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10-21 02:11:45

对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随着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已成为当代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生是否可以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反思,以期对当前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869-01

To Computer Educational Reform Ponder

LI Run-lin

(Guangxi Water Conservation Electric Power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Nanning 750021,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omputer and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wift and violent development, uses the computer ability to become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Whether the current student can grasp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to become the urgent question skilled. But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University's computer teaching also had some problems, the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regarding this, and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reconsidering, had a benefit by the time to the current computer educational reform.

Key words:Computer;teaching;Question;Reform

1 引言

当今社会,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整个领域。而在高校中,如何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反思,以期对当前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2 我国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教学应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我国许多院校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许多学生没有真正学会计算机知识,也没有学会学生如何去操作计算机,如何去探索新知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学手段和方法滞后

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而,当前在计算机教学中,普遍沿用以教室、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本为依托,以教室为活动半径,照本宣科。许多老师过分注重知识条理及细节,突出了计算机的学科性而淡化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对学生只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新需求,更难胜任就业、创业的重任,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计算机理论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变化迅速,升级换代很快,运用也较为广泛,所以较多教师还难以适应学科知识、技术的发展,知识较为陈旧,对新知识、新技术了解甚少。较多教师是对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维护手段了解更少,对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提出的诸多问题难以解决。计算机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上的不足, 必然要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资源有待改善和提高

计算机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通过上机的实际操作,能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当前许多院校计算机设备较为陈旧,维护经费少,故障较多,功能残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提高。同时,目前的计算机教学课件绝大部分是一种课本的搬家形式,只是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文本资料,失去了网络教学的作用,造成了把网络仅当作是一种简单媒体的文本播放的现象。

3 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反思

笔者认为,在改革计算机教学方面,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3.1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授本门课程时,要重点讲解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把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激情调动起来。可让他们先上机操作,利用一些生动的软件来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情绪,使学生乐学、好学。只要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激情,就能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精神,就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多带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讲授,在讲授中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不断摸索探讨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独立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的学习能力。

3.3 改革考核制度

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建立开卷与闭卷结合,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多元化计算机考试评估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就计算机课程而言,最理想考核方法改革,就是要抛弃传统的闭卷书面考核方法,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考试系统软件进行考试,即在计算机上考计算机,使考试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计算机能力。

3.4 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将计算机内容整合到各个学科的课程中,将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综合的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能力。整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学习理论指导下,协调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要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间的影响,使整个计算机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焦效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打破旧的计算机课

程体系,重新制订新的课程标准,将计算机的内容显性或隐性地贯穿于计算机课程,以此来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学习计算机、运用计算机的愿望和需求。

4 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教学应以必需、够用为度,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应当不断调整教学大纲,重视教材建设,加强教学方法改进,应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助柏,梁辰.知识创新学[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2.

[2]阳光.互动式教学在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

[3]刘卫国.当前深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3(1).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上一篇:基于VB 6.0下的对网络摄像头视频捕捉 下一篇:POP3协议解析及简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