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疗法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1 08:03:08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疗法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疗法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卧床休息、牵引、中西药物、椎管内注药,配合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后的表现。结果:采用非手术综合疗法2~4个疗程后,其总有效率达95.81%,无效率4.1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部分患者可采用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并且能够在社区医疗点中应用。

关键词 综合疗法 社区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3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男92例,女34例;年龄19~78岁。病程1周~10年,均经临床检查、X线摄片、CT、MRI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标准:①疼痛好发于下腰,且向下肢放射。②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发作期。③有局限性压痛点。④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⑤皮肤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⑥脊柱姿态的改变。⑦X线腰椎正侧位片提示脊柱侧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⑧CT提示有椎间盘突出。其中前4项为基本根据,第8项为确诊根据[1]。

治疗方法: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红花注射液20ml静滴,1次/日;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静滴,120滴/分,2次/日,3天后停用;急性期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入壶,2次/日,3天后停;若合并有终板炎的患者加用抗生素1周静滴。②卧床休息:在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3周,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及突出物的还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使疼痛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每次活动时,腰部一定要使用腰部保护用具,并注意避免腰部突然受力。尤其3个月内不作弯腰持物动作。③硬膜外注药: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mg,曲安萘得20mg,生理盐水10ml椎管内慢慢注射,1周1次,根据病情重复3~4次。对于椎管狭窄、椎间盘术后复发的患者加用玻璃酸钠2.5ml。④牵引:采用腰椎治疗牵引床,患者平卧牵引床上,固定带分别固定胸、骨盆部,水平牵引,时间30~40分钟,牵引力10~20kg,1次/日,2周1疗程。⑤中药口服:口服独活寄生汤具有活血通督,补肾益气,活络定痛。其药品成分党参、黄芪、独活、寄生等,具有活血通督,益肾通络等功能[2]。⑥功能锻炼:在治疗的同时和疼痛渐缓解后,嘱患者进行加强腰背肌及腹肌锻炼,多采用“拱桥式”和“飞燕式”锻炼,以及二替直腿抬高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腰腿痛等自觉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②显效:腰腿痛等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过重活动后有轻度疼痛和不适,休息后消失,基本恢复正常工作。③有效:腰腿痛等自觉症状部分消失,活动轻度障碍,部分恢复工作。④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胜任工作[3]。

结 果

治疗1~4个疗程。126例随访中,治愈22例,显效98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81%,无效率4.19%。

讨 论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多发病、常见病,它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

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变脆以致最后断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4]。

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一次较重或多次反复轻微外伤,甚至日常活动腰椎间盘压力增加时,均可促使退变和积累性损伤的纤维环进一步破裂、髓核突出,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机械和化学刺激引起受累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组织产生炎性反应,病变神经血供受阻,并发生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引起放射性痛,故有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以及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临床非手术治疗根据病因及病理改变,静滴地塞米松以抗炎,红花注射液以活血化瘀,甘露醇以脱水消肿。中药及抗生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的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作用,可以减轻炎性反应程度,缩短炎症期,减缓结缔组织的形成,促进变性神经纤维恢复,减少胶质细胞和胶质纤维,减轻瘢痕。化对周围神经组织的挤压,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硬膜外注药有“液体剥离作用”,使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及周围组织分离,减轻压迫,局麻药可阻断神经对疼痛刺激的传导,消除肌肉痉挛,改善病变部位及神经根血运和营养代射。曲安萘德能抑制局部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减少致痛物质的产生,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具有抗炎、提高痛阈、抑制纤维细胞增生粘连。维生素B族具有营养细胞和神经的功能可使压迫损伤的神经细胞得以修复,从而改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的传导功能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加宽,椎间盘内产生负压,消除不利于腰部软组织的外力,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血管受压的症状。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加宽,减少椎间盘内压,扩大椎管容量,消除不利于腰部软组织的外力,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血管受压的症状。功能锻炼可增强腰背肌力,纠正不良姿势,改善腰背柔韧性和调整局部肌肉的张力,特别是对脊柱内外平衡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使腰背肌起着肌肉夹板作用,有利于恢复腰背肌的功能。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首选非手术综合疗法。严格掌握适应证,是保守治疗成功的关健。适应证:选择初次发作,病程短;病程虽长,但症状及体征较轻;经特殊检查突出较小;虽脱出间盘较大,但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或患者年龄较大同时伴有手术禁忌证者可试行保守治疗。如果用综合疗法1个月后不见明显效果或症状逐渐加重的患者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以免形成神经的不可逆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往往是反复发作的病种。患者最希望能在社区解决。这样患者在家门口能得到家人的照顾,并且能降低医疗费用。在近年的实践中,在社区解除大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7,3.

2 包春宇,马长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中医正骨,2010,10.

3 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5):52.

4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3-221.

上一篇: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芬太尼联合异丙芬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