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福雷《船歌》作品的演奏建议

时间:2022-10-21 01:51:18

对福雷《船歌》作品的演奏建议

“船歌”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是一种歌唱生活,描写现实生活的音乐形式。据说由威尼斯船夫的传唱民歌演变而来的。后来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世界各地的船歌形式不尽相同,不同作曲家写作此体裁作品的风格特点也不相同。

“船歌”的曲调淳朴流利,悠游自在,常采用复二拍子或四拍子固定不变的节奏,强拍和弱拍有规则地交替和起伏,借此描绘出河上大小船只的游弋和摇曳,也借此来寄托作曲家游离于具体事物表象之外的思想内涵。“船歌”作为一种独立体裁,它的作品数目并不很多,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门德尔松在《无词歌》里写的三首《威尼斯船歌》;肖邦《升F大调船歌》;李斯特《旅行岁月》第二集《在意大利》里的《船歌》;柴可夫斯基在《四季》里的《六月・船歌》等。而创作此类体裁作品数量最多的则是法国作曲家福雷,共十三首,耗费了他长达38年的时间。

首先,对作品风格的掌握。福雷的音乐带有很浓的“法国味”,总给人一种情调高雅,韵味独特的感觉。既有浪漫派的气息,即优美如歌的旋律,浪漫隽永的意境;又有印象派的味道,即犹如一幅幅轻柔明快的水彩画,色彩斑驳陆离、充满光与影的交织变化。从中似乎能够见到莫奈等印象派画家热衷描绘的那些风景:月下小道、河塘景致、雨中花园、斑斓阳光、清纯少女、风韵女郎……所以在演奏作品时,对作品“气质”的把握,和对作品加入适当的“意境”想象是必要的。因此,对于演奏福雷的《船歌》,演奏者对音乐风格和内容意境的把握恐怕也是第一位的。

例如,写作于1883年(也有说1881年)的第一首船歌(OP.26),主题像是带有一点伤感的固定乐思,开始于级进下行的稍有浓厚男中音似的如歌旋律,节奏像船只摇荡,通过强弱制造出水波涨退时的感觉。乐曲简朴清晰,范本更像是取自于门德尔松的作品。

与部分浪漫派作曲家相比,如李斯特、舒曼、肖邦等,福雷的音乐在情绪和力度上的表现不如他们那么“波澜壮阔”,音调的对比没有那么“剧烈”,在表达内心热情方面也没显得那么“极端沸腾”。他追求的是灵性、高远的精神境界,美妙的梦境,乐句总是绵绵不断地流出,如光如水,似云似雾,音响纤细优美,安静无哗,充满冥想。因此,在演奏福雷的作品、尤其是《船歌》时,音量得恰如其分,音色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演奏《船歌》的时候,“f”(“forte”,强)永远不要“发硬”,不能使尽所有力气,而运用“有控制”的,有穿透力的音色更为适合,又或许用保持音记号(“-”)或“浓厚”的形容词更贴切。在这十三首《船歌》中,大多以“p”(“piano”,弱)、“pp”(“pianissimo”,更弱)结束,除了唯一例外的第八首(OP.96),是以ff结束。

此外,对“弱”、“轻”音色的理解要特别注意。这十三首《船歌》的谱面上,“p”和“pp”特别多,例如,在第九首船歌(OP.101)这首带有七次主题变奏的自由变奏曲中,只有五处出现了“f”记号,而“p”记号却有十二个之多。因此,也许把“p”和“pp”理解为“富有情感”更贴切,而并非单纯的弱、小声,否则,曲子会被演奏得单调、乏味或者孱弱。

其次,作品的色调与律动感。

对于船歌这种体裁的作品,几乎都靠律动感很强的音型组合构成。在福雷的船歌中,“一个旋律线条贯穿在高低声部之间,由左右手交接配合完成”的这种用双手的无缝配合来完成的情况非常多见,几乎无处不在。同样的,固定伴奏音型常常会交替出现在上、下两个声部,需要由两手“接力”完成同一个音型的情况非常多见。要做到与单手完成时同样的音色、音质完全相同,交接无缝隙、自然干净,让听众察觉不出“操作手法”的改变并非易事。这需要双手都具有很好的对键盘的掌控力,耳朵要能敏锐地听辨其中细微的变化,还有对速度的严谨处理。一旦在这种规律性的节奏音型上做了过多或者不必要的变化,就会影响整体感和持续的律动感。

最后还要注意的就是“横”“纵”兼顾。福雷的旋律线条总是贯穿整部作品,让人有“连绵不断”,“无空暇休息”的感觉。在演奏时,持续不断地跟着旋律唱、跟着音乐进行走的感觉非常重要。只是对于演奏者而言,在注意了“横向”感觉的同时,“纵向”的内容也是需要仔细处理好的。

福雷具有敏锐的音乐感觉,他为清新柔美的旋律配上美妙别致的和声,使音乐听起来平和、含蓄、温馨、柔美。而福雷这十三首《船歌》中那繁杂交错的复调织体和变化多端的和声色彩,同样也考验着演奏者对于音乐色彩与层次的敏锐程度。尤其是在演奏过程中,不仅要清晰地呈现出音乐中和声、对位技法的构成方式,而且还要表现出福雷作品的自身特点――虽然和声色彩变化丰富,但这更是“福雷的和声”,而不是肖邦或者德彪西的;虽然对位技法娴熟,但这更是“福雷的复调”,与巴赫相比在风格上具有天壤之别。总而言之,无论是对于这些《船歌》作品哪一方面的演奏建议而言,其演奏技术的运用,对其写作技术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对作曲家以及作品风格、内容的准确把握与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船歌”几乎贯穿于福雷一生的创作,也许更像作曲家生命中的“主题与变奏”。同时,十三首《船歌》作品中深远的意境、深厚的内容以及丰富的表现形式,也为福雷的创作风格做出了比较完美的诠释。

上一篇:对影视真实美的双向思考 下一篇:中国山水画发展之感悟