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10-22 01:08:24

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课程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任务。本文通过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详细分析,从课程改革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及课程改革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以确保职业教育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发挥。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高职教育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的首批职业大学到现在,经历了探索起步、规模扩张、质量提升三个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高职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期间,高职教育一直没有停下教学改革的步伐,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和寻求合理解决教学质量与就业关系的有效途径。但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针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的现状,如何应对危机,迎接挑战,勇于改革,走出困境,将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随着大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由过去的更多关注规模向更多关注质量的转变,随着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新需求,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的进一步影响,要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的问题。

1.学科本位在课程体系中痕迹明显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太合理,不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课程组织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形成了简单的本科压缩型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一堆知识却不知道能做什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呈现出传统的“学科本位”特性,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直接面对学生的科目课程中,从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还没有形成向以能力为核心转换。

2.课程改革存在着随意性倾向

当前各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思想上,大多按照“两个系统”理论进行,即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但是对两者之间的度的把握上容易产生偏颇,具体实施时往往出现厚此薄彼或随意取消、整合课程的现象,有的重理论、轻实践,有的重实践、轻基础,有的重结论、轻过程,有的重理性、轻感性,有的甚至随意取消基础课程,轻率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如有些高职院校的养殖专业将专业基础课(如动物微生物、动物生理、动物营养与饲料等)的实践部分整合,一起放到实训基地――养殖企业去进行。两个月下来,实际上学生获得的只是养殖动物的经验,而譬如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动物微生物,因企业条件不够,学生根本无法看到,这实质上仅仅是解决了用人单位劳动力紧缺和重复专业课实践问题,结果是学生毕业后还分不清动物正常组织和非正常组织,也没有见过微生物,最终对学生的终身教育造成影响。

3.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方式上的利益化表现

随着近年来高职教育在规模与数量上的快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急剧上升,由此引发的办学条件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状况,有的院校将通识课程的教学全部安排为大班上课,听课的学生多则几百人。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虽然弥补了师资、教室等教学资源的短缺,降低了教学成本,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课堂教学秩序差、学生参与性低,在深层次上制约了通识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和育人思想的内化。

我国高职院校现行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学年制。为适应市场和现代企业的实际需要,有的教学专业将学制三年改革为“2+1”(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其中在校的两年中,基础课程一年,专业课程一年。而常常出现在上专业课时,部分学生因找到好的工作岗位要求提前实习,为避免耽误学生的前程,教学系(部)不得已放行。实质上,三年高职,学生相当于在学校读了一年的专业(技能)。与民间师父带徒弟没有两样。

4.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传统教学评价方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普遍沿用的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即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作业。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和中心,学生是配角和听众。这种典型的知识本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中无需智慧和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无需去思考、探究、评判和创造知识,结果是我们培养的高职学生,形成了新的高学历低技能。另外,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也完全依赖于传统的固定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程安排合理”、“课堂提问精炼”、“板书设计美观”、“教态自然”、“语言流畅”等,完全是对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情有独钟”,这种以教师全面主宰学生学习的一厢情愿式的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与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教学理念格格不入,跟不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5.部分通识课程设置与专业联系的不紧密性

以《高等数学》为例,现行的数学教材,大多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真正贯彻“强化基本概念的教学,淡化数学基本技巧的训练,删去不必要的逻辑推导,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同时,高等数学教学中与专业的联系不太紧密,有些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在各专业的实际应用也不甚明了,不管是机械、电子,还是商贸、文秘,不论是什么专业、什么对象,一律是上完微积分学,而与不同专业内容的融合、衔接不够,从而无法满足各专业发展和工程技术实践对数学的要求。

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职课程改革是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课程观、课程目标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规划与设计。高职教育要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要明确课程思想的主体性问题,要把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思想反映到课程改革中。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作为引导者与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综合发展;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从市场和社会需求出发,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开发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应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学习法。这些方法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另外还应联合企业、行业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

1.课程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要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思想,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加强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强调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以讲清要领、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改革高职课程内容的做法包括:一是高职课程改革既要重视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研讨,又要开发出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本土课程。二是既要重视传统课程内容的改革,又要重视新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结合,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推行导向性的实践方向,实施灵活、多样、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1)专业课程改革

