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个性和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创新

时间:2022-10-21 10:31:42

尊重学生个性和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创新

摘要: 通过对影片《Ramona and Beezus》中Ramona的个性分析,得出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学生,用爱感化学生,并且根据学生的个性运用恰当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还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关键词: 尊重;个性;个体差异;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82-01

电影《Ramona and Beezus》中的Ramona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快乐、富有爱心、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的九岁女孩。但她的一些行为在她的老师看来是精神不集中、好动、做白日梦,上课记不住语法及单词拼写规则,不遵守学校纪律。Ramona的老师的行为其实也是现在基础教育当中,很多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所用的传统且死板的教学方式,而这导致的结果便是学生的创新被压制,只会被动的学习书本知识。在家里,Ramona如果做错事,她的家人不像现在的很多父母那样去责怪,而是以宽容的态度化解她心中的担忧。她的好动行为在老师看来是变着花样的哗众取宠,但在她的父亲看来只是精力过于充沛,只要释放出来并控制好就可以了。作为父亲,他肯定女儿的创新意识,让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成长。当Ramona的报告没有完成时,父亲带着她一起实现她富有创新、大胆、勇敢的想法,完成了一幅世界上最长的画卷,同时也纠正了她的一些过于好动的行为,让她能在课堂上联系生活拼写出正确的单词,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赞扬。Ramona的姐姐喜欢并欣赏她的性格,特立独行,从不烦恼是否涂对了颜色,不管别人怎么想,敢于做自己。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们会面对许多像Ramona这样的学生,这时,就要给予他支持、赞扬和尊重。因为作为教学对象,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并各有差异,这种差异有智力上的差异、认知风格或者学习风格上的差异,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不一样。但是,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吞蚀了学生的个性。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这种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一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平等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塑造学生,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及发展的独特性。按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建构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学生基于他们独特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不同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社会处境、生活观点,不同个体对于同一内容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张扬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尊重学生个体,教师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每个学生。在师生关系上,不能单纯把教师置于教育者和管理者的位置,树立教师的权威。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关系。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教师都应一律平等对待,对于学困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还应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这样师生之间就不会存在“猫与老鼠”之间的关系,也会增进师生之间更多的交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敢于张扬,也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气。

二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要想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要对所教的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等个性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个性特点,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进行鼓励性教学。如果是好动,自制力差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可以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到课堂或课外活动上,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去思考问题,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优势来进行比赛,从而让他们获得学习的兴趣。性格内向、认真吃苦,学习方法死板的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的方法,让他们从苦学变为巧学。学习好的学生,不能进行过多的赞扬,要适度,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希望他们做的比以前更好,学会自己设计问题和分析问题,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懂得学而不厌。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要注意引导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消除他们学习倦怠的情绪,注重启发细心引导,对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让他们变厌学为愿学,恢复自信心。我们要相信,只要每个学生都有值得我们去赏识的一面,只要用心教他们,就会从中脱颖而出。

三 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自己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教师要要求学生对老师和课本要敢于提出质疑。教师也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

教师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Ramona的创新被老师忽略甚至压制,导致了她对老师的不满。这样,学生的创新不仅没有得到重视,还遭到了压制,使得学生的心灵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教师不能应该只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一般性理解和运用,更应用发展的眼光去鞭策学生冲破定向思维,使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想象能力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思维活动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加,智力的开发、艺术的创造、科学的发明就都难以进行。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差异,让学生的个性能力得到张扬,个体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胡鉴忠.浅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差异教学[N],教育科学刊,2008(02)

[3] 张燕,陈亮. 我的差异教学[J]. 新课程(教研). 2011(01)

作者简介: 肖生莉,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康德伦理学的道德法则 下一篇:人体比例测量方法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