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统计分析帮扶经济社科进步

时间:2022-10-21 05:50:06

增强统计分析帮扶经济社科进步

单位:海东地区统计局

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扎实开展统计调查工作,强化统计信息职能,整合统计资源,把工作重心移向搞好统计服务工作,把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作为提升统计工作地位的基础工作来抓,找准突破口,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贴近实际,注重时效性和针对性,努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优质、快捷的统计资料和分析建议,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统计职能作用不断彰显,统计地位不断提高。

明确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为提高统计服务质量,我们采取了抓队伍建设、建激励机制、盯形势分析、促工作落实四项有效措施来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抓队伍建设。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不断培养既会统计业务,又会计算机操作,又能写作的统计复合性人才。在队伍建设中以创建“学习型单位”主题活动为载体,采取了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干中学、学中干,送出去强化培训等方式,提高统计人员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分析写作水平。建激励机制。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制定了统计工作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将每个人员的工作职责具体化、量化考核,明确责任,任务到人,年终兑现奖罚。盯形势分析。为了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准确把握对全区经济形势的研判,找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区统计局每个季度组织召开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邀请地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县统计局的人员一起座谈分析地县经济运行情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剖析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为地区领导决策服务。促工作落实。为了搞好统计服务水平,认真办好三个内部刊物,即《统计与分析》、《统计快报》、《统计信息》。局领导明确分工,每人负责一个刊物,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抓落实,定期进行督促检查,保证了刊物时效性及质量。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统计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注重实效,创新服务方式

根据各方面对统计信息需求多样性的特点,积极改进服务方式,采取新的举措,来满足不同层次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改变以往被动服务为积极主动服务,创新开展了“四种服务”。一是开展“需求式”服务。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需要什么,我们及时尽力提供什么。二是开展“提醒式”服务。强化调研,及时把握经济运行的脉搏,主动搜集整理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提供给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借以提醒或警示领导和有关部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变化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开展“预警式”服务。参与经济宏观调控,及时追踪经济运行的动态走势,发挥统计“预警”作用,强化了对经济运行、重大项目实施、民生政策执行情况、节能降耗的统计监测,查找和分析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根源及影响因素,向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建议,作为党政领导工作中的参考,满足了党政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四是开展“鼓舞式”服务。提供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和经济增长的亮点,“十一五”发展成就,参与新闻宣传,鼓舞人心,扩大成果,达到了增强信心的效果。在强化统计服务方面,充分发挥统计信息优势,积极拓宽统计信息渠道,不断推进统计服务的科学发展。2011年,按时了《海东地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并在《西海农民报》、行署网等媒体上进行了;编辑出版了《2010年海东统计年鉴》、《2010年统计提要》、《第二次经济普查统计年鉴》;编印了月度《2011年海东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及时提供全省八州(地、市)及相关各县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信息资料,及时向地委、行署和地区考核办上报了年度地、县目标责任制考核数据,为全区目标考核及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客观翔实的数据依据,保证了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组织人员对全区20多个部门“十一五”以来的发展数据进行了整理汇编,印制了《海东地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一书,图文并茂地反映了全区“十一五”时期五年来的发展成就,为领导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地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认真搜集整理相关数据,为地区撤地建市及撤县建市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结合海东实际情况,通过与住建、民政、财政、社会保障、气象、环境保护等多家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重点关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卫生等民生指标完成情况,为地委、行署和部门及时掌握全区民生指标落实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组织人员精心准备,认真参与《海东地区志》编撰工作,对地区成立三十年来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变化以数据和文字形式分别给予加以说明,就统计部门职能等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概括总结。另外,积极发挥网络优势,打造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满足了从网络查找统计信息的需要。发挥统计信息优势,积极开展咨询服务。指定专人对外提供统计服务,及时为需要统计信息的单位提供统计资料,年内开展咨询服务350多人次。

积极作为,统计服务成效显著

在统计服务中,努力克服影响统计服务质量的各种因素,积极作为,深入探索新时期统计服务的新思路、新举措,建立和完善统计服务的新机制、新平台,进一步摸索和拓展统计服务的新方法、新手段,更加充分地发挥统计的职能,不断创新服务思路,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服务精品,提升服务层次,使统计服务更上一层楼,并得到了地委、行署及领导的表扬和肯定。全年撰写统计分析和调研文章27篇,其中地区领导批示的分析7篇;统计快报80期、统计信息72期、人口普查信息5期。统计信息的数量、质量和采用率进一步提高,被地委、行署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采用率达到了75%以上,统计信息的报送和采用在地委、行署的信息通报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向省统计学会推荐优秀论文9篇,其中4篇获奖。地委书记于丛乐同志在5月份行署办转发海东统计局撰写的《对加快推进海东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一文作了重要批示“这篇文章有分析、有见解,是一篇好文章,文中的不少思考值得地、县各级党政领导一阅,请地委研究室加编者按,发全区,并号召全区干部围绕三大历史任务和八项奋斗目标开展学习、研究活动”。上报省统计局的《着力推进海东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海东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对策》两篇调研文章被评为优秀文章。总之,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永恒主题。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海东地区统计服务工作赢得了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统计的地位和作用也进一步得到显现。

上一篇:强化自身建设促进教导科学发展 下一篇:持续调查研讨推进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