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视角下中部地区三大城市圈(群)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21 05:48:26

“两型社会”视角下中部地区三大城市圈(群)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摘 要】随着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独特地位日益凸显,而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因三者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在中部崛起中起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增长极。在研究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将三个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对加快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部地区;城市圈;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一、引言

城市群是区域空间组织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日益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形象的代表。

中部作为东部发达地区到西部大开发地区的过渡地带,是东引西联的桥梁,中部的崛起是国家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下,同时出于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家先后成立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个“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目前各城市群之间已形成了“争王夺位”的竞争局面。由于各自选取的年份和参照对比的数据存在差异,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有所不同,也就无法通过对比发现各个城市群的优劣势。因此,通过选取统一的年份和统一的参照对比数据样本,对中部各个城市群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进行整体性比较分析,可以找出各自的优劣势,并就此各自制定相关政策来调整和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优化配置,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努力提升城市群的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中部三大城市群的界定

城市群作为特定区域内城市的集合体,其形成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按照苗长虹关于城市群的界定标准,目前在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三大城市群,分别为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其中,武汉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和潜江等9个城市;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包括郑州、洛阳、开封、许昌、新乡、漯河、焦作、平顶山、济源等在内的9个省辖市;长株潭城市群以长沙为中心,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呈“品”字型分布的城市。

中部三大城市群虽然在中部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其经济发展质量受区域总体发展状况的影响,在全国所处的地位不高。按照城市群等级的划分标准,武汉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主要指标接近于中型城市群的要求,而长株潭城市群则属于典型的小型城市群,中部地区目前还没有形成像长三角和京津唐那样的大型城市群。

三、实证分析

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对中部地区三大城市群进行研究。本文选取2004-2009年全国以及中部地区三大城市群的GDP和三次产业总产值数据,以2004年为基期,2009年为末期,以全国数据为参照样本,进行偏离—份额分析。

(一)中部城市群区域经济的总体比较分析

从份额偏离和总增长方面看,从2004-2009年,武汉城市圈实际经济增量(G)比按全国增长率计算得出的增量(N)少185.31亿元,增长速度也低于全国水平4.8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其竞争力份量负推动效应造成的,同时,2003-2007年湖北的经济增长率在中部地区也是处于倒数位置。而其余两个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增量和增率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中原城市群以高出全国水平1287.62亿元居增量首位,长株潭城市群则以高出全国水平49.82个百分点居增率第一位。在结构偏离方面,中原城市群以70.63亿元的偏离量独占鳌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紧跟其后,说明这三个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效益较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从竞争力偏离看,除武汉城市圈外,其余区域的偏离量都为正值,表明这些区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二)中部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从份额偏离和总增长方面看,三个城市群的第一产业的实际增量均低于按全国规模增长率计算得出的增量,说明三个城市群第一产业发展缓慢,低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除武汉城市圈外,其他城市群实际增量均高于按全国规模增长率计算得出的增量,其中中原城市群增量最大,比全国规模增量水平高1193.49亿元;第三产业,所有城市群实际增量均高于全国规模增量水平。从结构偏离看,三个城市群出现“一高两低”局面,即第二产业偏离量高,第一和第三产业偏离量出现负值,说明各个城市群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第一和第三产业制约了其经济总量增长。从竞争力偏离看,武汉城市圈在第二产业方面竞争力偏低,而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则显现出明显的优势。

(三)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

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相对较低,且内部差距较大,呈二级梯度分布。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排名靠前,中原城市群排名靠后。中部城市群的主要差距在技术水平、生态化水平、国际化水平和就业结构上,但在人力资源结构上差距很小。中部城市群优势较弱,仅在工业产值结构和人力资源质量上略有优势,武汉拥有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和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这表明中部城市群重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

武汉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较高,居中部第一。主要是就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三大目标层高度排在中部第一,其次工业产值结构和人力资源质量等准则层高度也排在中部第一。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也较高。主要是产值结构和产业生态化两大目标层高度较高,尤其是工业结构、要素结构和产业生态绩效水平较高,分别位于中部第一和第二。主要劣势为三次产业结构落后、人力资源质量较差和产业国际化程度较低,表现为农业产值比重过高、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高学历人口比重偏低,外企产值比重低,外向型经济规模小等。

中原城市带产业结构高度较低,排在中部最后。主要劣势是产值结构高度、技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上均较低,尤其是工业产值结构、要素结构和产出国际化水平均排在中部最后。主要优势在于人力资源和产业生态绩效上,均位于中部第一,尤其是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位居中部第一,表现出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外流人口少、高学历人才较多等,以及工业废水和废弃物排放量较低等。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样本,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中部三个城市群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从区域整体情况看,在全国范围内比较,中部三个城市群总体产业结构素质较好,竞争力较强,但第一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发展较快,区域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

2.从城市群之间的比较看,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结构总偏离量较为合理,其中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量最大且其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增率最高。武汉城市圈则因区位竞争力的负推动效应,尤其是近年来其第二产业缓慢发展,导致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3.从产值结构高度看,中部城市群农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工业加工程度较低,重化工业比重大,污染大,但人力资源比较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而珠三角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相对更大,工业加工程度较高,但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要素结构有待提升。

参考文献:

[1]姚士谋.基于城市群概念的新认识[J].城市研究,1998,73(6):15-17.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0-154.

[3]刘承良,田颖,梁滨.武汉城市圈产业经济的系统性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66-70.

[4]李致平,徐宝英.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竞争优势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19-22.

[5]牛少坤.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J].理论与改革,2006(10):26-29.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栾明月(1990—),女,新疆克拉玛依人,武汉工程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朱雪洁(1988—),女,湖北十堰人,武汉工程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淮安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状况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