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10-21 09:01:45

一、德育观

学校的德育是整洁的教室和清洁的校园环境,环境“塑造”人,好的环境打造的是胸有大志,善于拼搏,追求卓越的人;

学校的德育是早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是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

学校的德育是教师得体的衣着,温暖的眼神,知心的话语;

学校的德育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别看孩子不知晓领导们是怎么掌控一所学校的,但是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和谐与否,会尽收眼底,因此,学校德育是一种和谐的气息;

一个好的班风是德育,一场好的联欢会是德育,一个运动会是德育,一个参观是德育,一个好的老师是德育,一个好的班主任是德育,一个好的主任是德育,一个好的校长更是一个德育,而且是一个大德育......

德育不虚无缥缈,德育无处不在,德育工作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不亚于教学工作。

二、有效德育需要抓好三个关键

1、“信”。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笃信好学”中的信,指的是“信仰”、“信念、”“信心”之意。孔子认为,“信”是一个涉及做人、交友、社会、治病、取人、治国诸方面的伦理范畴,它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

德育工作者常常会遇到一些难解决的德育问题,而德育问题往往又是无解的,因此,我们要先树立信心去做德育工作,这样才会有了坚持我们面对问题的信念,学会去艺术的化解无解问题。

第一,要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人无信不立”,良好的信用是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是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石。没有信用或信用不好的人,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将会被社会淘汰。

第二,要强调诚信的必要性。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做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其中有一点就是诚信,社会讲诚信,首先是个人要讲诚信,所以,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只有人人讲诚信,社会才有诚信,我们追求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

2、“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德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德育是死亡的德育;不能培养爱的德育,是失败的德育。

当德育工作者要做到热爱学生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使学生体会理解、接受这种爱。

李镇西:“所有的学生都是爱老师的,关键是你能否感受到爱。”正如世界上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光。有爱,才有投入,才有奉献;爱要爱的真诚、具体、深远、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不是好班主任;教师的爱是人间最博大、最深厚、最纯洁、最无私的爱。

丰子恺先生在回忆录里写了他的恩师李叔同的一段往事:上音乐课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看闲书,另一个学生随地吐痰。李先生是个极其严肃的人,他当场看到了却不出声。下课后,李先生请那两位学生留下来,用很缓和的声音对他们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闲书也不要随地吐痰。两个学生觉得老师小题大作,刚要申辩,只见这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向他们鞠了一躬,两个学生顿时满脸通红。

每个学生都有权享受关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优生”身上优点固然多,“学困生”身上也有闪光的地方。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是班主任不偏袒、不主观臆断的最好表现。

“爱胜过一切说教”,语言是师生交流的主渠道。若我们恰当地使用富含爱意的语言与学生谈话,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学生有了进步时,可以鼓励他:“有这么大的进步,真了不起,要继续努力哟!”学生表现很出色时,可以夸奖他:“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如学生失败了,可以告诉他:“别灰心,还有下一次!”学生受到委屈时,可以信任地说:“老师相信你……”也许这一些简单的话语,在不经意间就让你困扰的德育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角”。

角,角色。扮演不同的人物。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他的意思是:自己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自己就应该自问自己对别人的仁爱;自己管理别人,别人却不受我的管理,自己变应该自己反问自己的智能如何;自己对别人很有礼貌,别人去不加理睬,达到,自己就应该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凡是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身做对了,天下的人自然会归服与你。

总之,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学生当做塑造对象,把自己视为“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常常持着“评价性学生观”来开展德育工作,这往往会让自己遇到很多障碍。德育工作者该随时的转换自己的角色,有的时候做学生的服务者、协助者;有的时候做学生的朋友、参谋,甚至“同伙”。不是去帮学生判断事情的对错,而是给予学生尊重、理解、支持和信任,设想学生的处境和感受,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赞成、认可学生一切思想和行为。通过帮助学生理清事实,澄清其价值观念体系中的矛盾,培养学生的抉择能力、判断能力,引导其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的德育工作者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上一篇: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空白”艺术 下一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四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