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分析

时间:2022-10-21 05:01:35

36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分析

【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36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疗过程。方法:选取本科2012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已被确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36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超声组各18例,传统组医生根据该组患儿的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判断其疾病,采用头孢菌素抗感染、阿托品进行解痉治疗;超声组将患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根据结果判断其疾病,并且采用头孢类抗菌素抗感染、阿托品进行解痉治疗。结果:传统组诊断结果的误诊率明显高于超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疗过程中,超声检查对其确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进行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过程中头孢类药物对其疗效较好,值得临床研究。

【关键词】 小儿;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诊疗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多发病于冬季,以2~7岁男孩为主的感染性疾病[1]。常常由于小儿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导致大量的病毒、细菌等通过肠系膜丰富的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结,以回肠末端的一组淋巴结为主,导致的淋巴结感染。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右下腹腹痛,同时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咽痛、发热等[2];肠道感染的症状如呕吐、便秘等。常因其腹痛部位与急性阑尾炎位置靠近,常会误诊为阑尾炎,耽误患儿的治疗,需要医生注意二者的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2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已被确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36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超声组各18例。其中传统组18例,男13例(72.22%),女5例(27.78%);年龄1~10岁,平均(3.3±1.6)岁。超声组18例,男11例(61.11%),女7例(38.89%);年龄2~9岁,平均(4.5±1.6)岁。两组患儿发病均属于急性发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1.2.1 传统组 传统组患儿根据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患儿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进行诊断,其中大部分患儿均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且均出现腹痛的症状[3],11例患儿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多为阵发性腹痛,少数患儿表现为剧烈绞痛;5例患儿出现呕吐、6例患儿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15例患儿白细胞计数增高,3例患儿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

1.2.2 超声组 超声组患儿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腹部超声诊断,观察肠系膜附近的淋巴结形状、大小、边缘等,并测量淋巴结的横纵径[4]。经过超声检查可知,超声组18例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呈不同程度的肿大,基本全位于右下腹与脐部附近。

1.3 治疗方法 本科收治的36例患儿均采用硫酸阿托品(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5020664)皮下注射,每次0.01~0.02 mg/kg,2~3次/d,用于解除患儿腹痛症状,并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214)将0.75 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溶于50 mL注射用水中进行静脉滴注,3次/d[5]。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以及机体的酸碱平衡。10 d后进行超声复查。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计算各组的误诊率;经过10 d治疗后,利用超声复查后观察两组患儿淋巴结的大小的情况,记录淋巴结恢复正常大小的患儿例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后误诊率比较 传统组诊断结果的误诊率明显高于超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淋巴结的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经过治疗后淋巴结恢复情况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诱因多是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肠道感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感染而引起的炎症,也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病毒性的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是由于肠系膜拥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当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时,通过血液行经肠系膜引起淋巴结出现炎症,因回肠末端的淋巴结较为丰富,所以病毒与细菌主要侵及回肠末端的一组淋巴结[6],因此急性肠系膜淋巴结多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疼痛,偶尔可在右下腹或者靠近脐部触及具有压痛感的小结界,此即为肿大的淋巴结。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临床表现除阵发性右下腹疼痛之外,还有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咽痛、发热等;若为肠道感染所致,则可能出现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经超声检查可见下腹淋巴结肿大,外形完整光滑,回音低沉且均匀[7];病理表现为肠系膜处淋巴结增生、水肿、充血;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合并WBC升高,往往因呼吸道感染及胃肠道炎症合并细菌感染所致,故不能单凭WBC升高来否认小儿肠系膜性淋巴结炎[8]。此病的早期症状为右下腹阵发性疼痛,所以需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压痛部位不似急性阑尾炎时压痛固定,少数有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而且腹部移动性压痛阳性体征较多,患儿平卧时右下腹部有压痛,而左侧卧位时右下腹部压痛移位脐部,因回盲部肠系膜内的炎性肿大的淋巴结随改变而移动向腹部内侧,故触痛范围较急性阑尾炎广。相反,阑尾炎时阑尾的位置不改变,当左侧卧时右下腹压痛更明显。但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仍无明确的诊断标准[9],其诊断可结合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的前驱病史;腹部压痛不固定;腹部B超提示多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排除其他引起腹痛的常见病后即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通过禁食后腹痛症状即可缓解,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方案主要是抗炎,解痉挛并适当的补充呕吐患儿体内的水与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此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患儿因感染所致的呕吐,导致体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紊乱所致的代谢紊乱;也可发生肠梗阻、肠套叠,但较为少见。

现本科就分析2012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36例已被确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可基本得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生于男孩,且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7岁的小儿,并且此病多发生于冬季,本科患此病的男女比例为2:1,年龄2~7岁的小儿有29例,占80.5%,全为冬季发病[10]。将收治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包括接诊医生临床经验、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血常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另一组采用超声进行诊断。两组比较后发现,传统组的误诊率较超声组的高,分析其主要原因为传统组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下腹疼痛(11例),且血常规检查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均升高,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但经过外科手术阑尾组织检查后确定为正常阑尾[11],因此难以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误诊率较高。超声组患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发现患儿肠系膜处淋巴结增生肿大,主要集中于右下腹,与患儿疼痛位置相一致,可确诊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正确率为100%。由此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依据[12]。两组患儿均采用抗炎解痉挛治疗,采用头孢呋辛和硫酸阿托品进行治疗[13],并注意患儿机体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10 d用超声检查患儿的淋巴结,观察治疗效果。根据治疗结果可得出,头孢类抗菌药以及解除痉挛的阿托品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院现对这36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疗进行分析可知,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准确、简便、可重复、无损害等多重优点,值得临床推广[14]。抗炎加解痉挛治疗方案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早诊断、早治疗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俊红.高频彩色多普勒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235-236.

[2]刘洁琼,米燕萍.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7):500-501.

[3]艾留霞.儿科急性肠系膜巴结炎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5):317.

[4]于凤杰.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6):74.

[5]文政,廖莉,廖伟.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3):276-278.

[6]曹海玮,王葆辉.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8(3):216-217.

[7]袁洪波.120例子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J].健康大视野,2013,21(2):432.

[8]金松,李丽,王凤云.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60例的诊疗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5):834.

[9] Alamdaran A,Hiradfar M,Zandi B,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und findings in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in children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J].Iran J Radiol,2005,2(3-4):137-140.

[10]卢世权,周长明.小儿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治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3,1(1):57.

[11] Vayner N,Coret A,Polliack G,et al.Mesenteric lymphadenopathy in children examined by US for chronic and/or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J].Pediatr Radiol,2003,33(12):864-867.

[12]陈沛芝.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5):115-116.

[13]彭及城,陈虹余.口服抗生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27-28.

[14]马改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9):542.

(收稿日期:2013-06-17)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济宁市278例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结果分析 下一篇:吞咽困难与急性脑卒中病灶部位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