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278例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结果分析

时间:2022-03-25 01:56:36

济宁市278例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月经情况、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BMI)与骨密度(BMD)的关系,筛选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方法:随机选取278例围绝经期妇女,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全身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将BMD测定结果与年龄、月经情况、体重、身高及BM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78例围绝经期妇女腰椎低骨量发生率为27.0%(75/278)。年龄>50岁者的腰椎低骨量发生率高于年龄≤50岁者;体重≤60 kg者的腰椎低骨量发生率高于体重>60 kg者;身高≤155 cm者的腰椎低骨量发生率高于身高>155 cm者;BMI≤20 kg/m2者的腰椎低骨量发生率高于BMI>20 kg/m2者;绝经者腰椎低骨量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绝经者,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围绝经期;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体重指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全身性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骨代谢疾病[1]。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指标[2]。有研究表明:中国围绝经期女性中的1/3患有骨质疏松症,但多数具有隐匿性,早期无任何症状[3]。为确定济宁市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本文选取278例围绝经期妇女,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全身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并探讨骨密度与年龄、月经情况、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体检的健康女性共596例,年龄41~6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专人询问并记录每位受检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月经史、临床特征等,以判断是否进入围绝经期。同时询问既往疾病史,排除以下情况:(1)影响骨代谢的疾病(糖尿病、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2)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者;(3)6个月内服用避孕药物或雌激素类药物者;(4)卵巢早衰、子宫或附件切除者。入选符合条件者共278例,平均年龄(48.3±5.7)岁。体重指数(BMI,Body Mass Index)计算公式如下:BMI(kg/m2)=体重(kg)/身高(m2)。BMI≤20 kg/m2者为低BMI组,共76例,BMI>20 kg/m2者为高BMI组,共202例。

1.2 方法

1.2.1 身高、体重测量采用体重秤测量,要求受检者脱鞋,尽量少穿衣裤。

1.2.2 骨密度检测 应用美国LUNER公司DPX-L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双髋部(Ward’s三角、股骨颈、大转子)的BMD(mg/cm2)。参考Pansini F和谭振朝的测量方法[4-5]。平仰卧位进行第2~4腰椎侧位骨扫描,双下肢屈膝位扫描左右髋部(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测量前均进行仪器质量测试,变异系数(CV)=0.49%(正常范围为±1.5%)。

1.3 OP诊断标准 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6]。参照WHO 推荐的基于双能X线测定骨密度的诊断标准[7]:(1)正常骨量:BMD较年轻成人均值低1个标准差以内;(2)低骨量:BMD较年轻成人均值低1~1.5个标准差;(3)骨质疏松:BMD较年轻成人均值低2.5个标准差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妇女骨密度变化 从41岁起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统计,测定各年龄组不同部位BMD的情况。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密度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腰椎骨各年龄组BMD的数据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腰椎低骨量发生率 278例受检者T值均大于-2.5,即未发现骨质疏松症;正常骨量者203例,占73.0%;低骨量者75例,占27.0%。

2.3 年龄、体重、体重指数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 年龄>50岁者的腰椎低骨量发生率高于年龄≤50岁者;体重≤60 kg者的腰椎低骨量发生率高于体重>60 kg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55 cm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 kg/m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绝经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 自然绝经1年以上者92例,平均绝经年龄为51岁。绝经者腰椎低骨量发生率为58.7%(54/92),显著高于未绝经者的11.3%(21/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围绝经期是妇女自生殖旺盛的性成熟期步入老年期的生理过渡阶段,一般发生在40~60岁之间[8]。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导致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骨量丢失加速[9]。但骨质疏松是个逐渐发生的过程,其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当骨质疏松严重时,则容易发生腰椎及股骨颈骨折。骨密度检查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因此,对于围绝经期妇女,即使没有临床症状也应尽早进行骨密度检查。本研究在群体妇女健康查体中,随机选取年龄41~60岁的健康妇女278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其腰椎及双髋部的骨密度。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妇女的骨量丢失以腰椎松质骨丢失为主,腰椎低骨量发生率与绝经、年龄及其身高、体重有关。

本研究显示,绝经者腰椎低骨量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绝经者,50岁以上受检者的骨量明显降低,其腰椎低骨量的发生率为明显高于50岁以下者,可能与部分妇女进入绝经期后发生快速骨丢失有关,绝经是女性骨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与腰椎低骨量呈负相关,与蔡玉立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的降低主要发生于腰椎骨,并与年龄、月经情况、体重、身高及BMI有关,年龄≥50岁、绝经、体重≤60 kg、身高≤155 cm、BMI≤20 kg/m2是围绝经期妇女发生低骨量的高危因素,应重视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密度检测,以便对低骨量者进行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1] Sandhu S K, Hampson G. Th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2011, 64(12):1042.

[2]涂萍,余瑶,徐定波,等.南昌市部分女性峰值骨密度的建立及骨质疏松检出率[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5(3):193-196.

[3]高雅琴,常纪,乔杰,等.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诊断与保健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0,10(5):137-138.

[4] Pansini F,Cervellati C,Guariento A,et a1.Oxidative stress,body fat composition,and endocrine status in pro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J].Menopause,2008,15(1):112-118.

[5]谭振朝.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测量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322-3323.

[6]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7]夏维波,李梅.骨质疏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7):507.

[8]刘相佟,郑楚,嵇芹,等.苏南与苏北围绝经期妇女生存现状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5):714-717.

[9]汪明星,房明亮,王建强,等.徐州地区1572例健康人群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症调查[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3):167-170.

[10]蔡玉立,文重远,孙永林,等.武汉市成年人骨密度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7):6-9.

(收稿日期:2013-06-26) (本文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监测分析 下一篇:36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