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视角对自我复杂性研究的思考

时间:2022-10-21 11:42:23

基于文化视角对自我复杂性研究的思考

(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

【摘 要】自我复杂性作为当代重要的自我结构模型之一,国内的相关研究却少之又少,未来对自我复杂性的理解与研究必须纳入到中国本土的文化社会脉络中。

【关键词】自我;自我复杂性;文化

文化与自我的研究表明对自我的认识主要基于对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下白人被试的结果。要真正理解中国人,自我的研究必须回归到文化的脉络中。本文试图以自我复杂性为切入点,发掘对中国人自我结构的理解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探讨的可能性。

一、自我与自我复杂性

自我复杂性模型提出自我概念是一个多维度的认知结构,它由自我中的不同方面组成。这些方面即自我维度,它涉及人们看待自身的方式,如社会角色、关系、身体特征等的看法,且每个维度都有一套自己的特征、命题和情感,是人们根据有意义的方式对自我进行组织的结果。Linville将自我维度的数量及这些维度间的关联度作为自我复杂性的指标。她认为,个体在自我维度的数量及其关联程度上是不同的。若一个人从较少的自我维度思考自身或自我维度间存在着很多关联特征,则这个人的自我复杂性水平较低;如果一个人从较多的自我维度来思考自身,且这些自我维度之间的关联特征较少,则这个人的自我复杂性水平较高。高自我复杂性可以缓冲日常生活压力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Linville用激活扩散效应来解释自我复杂性与心理适应间的关系:当高自我复杂性的个体经历压力事件时,因为自我维度的数量众多,这些事件只能影响到自我中的一部分;并且如果自我维度之间的关联较少的话,某个自我维度所遭受的压力也不会扩散到其他自我维度上,从而对其他自我维度造成消极影响。所以,自我复杂性对压力相关的疾病或抑郁起着缓冲作用。该假设获得不少研究的支持。

二、自我复杂性构念的本土化尝试

目前国内对自我复杂性的相关研究不仅少并且基本停留在重复验证层面。虽缺乏直接的实证研究,但来自港台本土心理学者的研究结果为自我复杂性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首先,Yang与Bond证实,对个体与情境要求的一致性强调可能导致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不同的自我呈现,换而言之,个体也许需要持有大量的自我维度以应对不同的情境要求。Luo认为,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东方人,社会交往的最高目标是促成与他人间的长期和谐。因不同情境下的社会规范与要求是不同的,这要求在东方文化下个体的自我体系必须有相对延展性与情境的高敏感性以应对各种情境要求。其次,Peng等人发现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加“辩证”,视对立事物为可共存的关系,表明中国人可能存在一种“既此又彼”非线性的自我认知方式。“既此又彼”的自我观在感知自我时,并不是按照个体内容不变的特质或倾向,更多地依据在特定情境中他们的行为所传递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观点与Linville关于当前情境激活关联的自我维度以引导下一步行为的观点契合:都强调特定情境下,特定的自我认知加工。

有研究显示,自我维度数量的变化是为了建立个人应对资源与情境要求间的平衡。当人们经历更多挑战或压力时,他们将关注于较少的自我维度以更有效地应对和适应。当人们感到自己有大量空余精力时,将寻找新的刺激。而维度间的关联显示出相对稳定性与主观性,表明保持各维度间的认知独立有助于个体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境要求。回到中国文化的脉络中,中国人“自己”的界限是包容他人的,是指一种把别人融合在“自己”中,成为一个“不分彼此”的整体,且这种包容性是依情境而定的。这种“自己”界限的伸缩性必然导致不同自我维度间的关联的灵活性增加但同时又因关系的亲疏而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也就是说,这一界限的划分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即使当前情境也许要求各维度间的关联增加,但考虑到关系在中国人心理中的核心作用,个体在主观上仍能保持着维度间的认知独立。

根据上述推测,在中国文化下,具有良好心理适应的人—高自我复杂性者也许是具有高自我维度数量和高关联的人,且自我维度的数量和维度间的关联因具有相对地可塑性与高情境敏感性而随着时间、情境变化。从长远来看,自我维度的数量可能预示着情境要求与个人应对资源间动态交互中的平衡,而自我维度间的关联体现的是自我概念“分情境的稳定性”。这一动态过程反映了个体追求中国文化最高理想境界“大我”与“小我”合一的自我发展历程。

三、结语

对于自我复杂性未来的研究方向,除了基于文化的理论构建,还需新的研究手段考察其内部机制及其生理基础。如,自我结构以信息加工模型作为解释自我知识组织的基础,这必然涉及到认知操作的问题,但Linville的扩散机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实证证据,用来检验扩散激活常用的启动技术或词汇判断任务并没在自我复杂性的研究中使用,而且该领域的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对外在行为的宏观描述上。此外,自我复杂性的生理基础仍是空白,自我参照效应从东西文化差异入手所进行的脑认知研究是否可以借鉴到自我复杂性中,如何使用生理心理学或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考察自我知识结构将是未来研究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文化与个人论文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 Linville,P.W. Self-complexity as a cognitive buffer against stress-related illness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

[3] Brown, C. M.,& McConnell, A. R.. Effort or Escape: Self-concept structure determines self-regulatory behavior. Self and Identity,2009(8).

上一篇:理性精神的部分缺失及其应对策略 下一篇:回归本我,坚持自己的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