方法,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十分必要。

关键词汇:职高 计算机课程项目教学法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uter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basic task of the computer. However, due to the high vocational students' quality general is not very high, the student to study independently ability and self-control in the lower level, the study enthusiasm is not high, the computer teaching efficiency is low, the lack of goo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s, the use of that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students' subjective and in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s necessary.

Key words: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project

中图分类号: 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从工业革命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这不仅对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是一项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纵观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些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较难,学生难以消化,职业高中学生素质一般不是很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处在较低层次,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改革现行教学方法,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就十分必要。

二、支撑性理论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国内外教育专家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总结出了多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如支架式、抛锚式和随机进入式等。项目教学法就是在吸取了支架式和抛锚式教学法的优点而得出的,以实际工程项目对象,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和示范,学生围绕项目分组协作、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法在国外应用很多,如新加坡的理工学院和工艺学院广泛使用,我国在机电类学科教学中也有应用。在计算机教学中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2.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3.加拿大的CBE模式、世界劳工组织的MES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4.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合作学习和多元评价理论。

三、待解决问题

1.使计算机教师从根本上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质量观和学生观,进而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2.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对所教科目做到融会贯通,而且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学生的两极分化,特别是后进生在传统模式下学习主动性差,在项目教学中通过合理分组,可以使他们明晰学习任务,消除惰性思想和依赖心理,从而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4.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成败”的做法,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可进行多次和分级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

5.克服教材过于系统、知识链接过于零散的弊端,在一个项目中融多方面知识,注重了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还有利于校本教材的建设。

五、联系与区别

项目教学法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均是将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成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活动,注重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更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不但可以训练他们在工作中与其他同学协调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动手能力和推销自己等方面努力实践。

2.区别:

①国外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学习的,但不能照搬照套,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如项目教学法在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应用十分成熟,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也很 多,但在思维模式和实验条件上有很大差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调适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②国内较多的是在机电类学科教学中得到初步应用,而且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而计算机学科教学涉及软件、硬件、网络、程序设计等多方面,各课程实验项目的开发具有一定难度,且与机电类学科截然不同。

③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多是学习上的后进生,学习主动意识和学习能力较低,接受新方法能力不强,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适应,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适合于职高生的项目教学模式。

七、理论价值: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对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教材建设等进行全面革新,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学习的良好环境,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在其它专业学科教学中也将会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六、实践意义:

1.项目教学法以职高学生为中心,以项目的合作探究为导向,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动机,提高综合运用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2.项目教学法重在改变职高计算机学科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在现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缺乏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项目教学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逐步建立一套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共同发现者的教学模式,必将对职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项目教学法以改革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主线,科学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理论,结合职高生特点和课程实际,精心设计各种“项目”,努力创设互动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情境,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及教材结构的根本变革,并形成体系和特色,指导其它专业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效益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三个传统的中心: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是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下一篇:项目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