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21 05:28:33

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要让幼儿真正地接受所学的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就要牢牢把握准幼儿心理,采用新的方式,有的放矢,联系幼儿生活经验,逐渐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

一、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一生下来就对眼前的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这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有了这样的好奇,孩子们就想去探索。但是由于孩子们还处在幼儿期,对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只存在于表面,并不能清楚其中的缘由,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当然,为了保持孩子们的这份好奇,我们在引导的时候就应当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这样一来就能调动幼儿的有意注意,提高他们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喜欢学、学会学。例如:在中班美术活动“奇妙的圆”这一教学活动中,在“元元”把一个圆变成苹果,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花,四个圆变成了蝴蝶,让孩子们发现不同数量的圆通过添画可以变成各种不同事物,然后让孩子们在这个基础上思考还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孩子们围绕这个问题和自己的同伴一起想一想、说一说,使整个活动的气氛活跃起来。到底哪些圆还能变成什么图形呢?孩子们急于回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人人渴望寻找奥秘的心理状态,进而激发了幼儿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以及兴趣。

二、通过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产生常常都伴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幼儿园教师每天都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孩子们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越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作为幼儿教师,不单是孩子们的老师,还是照顾孩子们起居饮食的妈妈,更是孩子们嬉戏娱乐的朋友。要想孩子接受你,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们建立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幼儿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都喜欢幼儿园的生活,这里有好玩的玩具,有无数的朋友,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在教学中让孩子们经常感兴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在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平等对待他们,每次进入教室都应该而是把自己的“微笑”带进教室,热情地接孩子,使孩子们能感到老师是友好的,是爱自己的,不是来批评他们的,是来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还应改真正把幼儿看成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行,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多表达、多操作,同时,教师要学会表扬,尽量不要去批评孩子,针对孩子们的情况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幼儿回答,使每一位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果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应该与孩子展开讨论,和孩子们一同思考、解决,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老师和他们在一起,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这样有助于增进老师和孩子间的感情,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

三、通过学具操作、媒体教学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对动手操作的活动显得尤为感兴趣,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能够一下子吸引他们的眼球。例如,在中班数学“小兔逛超市”这个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水果卡片,同时布置了一个超市的背景,孩子们一下子就被超市所吸引了,迫不及待地想变成“小兔子”去“超市”购物了,在“超市”里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购买到,活动获得了很大的成效,孩子们基本都能达到目标,也应征了玩中学这个道理。所以利用学具的操作,创设参与条件,面向全体幼儿,是贯彻落实主体教学的重要措施。当孩子们能主动学习的时候,思维就随之展开了,兴趣就被激发起来。

现代社会不断推行“数字化”教学,幼儿园不断汲取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利用多少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其中,多媒体的运用较为广泛,经过多年的教学,我们发现多媒体的运用也能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在中班数学活动“摘果子”中,可利用PPT制作课件,课件精美的果园图片、操作展示的各种效果,以及声音的提示深深吸引住了大家,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精心设疑质疑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孩子们对生活中某些现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通常是因为他对这些现象感到奇怪,不懂得究竟是什么原因,有了这样的质疑,他们会认真地投入到对这一现象的学习中去。同时,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提问,很可能会将幼儿的思维状态转入到“最近发展区”中,从而激发了他们思维兴趣。如在中班语言活动“小猴变魔术”这个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图片,猜故事,先请他们观看图片,根据自己看到的大胆猜测,然后在继续观看下面的图片,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这样一来老师利用有目的、有意识地设障立疑,使孩子们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一直处在积极思考状态,让自己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激发学习兴趣。

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的教材内容,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使教学活动变得多样化。比如:直观式的教学方法、竞赛式的教学方法、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方法都能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1.直观式。教师在开展任何一个活动时都应该精心设计教具和学具,多创造机会让幼儿动手操作,再动脑思考,让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一定的表象。把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提升到抽象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2.游戏式。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基本活动,由此可见,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游戏不单单是在于课余时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把游戏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如:“红红的枫叶”“小兔子运货”等贯穿游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活动更为投入,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情绪,使他们轻松地中学到了知识。

3.竞赛式。在教学中可运用竞赛方式,提高幼儿活动兴趣。我们都知道幼儿具有好奇心,竞赛可以对刺激幼儿好奇心,让他们踊跃投入到学习中。

4.讨论式。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他们喜欢说,我们就可以为幼儿创造条件给予幼儿适当的时间去讨论,使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在讨论中总能看到他们积极的样子,同时,教师可以灵活地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收到更好的成效。

上一篇:引入新媒体 用好新技术 构建互动课堂 下一篇:家访——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