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学生分奖金

时间:2022-10-21 08:10:35

我和学生分奖金

评选“文明班”是我校一项考核班主任每月工作的重要管理制度。学校每天从纪律、出勤、清洁卫生、学习等方面对每个班进行考核评分,每个月统计一次,然后以班额的30%比例从最高分依次取若干名评“文明班”。学校对被评上“文明班”的班级授予流动红旗,该班的班主任还会得到两百元左右的经济奖励。

为了评上“文明班”,班主任在学生的管理上绞尽脑汁,方法层出不穷,我也不例外。但是班里总有一些“反叛”学生不会轻易放弃他们那种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他们表面服从管理,私底下还是我行我素,因此我每天都与学生在扮演着“猫”与“老鼠”的对立角色,工作辛苦,可是效果不佳,能被评上“文明班”的概率很小,一个学年能被评上一两次就不错了。

面对我的严格管理,有些“反叛”学生甚至挖苦我说:“老师,你管得那么严,不就是为了多拿点奖金!”弄得我哭笑不得。后来,我琢磨学生说得也没全错,被评为“文明班”,他们得到的只是精神上的奖励――一面流动红旗,而我得到的不但是精神上的,还有实实在在的一两百元钱。“文明班”是学生和我一起创造的,成果却没有一起公平地分享,跟他们只讲精神文明而忽略物质文明,这明显与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原则相违背。

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改变管理模式――我要与学生共甘共苦,一起打天下,共享成果。于是我在班会上向学生宣布,如果获得“文明班”,我要把学校奖给班主任的奖金中的70%拿出来作为班级的活动经费。话音刚落,全班一起欢呼起来,并且决心以后要多拿“文明班”称号。果然从此以后,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班干的工作热情更高了,和我交流如何管理好班级的话题变多了;班干与班干之间、班干与同学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了;“反叛”学生在班干和同学的监督和帮助下,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了,自觉性加强了。

被评为“文明班”不再是我个人的愿望,而是我和学生共同的目标,我和学生成了力往一处使的战友关系。角色的转变使我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时刻盯着他们,我的工作轻松了很多,效果却比之前好得多。由于每个班级成员事事都为班着想,整个班的事务每天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各项评比、检查都得优秀,在一学年里,我所带的班连续八个月都被评为“文明班”,是全校被评为“文明班”最多的班。

自从实行“和学生共同管理,共同分享成果”这一新的管理模式以来,我获得的奖金不但没有因为和学生分享而减少,反而增加了。更重要的是,我的班主任工作比以往更轻松了,效果更好了;我和学生的关系也更和谐了。

或许有人会怀疑,用经济奖励的手段来管理学生,会助长学生的拜金思想。我觉得大可不必这么想:首先,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凡是设立的奖项都直接或间接和经济有关联,只是金额大小不同而已,给付出了努力而获奖的学生发奖金也算是合情合理之事。其次,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才获得的一百多元对于一个班几十号学生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数额而已,用不着对学生谈“金”色变。事实上,学生之所以那么努力地配合班主任争取拿“文明班”,并不只是为了拿那点奖金,而是在我的管理下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等和尊重,通过积极参与这些“文明班”评比活动,不但他们自己的思想品德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会得到一点经济奖励,何乐而不为呢?

和学生分奖金,体现了班主任“平等、尊重、合作、共享”的管理理念,营造了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激发了学生培养良好品德的主观能动性,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还提高了管理效果,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作者单位:广东信宜中学)

上一篇:主位结构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下一篇:班级管理从不伤人开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