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拓展策略初探

时间:2022-07-16 12:35:52

地理课堂教学拓展策略初探

一、地理课堂教学拓展的含义

地理教学拓展一般分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拓展和课外专题性的拓展,本文仅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

关于课堂教学拓展,金昌全在其“地理课堂教学拓展的研究”中,将其定义为“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根据课本教学内容、学生经历和认知能力,将书本知识与课外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举例论证、实践应用、追因索果的过程。”

对于其表述的“书本内容”、“课外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笔者理解如下:“书本内容”应为本节课教学目标规定的知识内容,而课外知识即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外的知识,既包括与本节课相关的地理学科知识,也包括学生的经历和其它学科知识,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进行拓展,旨在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建立科学的地理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促进其认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均衡、有个性的发展。

二、地理课堂教学拓展的依据

1.地理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

从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内容特点来看,高中地理课程着眼于使学生形成公民必备的地理科学素养,强调学生对概括性、应用性和有迁移价值的原理性知识的掌握,强调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地理学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内容有所侧重,特别是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性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内容进行拓展,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总目标。

教学目标是地理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学生每节课中完成某一地理课题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没有教学目标的达成,课程目标也很难实现,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地理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从全局出发进行拓展。

2.学生认知能力和生活经历

地理课堂教学拓展的过程,一方面是对地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拓展,教师诱导学生对旧有知识进行整合、加工,从而生成新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是将地理知识与生活中遇到的地理现象进行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实践应用能力。对于拓展的深度,应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低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也不能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对于拓展的广度,应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常见地理现象入手,有助于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已有经验联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使学生体验到地理学习的有用性。

3.地理教材文本内容和知识结构

地理课堂教学拓展应立足于地理教材文本内容,精选与课文联系紧密的拓展内容,如引入事例证明课文观点,或与已有区域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或拓展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等。每一节课都有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教师如果本末倒置,任意拓展,则会违背最初的教学目标。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择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堂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日后在训练中解决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韦志榕专家也说,“因循学科逻辑,一个个看似分散的地理知识‘点’,才能被一些‘链条’所贯穿,而所谓的‘思想’、‘道理’、‘方法’正是蕴含其中。学生通过这些有逻辑的地理知识的学习,逐渐建立起‘头脑中的地图’(包括知识结构图),即会用地理的‘头脑’来思考和分析问题。”

三、地理课堂教学拓展的策略

1.地理课本知识拓展策略分析

(1)学科间知识的拓展联系。由于地理学科兼顾文理,内容覆盖面广,通过将这些学科知识引入地理课堂,能够加深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如关于晨昏线的内容,必修1教材中仅给出晨昏线概念,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师通过将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如大圆、球与线的垂直关系、切面等引入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晨昏线的概念和特征。如晨昏线拓展案例Ⅰ所示。

案例Ⅰ 晨昏线的拓展

(教师在引导学生明确晨昏线的概念后所进行的拓展)

师:如果沿着晨昏线切地球,那么这个切面和地球球心是什么关系?

生:切面过球心。

师:对,这说明晨昏线是一个大圆。那太阳光线和切面是什么关系?

生:应该是垂直吧?

师:垂直。能不能总结晨昏线的特征?

生:(思考后总结)过球心的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

师:大家总结得非常好(PPT演示太阳直射不同位置时晨昏线的形态),并在演示过程中进一步强调: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始终保持垂直关系。

师:晨昏线实际上是由晨线和昏线构成的。请大家仔细观察,正对着你们的那条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生:讨论并得出是晨线(地球自转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

师:站在晨线上看到的太阳应该是什么样?

生:太阳在地平线上,即将升起。

师:也就是说太阳高度角是0°,同样站在昏线上,太阳也在地平线上,但即将落下,所以太阳高度角也应该是0°。

(2)地理学科内知识的拓展联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各地理知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可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教材结构,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如必修1关于热力环流部分的教学,教师通过对等压面和等压线之间的关系进行拓展,从而将教材中热力环流内容和大气的水平运动联系起来,如拓展案例Ⅱ所示。

案例Ⅱ 等压面和等压线关系的拓展

图1是人教版教材中“热力环流图”。

师(引出等压线):可以看到高空等压面就像地形一样是高低起伏的,如果在高空选取一个海拔高度相同的平面,让它与不同的等压面相切割,这个平面与等压面的交线如何?能不能近似地如图2这样表示?

师(继续引导):这样就把某一平面的等压线表示出来了,那么如果是近地面的等压线?该怎么表示?你能不能试着画出来?

2.学生生活经历拓展策略分析

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家庭生活、社会现象、电视报刊信息等,将地理知识拓展到这些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学习所学内容。如拓展案例Ⅲ所示。

案例Ⅲ 环境污染问题的拓展

教师展示环境污染案例材料:

某地区过去属于一个农村地区,后来发展了造纸工业,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威胁,但是由于受制于经济技术条件和生存发展的压力,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当地政府、企业负责人和老百姓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当地政府、企业负责人和老百姓。

学生A(扮演当地政府):现在政府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源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不解决不代表永远不解决,大家也看到,其实现在的污染也不是特别严重,如果没有造纸厂,怎么会有本县今天经济的快速发展呢?虽然地处小山区,但应该放眼全球,如英国伦敦也曾经遭受过重工业的污染,但现在又重新恢复了蓝天。所以政府决定主要还是大力发展经济,造纸厂这件事政府保证以后一定会解决。

学生B(扮演当地老百姓):首先很感谢政府所做的一切,政府为本地修路、建工厂确实提高了生活水平,像我的朋友老张以前收入不高,现在在造纸厂上班,收入大大提高,但是造纸厂这件事确实带来很大困扰,一到夏天,门前的小溪就散发出一种恶臭,邻居老王不小心喝了污染水,昨天就被送医院了。因此,环境污染问题一定要解决。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的三种突破 下一篇:我的地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