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使学生爱提问

时间:2022-10-21 05:28:12

如何促使学生爱提问

课堂提问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也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课堂提问状况并不令人乐观,绝大多数学生表现为不想问、不敢问、不会问,只会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提问和现成的答案。在教学中我经常思考:学生怎么就不爱问呢?怎样促使学生爱问呢?下面我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一、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

“不想问”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提问的原因之一。不想问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师问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老师总是提醒学生在课堂上不要插嘴,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堂上死气沉沉,渐渐地学生就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就没有提问的意愿,总是习惯当“收音机”,被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如何才能改变现状、激励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我认为应该在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上多下功夫,实践中发现采用下面的方法效果较好。

(1)登记提问次数。学期一开始,我把全班分成八小组,每组发登计卡一张,开展组与组,人与人的竞赛活动。组长负责登记课堂发言次数,每周一小结,评出优胜组,分别奖给小红花,期末又进行评比,评出“积极发言奖”。这下,课堂上变了样:大家踊跃发言,气氛活跃,大大地激活了同学们提问题的兴趣,渐渐地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2)促使学生互相提问。让学生上讲台,扮演老师角色。这样,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学生提的问题很多,都想把这位“老师”难住,看“老师”的反应。而学生要当好“小老师”,就必须思考解决的办法,以防被同学的问题难住;这样,学生的顾虑少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思路开了,提的问题也就多了。如上《质数、合数》一课时,我出了这样的题:1、2248、27、49、1125、3303中哪些是合数?当学生在黑板上答题结束后,其它学生就给他提问了:你通过什么方法知道2248、3303是合数?1为什么不是合数?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强化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学生的注意力都十分集中,因为他们想看看这位老师是否称职。

二、锻炼学生提问的勇气

“不敢问”是学生在课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敢问的最大的原因是学生缺少提出问题的信心,怕说错了被同学们讥笑、被老师批评。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平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维护课堂秩序,我们大多数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幼稚、肤浅甚至是错误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博大的宽容心,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而且对其他学生的嘲笑不加以制止,那么,你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就是:问题不好,不该提问。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学生逐渐失去提问的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

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提问的信心?我认为学生提问的信心,最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在学生提出问题时,不管问题提得怎样,教师都应该和颜悦色相对:

1、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偏或与本课所要解决的内容无关时,教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对其独立思考的行为表示肯定。

2、当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或结结巴巴时,教师不能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鼓励学生继续说,并认真解答,还可以给他提出建议,让他用笔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就能表达的更流畅;

3、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受到其他同学嘲笑时,教师要给予制止、引导,要让学生明白提问贵在是独立思考的结果。

三、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

“不会问”是学生在课堂中不提问的主要原因。有些学生就是因为问得不得法,碰了几次钉子后,就不想再问了。因此,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掌握了质疑的方法,具备了提出好问题的能力,才会增强提问的信心,才会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平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1、抓住题目,进行质疑: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题目下手,根据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围绕比例尺进行质疑:什么叫比例尺?它是一种尺子吗?为什么要学习比例尺?我把学生的问题依次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感受到了被重视,感觉到自己问题的价值。

2、找出关键词发出疑问:让学生要学会在概念、定义、性质中提炼出关键词,以此为根据展开思维活动,进行提问。如《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根据这个性质学生互相提出了这些问题:在比的性质中要注意哪些关键词?12:18=(12+20):(18+20)这题对吗?

促使学生提问,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师能在营造学生的提问氛围上多下功夫、能在锻炼学生的提问勇气上多下功夫、能在教会学生的提问方法上多下功夫,那么课堂必将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下一篇:如何增加高中生物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