专业课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要针对行业、岗位的需要,深入研究各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进而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及其教学内容。高职教育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的特点,要求课程内容要实际、实用、实践与综合化,如旅游管理专业的饭店管理课程,就可综合饭店管理概论、前厅接待、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等多门课程内容。要更多地选取和设计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教学,基础理论服从于实际应用的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要在课程标准中融入、涵盖职业资格标准,推动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在教学内涵上的整合。

(2)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通识课程改革基本思路是把普通文化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起来,强化它们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服务于专业学习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普通文化课程不可能像专业理论知识那样,按照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这部分知识,因为我们很难在这些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找到非常直接的对应关系。设置这些课程的理论依据应当是能在不同职业之间广泛迁移的关键能力。同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整合,以就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为目标,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现有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愿望。采取适合高职生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来改造这些课程。

“两课”和文化基础课改革应按照人文渗透、提高学生素质、突出应用功能和适应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稳步推进。要积极发挥“两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与法律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文化基础课程根据其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定位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目标以通过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为硬性规定。英语实行分层次(普高A、B两层次,艺术类C层次)教学,并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实行分类别教学。对旅游、外贸、商务类专业,要强化口语教学,并采用专业情景化口语考试;数学课根据各专业不同需要,在课时和教学内容上应提供模块化、菜单式分类教学;语文可注重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突出重点。在教学中要兼顾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双重任务,不仅需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而且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培养科学创新精神,严谨踏实作风。体育课自第二学期起,实行项目选学。

(3)选修课的开设

从学生的就业情况显示,需增设公关礼仪课,提高学生在就业时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且开设时间可设在离校前一学期。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例,还可构建与“园艺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群,互相辐射共享资源:通过专业群的相互作用,在“种养合一”、生态养殖、循环经济、信息贯通的有机融合中,建设好以畜牧兽医为龙头和园艺、农信技术为双翼的专业群,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的。

2.优化高职课程目标

高职课程可以理解为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在就读的各高等职业院校所获得的一切与将来从事职业工作相关的知识与经验的总和。优化高职课程目标,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以社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进行充分的社会及行业企业需求调研,遵循科学的方法与工作流程;二是必须重视课程内容的构建,高职课程的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科学世界,必须要注意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融合;三是要对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整体优化和综合规划。除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重构之外,还要健全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培养能够贯彻先进课程目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3.设立课程评价新标准

首先,要明确课程效果的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教师为主体。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仅是来广泛地接受知识、积累知识的,更主要的是来学习和掌握实用就业能力的,要使他们能在未来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在高职院校中,知识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更应注重的是“知识的应用”。课程的能力目标问题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课程评价新标准的三个原则是: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

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重要转变,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学制度等多种要素。因此,在推进课程改革时,必须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和视野。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合理规划课程改革工作。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也是课程改革的主体。为保障课程改革的质量,尤其要重视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师队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有关的教学改革与实验,提出和推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课程改革的组织管理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必须在学校主要领导的亲自领导下,有组织地全面推进,并加大管理力度。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以教改课题形式确定课程改革的内容、目标,从而形成课程改革小组,学校提供科研项目经费支持。第二,不同专业的课程开发内容各不相同,但都必须经历市场调研、职业分析、工作分析、课程分析、课程开发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组织行业、岗位专家及在岗毕业生和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开发实施。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开发和实施,使课程改革方案更具先进性和适用性,课程改革更显实效。第三,教师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体,职业教育专业课改革的重点是使课程体系从学科体系改成工作体系,使课程内容从知识中心改成任务中心,使课程实施从知识灌输改成项目驱动。为此,要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技术与方法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具有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项目课程教学、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能够引导专家、工人一起进行课程开发。第四,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教研制度,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在改革过程中,及时进行课程评价,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保证课程改革的实效性。

三、结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需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高职院校和教研部门及广大高职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只有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共同参与下,才能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推向健康发展的轨道。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教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形成品牌、形成特色,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真正解决高职教育面临的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济.高等职业教育要把就业导向作为主要办学方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4,(6).

[2]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高林,鲍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东风,葛力力.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论坛,2006,(5).

[5]耿金岭.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探析[J].职教论坛,2004,(30).

[6]赵志群,赵丹丹,弭晓英.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5,(15).

[7]陈良,李明,朱承.试论知识本位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20).

上一篇: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基于职业适应的中职物流专业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