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课程 创设新环境

时间:2022-10-06 12:53:29

落实新课程 创设新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下面是在实施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环境创设中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主题墙面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在内容上不像以前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如今,墙面环境主要是跟随主题而走,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体现幼儿为主的设计理念。

1.环境创设追随主题内容而变。环境应是体现主题的窗口,而主题目标应紧紧引领环境创设的方向。环境为主题服务,为幼儿提供发展的支持和情境学习。

如:随着主题活动《环保小卫士》的开展,我根据主题内容创设了三块主题板块,分别为“保护环境的标志”、“美丽的小区”、“我喜欢的环境”。孩子们在美工屋里找来了五颜六色的彩纸,有剪圆形的、有剪三角形的、有菱形的,在亲手设计的图形上画上禁止吸烟的标志、禁止乱砍树木的标志、禁止乱扔垃圾的标志等。有条件的幼儿,在家长的配合下,拿起照相机拍摄了一组组优美的社区环境图:绿绿的草坪、婀娜多姿的树条,五彩缤纷的花朵。善于画画的孩子,则拿起画笔,把他们对美的理解毫无掩饰的诠释在画纸上。总之,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和喜好,从他们的角度设计、捕捉、描绘他们心中最美的主题墙。

2.环境制作体现幼儿为主的理念。幼儿到了大班以后,无论思维、个性或其他方面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自主性。他们已不愿跟着大人拟定的模式去学习、去活动,因为环境的主角是幼儿,我们不能把这个权力剥夺去。所以,要做到环境的创设中让幼儿为主体,而老师起引导的作用。

如:《春天真美丽》的主题创设中,我与幼儿商议后,决定制作“我们去春游”、“小蝌蚪找妈妈”、“春天来到我们班”的主题板快。孩子们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带来了春游的照片,还附上了简短稚嫩的话语。当好伙伴围坐在他们身边时,他们滔滔不觉的介绍自己旅游的所见所闻,真像一个小导游。心灵手巧的女孩子更热衷于做春天姹紫嫣红的花朵和美丽多姿的蝴蝶;能力稍差的孩子就画小蝌蚪,折折中班学过的青蛙。总之,整个活动室谁都不闲着,个个都是创设的主人。他们在环境创设的步伐中与环境融合,在操作、比较、判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捕捉灵感、获得启示、习得经验。

3.环境创设中的动态化。环境创设中的动态化是指主题墙面创设的内容不是一呈不变的,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可创设一个大环境然后逐步的深入与丰富。

如:大班主题“准备上小学啦”,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也是孩子们进入大班后,经常讨论的话题。比如“幼儿园的最后一次生日啊!”“送给弟弟妹妹的礼物呀!”这些墙饰都可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变化。活动中,幼儿不断收集、储存、整理、交流与分享信息,他们的观察、思维、交往以及表达的能力均获得了提高。小的内容经常在换,但大的主题,我们还是保留了!

动态化也表现在墙面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因为教师在环境墙面布置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注,里面蕴含着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真切的情感,另一方面,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会在墙面上寄托自己心愿,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使环境变了,体验成功的喜悦。幼儿真正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墙饰中,让墙饰真正成为幼儿与教师近距离的“对话”,也可以发展儿童的各种兴趣,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二、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

1.区域环境创设与主题教育目标一致。区域游戏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区域环境创设应该从主体活动的特征出发,与主题目标一致。

如:《小问号》的主题实施中,我收集了各种天平或弹簧秤,里面摆放了生活物品,练习测量生活中的物品,比较轻重,引发幼儿对生活物品的关注。科学区中提供乒乓球、塑料球、蛋壳、油泥、圆形瓶盖、纸、胶水等,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不倒翁,体验制作的乐趣。阅读区提供《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或碟片以及各种有关科学发明创造的故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观看相关书籍和影碟,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总之,区域游戏应跨越生活、学习、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领域,而构建的内容应与主题教育目标统一一致。让幼儿在课程、游戏整合的环境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区域环境创设中注重互动性和操作性。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区域活动的环境正突破传统教育中的静止、纯美化的特点,逐步转变为互动的、可操作性的环境,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

我在做做玩玩区角中给幼儿创设尝试的环境,提供丰富化、多样化、层次化的材料,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玩一玩、试一试、做一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了配合教学活动《我的发明》,投放了幼儿收集的纸盒、瓶子、布条、吸管等,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小天地里制作火箭、汽车、电脑、花篮,无拘无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在互动的、可操作性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尝试和成功的快乐。

3.区域环境创设与幼儿生活接轨。区域环境的创设应该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固有经验,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去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如果环境创设与幼儿生活脱节,幼儿常常会陷入生活经验与实际环境无法连接的尴尬境地。

如:冬天的主题开始,就创设“吃火锅”的环境。但是,孩子们并不能很好地沉浸于这个活动中。他们只是简单玩橡皮泥或者做以前做过的剪窗花游戏,甚至拿火锅的“锅”去当了他们的帽子——原来很多孩子没有相关的经验,而家长也缺少这方面的知识,没有去引导孩子。后来一次活动中,我们请家长带着孩子去吃火锅。吃时,告诉孩子各种各样的菜名,或去超市时顺便光顾一下各种火锅原料的柜台。孩子们周一来园之后,原本冷冷清清的火锅前热闹了起来,我们因势利导地加入了半成品材料,让幼儿自己制作各种好吃的火锅食品,如蛋饺、蟹等。看来区域活动的创设只有贴近幼儿的生活,才能深受幼儿的喜欢,并能在有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上一篇:施与温情 伴生成长 下一篇: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平等和谐的幼儿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