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理之路

时间:2022-10-21 04:47:14

我的地理之路

地理是一门很讲求技巧和方法的学科,笔者在三年的学习中摸索了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愿与大家共享。

1.读好地图是学习地理第一步

地理无非是研究地球表面、内部及宇宙空间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科学,较之语文、数学更加可感。因此,地理离不开图。

看地图要有目标性。GIS系统中讲求图层,看地图时也要刻意将地标分为不同图层。以中国地图为例,首先关注最简单清晰的政区图,记住省(区)空间分布、相对位置关系、轮廓特征,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画面。其次是地形区,观察不同的地形单元,记住重要的地形区、地形分界线,并与政区图结合,使脑中的地图更加充实。接下来就是气候、水系水资源、矿产、农业、交通……方法大致相同。总之,首先要分图层去记,但最终要在脑海里组成一幅完整清晰的多图层地图。

除了分图层之外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读图角度,否则内容会显得冗杂繁琐。阅读一幅世界地图的方式有很多,如分大陆、分板块、分文化区、按经线纬线……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希望脑海中有一个全球定位,那么经纬线记忆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希望深入研究一个大洲的情况,那么不妨深入阅读大洲分区图。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原理是一致的。

当然,熟悉任何一幅地图都需要时间的积淀。一幅地图多次翻阅、多角度研究才能更好地掌握。可在课余时间拿出地图,用零碎的时间多次反复熟悉同一幅地图。高三最后半年每天晚自修下课,笔者都会和同学利用回寝室路上的时间按顺序背经线(纬线)上的地理事物:每周一条经线(纬线),每天都有一个主题,如周一以国家城市为主题,周二以地形单元为主题等。这样既利用了看似无用的时间,又不会出现每天记忆的内容过多而超负荷工作,效果很好。

看各种图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简简单单的球体就有无数种投影图,因此掌握各式各样的示意图的关键是理解原理。如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折线图,死记硬背肯定不能掌握要领,要掌握画出这张图的原理,并学着自己画出其它典型纬线的太阳高度变化折线图。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应抓根本、抓要害。

2.地理学习更需要理性思维

地理学科很讲求逻辑性,这大概是多数数学不好的文科生在地理上优势不大的原因。因此,除了感性的图例,更要有理性的思维。

目前多数高考的大题都是用熟悉的原理分析相对陌生的区域,这就更凸显了原理和逻辑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要掌握原理就要善于归类总结,举一反三;要培养逻辑就要多做题目并与答案仔细比对。一方面,做完题目,要回归最本质的东西。如答完“分析某地地震导致的灾害为什么如此严重”的问题之后,要离开材料,善于将地震灾害影响因素相对全面地梳理一次,进一步系统掌握。另一方面,答题要注意逻辑,句子与句子之间应该做到环环相扣,这样才能在大题回答中取得高分。可积累一些经典例题,时常熟悉其答案组织,从中找到一些答题逻辑的共性。

学习地理不需要有过多的背诵,但要善于思考,要在看到答案之前先形成自己的见解,所谓的思考并不是局限于做题。看到任何一幅地图时都要善于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在某地会形成这样的气候,为什么某地港口特别多等。遇到阻力之后及时向老师求教,思考就更有价值。

3.兴趣动机是最好的老师

要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不妨多看一些有趣的地理杂志。高一以来笔者坚持阅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潜移默化中对地理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课外阅读能积累丰富的地理知识,对考试也有一些帮助。

总的来说一要看图、二要思考、三要练习。说起来轻松,要付诸实践达到效果还是需要每个人的执着与坚持、勤奋和热情。

作者简介: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2011届毕业生,现就读于香港大学。高考总分653分,文科综合225分。

上一篇:地理课堂教学拓展策略初探 下一篇: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